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欢迎您 收藏本站
去九寨沟旅游   去峨眉乐山旅游   去四姑娘山旅游   去稻城亚丁旅游   去海螺沟旅游   去丽江旅游   去西藏旅游   去港澳台旅游   去新马泰旅游   去浙江旅游   去河南旅游   去河北旅游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攻略 -> 出游指南 -> 【苍南旅游:莒溪景区】

【苍南旅游:莒溪景区】

发表时间:2016/6/14 15:53:53 阅读:100次

 

 

莒溪景区
发布日期:2011-01-25    来源:    作者:

莒溪景区面积21.7平方公里,它以富有自然野趣的清溪、飞瀑、碧潭、幽洞、林海见胜,还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刘基庙、蔚文桥,另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遗址多处。其中总长15公里,方圆近十平方公里的莒溪大峡谷地处莒溪镇与泰顺县交界处,这里山势峻峭壁立,林木郁郁葱葱,峡谷瀑布飞泻,溪潭环环相扣,碧水经年长流,是一个旅游探险的好地方。

 

 

壶穴溪潭

 

 

从莒溪镇镇府所在地西行3公里,雄伟壮观的莒溪大峡谷便露出了冰山一角。踏上了这条通往深山的崎岖小路,一路上只见清澈的溪流欢快地从上游奔流而下。从大峡谷入口的溪口护林站开始,溪流每隔几百米就出现一个水潭,溪潭紧紧相连,有如翡翠串成一条彩带铺在弯弯曲曲的山间。

 

 

由于植被茂密,又经过深潭的层层沉淀,溪水不含一丝杂质。潭水清澈碧绿,偶尔从石缝中钻出的小鱼的一举一动都能一览无遗。水太清就缺乏营养,故溪鱼总是长不大。一泓泓碧水润滑、甘甜、爽口,如果你试着品尝一口,相信你也会认为这水一定不比商店里买来的矿泉水差。这种一类的山泉水来自世外桃源,没有任何污染,是真正的绿色环保东西。

 

 

莒溪大峡谷的水潭与众不同,很像水壶,口小底大,潭壁光滑,深不可测,大的有上百平方米,小的也有几十平方米,地质学称之为“壶穴”,也称“瓯穴”。这种水潭只存在于石灰岩或凝灰岩地貌,是水流涡动和下蚀作用溶解岩石后所形成的一种河底凹穴,常见于瀑布跌水基脚地段。这种景观在多是花岗岩地貌的浙南地区难得一见。水潭里的水能见度至少在十几米以上,由于从未干涸过,因而这些深不见底的水潭究竟有多深谁也没有认真测量过,谁也说不清,只知道经过瀑布长年累月冲击的深潭理论深度可达15米。如此多、如此深、如此大的水潭居然都是被水流冲刷而成,可见自然造化力之伟大,也验证了“柔可克刚”的说法。

 

 

彩虹三折瀑

 

 

瀑布连着瀑布是莒溪大峡谷一大特色,其中又以三折瀑最为壮观。从溪口到三折瀑的道路,许多地方不到一米宽,而且修建在悬崖峭壁间。好在这里林木茂密,行走在高达几十米的悬崖峭壁间,因有树木遮挡,游人也觉得有惊无险。在上下土坡或者淌过溪流时你还得小心,长满苔藓的道路说不定就让你人仰马翻。翻越十几个小山坡,淌过18回溪流,在山间羊肠小道上跋涉二三个小时,才能来到三折瀑下。

 

 

三折瀑名不虚传,500米距离内竟有三级瀑布,总落差近百米。其中第二级瀑布落差近40米,奔腾而下的强大水流在它脚下冲刷出一个很深的水潭。大概由于它深不见底,人们就称它龙潭,因而第二级瀑布也被人们称作龙潭瀑布。飞泻的水流在撞击悬崖、冲击水潭时发出巨大的轰鸣声震耳欲聋,与周边宁静的大峡谷形成强烈的反差。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随风飞散,站在几十米远外的人仍能感到它带来的丝丝凉意。如果大晴天上午来到这里,由于太阳光的折射作用,瀑布边上雾气中还会挂起道道美丽的彩虹,说有多美就有多美。

 

 

龙潭瀑布崖边的石壁因受瀑布水流长期冲刷,露出了层积岩的真面目,一页页厚薄一模一样,叠压成一块就象千层糕,象三合板的木纹,也象一本厚厚的地球历史书,一页页记录了这里地质的变迁。七亿年前,莒溪大峡谷还是一片大海,沧海桑田,地质几经沉降,终于形成了这样的沉积岩石。在这种岩石里是比较容易发现古生物化石的。龙潭边上水潭中一堆堆拳头大小的卵形彩石由于水流的千万年冲刷打磨,圆滚滚的,从来就不长苔藓,在阳光、碧水的衬托下五彩斑斓,煞是好看。

 

 

可惜大峡谷还没有开发,从第二级直接上第一级瀑布的道路还没有开通,可能一时难以看到与第二级瀑布同样气势恢宏的第一级瀑布,这只好待日后去见识它了。

 

 

通天洞

 

 

三折瀑对面的山头上有一座海拔近900米的陡峭山峰,坡度近60度的山顶长着一个直径30米、深30多米的巨大岩洞,因生在高入云霄的山顶,人们就称它通天洞。站在通天洞口,天风阵阵,群峰尽收眼底。由于海拔高,且地处天气变幻无常的莒溪大峡谷里,通天洞经常笼罩在云雾中,平时人们很难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在天气好的日子里,则五六里外都可看到。通天洞与三折瀑虽然只有600多米的垂直高差,但在陡峭的山坡上要攀爬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大多数游人走到三折瀑已经精疲力竭,看着高入云天的通天洞只能望而却步了。

 

 

如果想省力一点,不妨绕道从差不多高的泰顺山上下来。但必须穿过高及人头的密集草丛,跨越一座长5米、深200米的横跨悬崖独木桥,穿云破雾,行程同样惊险。望着独木桥边深深的崖底,必定会头晕目眩、不寒而栗。正因为通天洞山高路险,才游人罕至。

 

 

石岘瀑布群

 

 

石岘是莒溪镇西南角的一个小山村,周边漫山遍野都是竹林,深碧如海,风起则碧浪翻滚。由此翻过悬崖峭壁,穿过深山密林,面前则出现一组奇险的瀑布群。最先见到的是吊藤坑瀑布,它高50米,宽12米,瀑下三溪合入一洞。再下800米,便是出名的角溪瀑。游人站在溪滩上,只见60米高的瀑布飞流直下,如白龙入潭,轰鸣如雷,激起一片水雾。旁有一条高5米的细瀑伴随而下,相映成趣。周围林茂石乱,山隈水曲,处处充满着原始情趣。

 

 

沿着羊肠小道,翻越更加陡峭的险坡,曲折前行一小时许,可看到双折的险桥瀑,每折高80米,宽4米。第一折由悬崖飞泻而下,水花四散,溅沫喷珠。至第二折则腾空扑向谷底,如奔雷阵阵相续。潭中浪花飞卷,激成长达160米的银河。

 

 

最后是由大小八级瀑布相接而成的八折瀑,每级高2至5米,如一群天马排空而下。其中一二级最为雄伟,三四级仍多气势,五六级开始曲折回旋,至七八级,两岸石坡由宽变窄,水流转为湍急。溪床被激流镂刻成种种图案,似花鸟鱼虫。溪涧中间还有数十块怪石伏卧,有如猛兽在伺机扑击,让人触目惊心。

 

 

奇石灵泉

 

 

石岘三重瀑下的岩石长期受激流冲击,形成了甏形圆洞,洞口垂着水帘,洞内多圆形白石,被称为“甏孵卵”。石岘岭脚下又有一个瓢形水潭,中间有一石蛙浮于水面,憨态浑成,村人称之为“瓢掬蛙”。香炉潭潭形弯而长,潭口有龟蛇二石把守。下雨前,先有雾气升腾扩散。雨后,云雾徘徊入潭。潭边建有龙王庙。通天洞险峰下有矿泉,严寒时水温仍有摄氏30度,炎夏又转冷。村民用它来治中暑和慢性肠胃炎有奇效,遂取名为“圣泉”。村后山上两峰相对,每个峰顶都有两块猴形岩,或正面,或侧面,或仰首,或低头,宛如久别重逢,亲热无比。

 

 

刘基庙

 

 

位于莒溪南山,明弘治七年(1494年)刘基六世孙刘启宪由文成南田迁居于此时所建,清代重修。庙占地1700平方米,坐北朝南,依山伴溪,仿南田刘基庙格式,由前厅、正厅、厢房等单位建筑组成,系二进两厢合院式建筑,外面筑上围墙,门前放置旗杆硖石,庙前走廊板壁描绘许多戏曲人物故事,1983年被列为苍南县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重修时,重塑了刘基及其二子刘琏、刘璟塑像,正厅左右壁书刻了“忠孝廉洁”四个大字。庙后有花园,一颗铁树已有数百年树龄。还有怕痒树,用手轻挠树身,树便全身震颤起来。

 

 

刘基(1311-1375年)字伯温,文成县南田镇人,明初政治家和文学家,精通天文、兵法和诗文,帮助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和明初的各种典章制度,是明朝的开国元勋,著作有寓言《郁离子》等。因足智多谋,被朱元璋称为“帝师”,官至御史中臣兼太史令,封诚意伯。由于朱元璋的多疑和宰相胡惟庸的陷害,洪武四年刘基辞官回乡,但仍未被放过。他死后,其子孙随之蒙难,二儿子刘璟被召南京杀头,头颅还被下了油锅。其余子孙纷纷改名换姓四处避难,其中有一分支后来逃难到当时人迹罕至的莒溪。

 

 

蔚文桥(石拱廊桥)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蔚文桥位于莒溪镇西厅村,为单孔石拱木廊桥,桥拱呈半圆形纵联券,用不规则石块叠砌,长14.5米,拱宽4.05米,高5.1米,桥面盖木构廊屋五间,桥中间为通道,塑有道光年间建造的关公像,两旁对联上联为“吴宫花草埋幽径”,下联为“魏国山河半夕阳”;桥沿有“大清乾隆己酉年(1789年)孟秋月建”题刻;桥两边设靠栏,为村民茶余饭后纳凉休闲场所;古桥配上周边的民居,加上桥下的潺潺流水,真有点“古桥流水人家”的韵味。蔚文桥为古时去平阳、泰顺的必经之路,这种清朝早期建造的桥梁造型古朴,颇具浙南山区桥梁特色,在大多数地方已经很难见到了。

 

 

白水漈

 

 

位于刘基庙后的悬瀑白水漈高约30米,从树丛中飞泻而下,蜿蜒于森林茂密的山涧之间。瀑布之下水潭众多,潭水清澈甘洌;周边洞穴密布,石型各异,别有一番风味。

 

 

石洞景区

 

 

位于日寮村的石洞景区由多处天然岩石洞穴组合而成,入精巧的三叠轩约行200米,便到显光洞,此洞深6米,宽4米,高3米多,洞口呈弧形,洞口筑有殿宇。

 

 

沿石洞扶栏左行北上20米有清泉洞,洞深4米,宽3米,高2米。洞底石壁有一喷泉,水质甘甜,据说能清暑解毒,俗称圣泉。

 

 

沿石洞南下,有一石室,室内幽雅天成,能容30余人,前人观光赏梅时留下墨迹至今依稀可辨。

 

 

边上的三叠岩由三块岩石相叠而成,地势峻峭,从三叠岩上倾泻而下的三叠瀑高20米,宽3米,有大小两股水流组成,三折三叠,有如双层水珠,飞珠喷玉洒向梅潭。水流经梅潭下龙坑,一阶一潭汇入莒溪。

 

 

三叠瀑右边的悬崖上有个狮子洞,洞内临渊而筑的观音阁系两层吊楼,半为石室,半为高阁,建在悬崖凹窟之中,险峻雄伟,琉璃瓦精巧玲珑。阁前二龙昂首张口,喷云吐雾。每到雨后天晴,彩虹悬空,虹脚连双潭,蔚为壮观。有时双虹回环,争妍斗艳,移步换景,令人叫绝。洞内常年有不枯的泉水从阁中观音手中的玉净瓶中涌出。

 

 
分享张家界旅游打造文化之旅

出游指南MORE

住宿指南MORE

美食指南MORE

娱乐指南MORE

购物指南MORE

交通指南MORE

在 线 客 服

Tel: 028-69696333

Tel: 028-6969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