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故居
萧红是中国30年代著名女作家,有代表作《呼兰河传》。萧红故居,坐落在呼兰县城南二道街204号,始建于1908年。萧红故居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萧红故居是中国三十年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出生地,现辟为萧红纪念馆,1986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为清末传统八旗式住宅,青砖青瓦,土木建造,修复后的萧红故居青砖院墙,院门面东而开,正门门楣上悬“萧红故居”横匾,乃陈雷题写,院内五间正房,东西间陈列萧红祖母用过的部分物品;西两间屋展出萧红生前照片、中外名人留景、题词、信函,迎门堂屋摆放着萧红故居原貌沙盘,院内有一座2米高汉白玉的萧红塑像,后花园西侧有碾房一座。
萧红故居位置及建筑特点
萧红故居,坐落在哈尔滨市呼兰区城南二道街204号,始建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故居为清末传统八旗式宅院,青砖青瓦,土木结构,是典型的带有满族风格的北方民居。红故居是中国三十年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出生地,现辟为萧红纪念馆,1986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为清末传统八旗式住宅,青砖青瓦,土木建造,修复后的萧红故居青砖院墙,院门面东而开,正门门楣上悬"萧红故居"横匾,乃陈雷题写,院内五间正房,东西间陈列萧红祖母用过的部分物品。
萧红故居面积及访问量
现在,"萧红故居"已近3000平方米,是原面积的五分之二,但它却以古朴典雅的新貌和不断充实的"纪念萧红的展览"赢得了来访者的普遍赞誉。从1986年端午节开放以来,萧红故居已接待了20多万中外游人,仅国际友人就有15个国家600多人来访。这里已成为北国进行文化交流的文明窗口、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文学爱好者旅游的文化圣地。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遗址
东北烈士纪念馆
景点介绍: 东北烈士纪念馆是我国建立较早的纪念性博物馆之一,座落于美丽的北国名城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241号。乳白色的大楼正面耸立着6根雄伟壮观的立柱,为典型的西欧古典主义建筑。1928年东北特别行政区始建此楼,1931年竣工,拟作为图书馆使用。1933年7月,该建筑被哈尔滨伪警察厅占用,成为日伪当局实施法西斯专政的工具。著名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就曾在这里被关押和刑讯。
哈尔滨解放后,为缅怀和纪念在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人民政府决定改伪警察厅旧址为东北烈士纪念馆,1948年10月10日正式开馆。陈列展出了抗日英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及解放战争时期的朱瑞、董存瑞、杨子荣等英雄事迹和千余件珍贵的文物、历史资料、照片等。现馆藏文物12000余件,历史照片、烈士档案及资料文献30000余件(包括黑龙江革命博物馆)。
1998年进行了全面维修改造,使建筑面积达到了5040平方米,展区面积达到2140平方米,极大改善了展览环境。维修结束后,先后推出了《光辉的历程—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文物图片展》、《反对邪教崇尚光明》、《东北烈士纪念馆馆藏题词、绘画精品展》等十余个大型专题展览。
半个世纪以来,该馆接待观众2000余人次,其中有来自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侨胞及港、澳、台同胞。周恩来、刘少奇、彭真、罗荣恒、李济深、郭沫若等百余位老一辈革命家和各界社会知名人士曾来馆参谒并留下了珍贵的题诗、题词。近年来,该馆分别被中宣部、文化部、共青团中央及省、市授予为“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优秀爱国注意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雏鹰行动达标基地”等光荣称号,成为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最好的课堂。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
景点介绍: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郊两公里处,毗邻金上京皇城和金太祖陵园,是全国唯一专门展示金代历史的博物馆。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内文物丰富,品味高雅。其中直径43厘米、重12.4公斤的双鲤鱼铜镜,其精美世所罕见。皇帝辇略上的铜坐龙、铸工细腻、造型生动,已被列为哈尔滨千年庆典的吉祥物,束腰状货币“承安宝货”为世界货币史之珍品,此外,宝严大师塔铭志、黄金带跨、战国青铜剑、鉴金佛像……,皆堪称国宝,尤其是该馆的铜镜馆藏有金代铜镜359余面,风格各异,不愧世界文物之一绝。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专门为展示金上京历史而设的,它用建筑的语言述说了金代历史,用建筑风格体现了金源文化。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2100余件(套),其中一级藏品30件,三级以上藏品5 6件。这些文物荟萃了金上京地区的文物精华,包括金代的生产生活的用具、战斗武器、宫廷礼器、官府印鉴、宗教法器、金银饰品等。其中主要可分为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古书画以及其他各种藏品。该馆“金上京历史”、“铜镜专题展”为基本陈列。它集中展现了金朝人民从建国前后,至迁都燕京这38年。
哈尔滨文庙
景点介绍:
哈尔滨文庙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庙街25号,是宗教建筑类人文风景旅游区。哈尔滨文庙是一座正宗的仿清式古建筑群,建于民国十五年至十八年(1926-1929年),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是规模仅次于曲阜孔庙、北京文庙列居全国第三位的文庙,是我国东北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建筑等级最高、建筑规制最全的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而且在局部设计上确有独到之处。如哈尔滨文庙未开正门,而有别于其它文庙。对于它没有开设正门的原因,至今没有正式史料记载。但在民俗中却约定俗成,即无论什么地方修建祭孔庙宇,都必须由当地的状元来祭祀孔子,然后才能推倒影壁,修建正门。文庙落成于1929年,中国的科举制度早在1905年就被废除,也就是说哈尔滨没有当时的状元能来这座孔庙祭祀,为此留下了这一历史遗憾。整个文庙历史积淀、民族文化内涵深厚,极具历史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