古纤道位于浙东运河绍兴段,它自东而西穿越绍兴全境,是古人行舟背纤的通道,又是来往船只躲避风浪的屏障。据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载:“自郡城东百里抵曹娥,为四明孔道;西百里抵钱清,为武林孔道。石城一线,绵亘二百里,由来尚矣。”这条古纤道东段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越绝书》卷八:“山阴故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东汉永和五年(140),会稽太守马臻,引会稽山区三十六源之水,筑堤蓄水,建成大型水利工程鉴湖后,古纤道东段围人鉴湖水系。嘉庆《山阴县志》卷四:“城外之河,日运河,自西兴来,东人山阴,经府城至小江桥而东人会稽,宋绍兴年间运漕之河也。去县西一十里,西通萧山,东通曹娥,横亘二百余里。旧经云:晋司徒贺循临郡凿此。”贺循(260—319),会稽山阴(今绍兴)人,曾任会稽内史。由此可知,这条古纤道西段始凿于西晋。此后,历年均有疏浚,东可抵达曹娥江,并与西段相连接。嘉庆《山阴县志》卷二十:“官塘在县西十里,自西郭门起至萧山县共百里,旧名新堤,即运道塘。唐元和十年观察史孟简所筑。明弘治中,知县李良重修,瓷以石。后有僧湛然修之。国朝康熙年间,邑庠生余国瑞侣修,首捐资产,远近乐输万余金。数年工竣。”此后,咸丰、光绪各朝均有修建。民国36年,为了加强水陆交通建设,曾成立“绍兴县修筑官塘委员会”,对古纤道作了较大整修。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始成今貌。
这条古纤道的东段,大都一面临水,依岸砌筑。近期调查,东段在泾口大桥地段、樊江至东湖约10里许,尚有部分石砌堤面保存完好,有的则已残缺。古纤道的西段,自柯桥镇以东上谢桥至湖塘板桥,长约15里。这段古纤道可分为一面临水、依岸砌筑和两面临水、破水砌筑两大类。破水砌筑的古纤道,多在水深河宽的地方,它的砌筑方法有实体砌筑和在石墩上架石梁平桥式两种。
实体纤道位于柯桥镇东首上谢桥至柯桥镇以西柯华大桥,长约5里。其砌法首先筑实路基,再用条石错缝间丁石平砌,层层上叠,面上铺石板。这段古纤道,平面略有弯曲,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波浪对塘基的冲击。在柯华大桥以西至湖塘板桥,约7里的一段,纤道路时而一面临水,依岸砌筑,时而两面临水,破水而筑。它们互相间隔,互相衔接,是古纤道保存有多种形式的地方。若从高处远眺,宛如一条水上飘带,伸向远方。单面临水、依岸砌筑的纤道,一般在河面不甚宽阔的地方。河坎用条石错缝间丁石向上砌叠,也有用“一顺一丁”垒叠,上用石板横铺,高出水面约1米。两面临水石墩纤道,保存完整的有“十八洞头”、“宝带桥段”、“玉带桥段”等三处。这段纤道每隔2.36米—2.75米设一桥墩,采用大块条石“一顺一丁”平砌,墩与墩之间上架三根长3.37米—3.51米,宽0.49—0.52米,厚0.28米的石梁,并列铺成,面宽1.5米左右。据光绪九年《重修纤道桥碑记》载:“自太平桥起至板桥止所有塘路以及宝、玉带桥,共计二百八十一洞。”如今实际调查,纤道玉带桥段,全长502米,有149个桥孔,宝带桥段,全长377.4米,有112个桥孔,十八洞头有18个桥孔,加上零星单孔4处,与碑记基本相符。所有两面临水实体纤道或石墩纤道,每隔里许便架有凸起的拱桥或梁桥,便于船只通航,小船也可在石墩纤道桥孔中通过。遇到风浪时,船只可贴近纤道或在凸起桥洞中躲避,以免灾害。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运河上来往船只已由昔日的人力驱动变为机械驱动,古纤道的功能也由单一的行舟背纤而发展成为观光旅游、欣赏水乡景色等多种用途。清代齐召南曾作有“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的诗句来形容古纤道的景色。新中国成立后,70年代中期作过一次修理。90年代以来,古纤道进行全面大修理,使残破中断的纤道连成一线,恢复了昔日水上长虹的壮观景象。
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起柯桥镇上谢桥,西至钱清镇板桥,全长7.5公里。
推荐丽江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