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是从公元前 700 多年开始建城的, 至今已经 2700 多年的历史, 比西安晚 400 多年。在公元前一世纪它已经是一个拥有 100 万人口的巨型城市了。然而罗马的历史和意大利的历史要分开说, 意大利是 1870 年才建国的, 之前并不存在。据说罗马修建地铁的速度是世界上最慢的, 因为在开挖隧道时经常会发现文物及古迹, 于是只好重新规划路线, 改道重修。
我们小时候的课本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几个发展阶段, 其实这是郭沫若等人在当时的特殊政治环境下制定的, 台湾有很多学者持不同意见。实际上罗马在公元前 500 多年就已经是共和国了, 并采用罗马元老院、罗马执政官、罗马会议三权分立的制度。然而在恺撒被刺杀之后, 屋大维改共和制为帝国制, 由此欧洲进入长达 500 年的罗马帝国统治时期。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古罗马村落大多为那个时期所建。
我去过罗马三次, 最后一次才把整个城市分布搞清楚。当然, 每次去的首站肯定是梵蒂冈。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国家, 却在世界政治文化上拥有最大的影响力, 只因它有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徒。梵蒂冈的常驻人口只有 500 多, 它的国防由意大利军队负责, 然而教宗本人的安全由瑞士近卫队保护。在0.44 平方公里的梵蒂冈城里我们要参观的地方有圣彼得广场(游客基本由此进入), 西斯廷礼拜堂、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博物馆, 一个上午的时间差不多了。
作为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 我只能用世俗的眼光去欣赏这片“先知之地”。这座发展了数个世纪的艺术殿堂, 结合了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创造者(佛拉昂哥里科, 拉斐尔及其学生, 博提且利, 米开朗基罗)的智慧, 它是具有立体空间感的独特杰作。梵蒂冈通过其建筑、绘画、雕塑以及博物馆的古品对16 世纪以来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潜在的影响。然而那些金碧辉煌的穹顶和雕像不知是象征人类对上帝的敬仰还是向人们展示教廷的富丽堂皇。
斗兽场(罗马竞技场)是城市的另一个符号, 在这里不觉会想起罗素克罗的《角斗士》, 影片野蛮又残忍, 若不是为了男主角, 估计没多少女性观众。斗兽场的设计来源古希腊剧场, 当时的剧场大多依山而建, 利用自然地形建出一个半圆形的看台。而从斗兽场开始, 人们开始利用拱形将观众席架起来, 并将两个半圆的看台对接起来, 形成了后来圆形剧场。
看台约有 60 排, 分为五个区, 最下面前排是贵宾(如元老、长官、祭司等)区, 第二层供贵族使用, 第三区是给富人使用的, 第四区由普通公民使用, 最后一区则是给底层妇女使用, 全部是站席。在观众席上还有用悬索吊挂的天篷, 这是用来遮阳的; 而且天篷向中间倾斜, 便于通风。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层柱廊的水手们像控制风帆那样操控。
离斗兽场大概两站路的样子, 就到达了圆形广场(威尼斯广场), 这里有为了纪念意大利统一而修建的纪念堂, 16 根圆柱形成的弧形立面是它最精彩的部分, 台阶下两组喷泉寓意深刻, 右边的象征第勒尼安海, 左边的象征亚得里亚海, 中央骑马的人物塑像就是完成了意大利统一大业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
从威尼斯广场向左转再走 15 分钟,就到了《罗马假日》里吓坏公主的真理之口, 其实它是一块雕刻着海神头像的井盖, 被安放在科斯美汀圣母教堂的入口处。这里人不多, 大家自觉排队照相, 如果愿意也可以投一两欧硬币。
下一站许愿池, 也叫特来维喷泉, 前两次来都没看到, 经过将近两年的维修现在终于重见天日。可惜此处人潮人海, 自拍都很难, 时逢布鲁塞尔刚被投放了炸弹, 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 我们只是在远处向它表示致敬, 希望诚意被接受, 愿望就是天下太平, 不再有炸弹。
从许愿池走十几分钟就到了西班牙广场, 赫本当年吃冰棍的地方。欧洲的很多城市都有西班牙广场, 估计跟大航海时期很多货物由西班牙进入有关。然而此时的罗马已经不是彼时的罗马, 各色人等混杂在一起, 治安很差。广场台阶又不准上去, 很多人转而对下面的破船兴致大发, 来都来了, 跟破船合张影也好啊, 何况还不要船票。
说到吃的, 谁能告诉我意大利除了皮萨和面, 还有什么别的东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