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日闲,该去哪儿转转?一定会有人推荐锦里、宽窄巷子、武侯祠、杜甫草堂......
可这些地方都去过了,不想再去挤,还有什么好地方?
其实成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也多,可看可玩的还是不少的。
研究了一个早上,最后圈定了四个地方:大慈寺、人民公园、省美术馆、青羊宫。
首先去东风路上的“大慈寺”。
这儿离我住的酒店非常近,按手机导航,走去十分钟就到了。
资料说“大慈寺”建于公元3-4世纪,距今1600年了,被誉为“震旦第一丛林”。如果真是这样就太了不起了!
公元622年唐玄奘和尚在这里正式出家为僧,后来才有西天取经之事。一百多年后唐玄宗躲避安史之乱来到成都,看到大慈寺救济百姓受感动赐匾额“敕建大圣慈寺”。
据说最繁盛的唐宋时期,大慈寺规模占成都小半城,真是官方认可,百姓拥戴。
这是个历史、文化、佛学以及文物价值都相当高的地方,怎么现在才是成都市的文物保护单位?
大慈寺年代久远,经历多磨难也多,历史上几建几毁,留下的只有传说和故事了。现存几个大殿是清朝顺治年修建的,还有一些新建筑。
现在有山门殿、弥勒殿、观音殿、大雄宝殿、说法堂及藏经楼等。
而我该向谁去询问它的传说和故事呢?想进去看看门都关的死死的。到是一块预告牌告诉我这里的佛事活动并不少。
现在大慈寺完全是在城市中了,四周都是高楼大厦。
目前山门上的“古大圣慈寺”五字光绪皇帝所提写,唐玄宗的匾额早不知所踪了。
一座号称1600年历史的,有传说、有故事的寺院,外表看后又觉得缺少点什么?传承与沉积?还是文化与佛学?
出了大慈寺打车来到人民公园。这个公园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公园,始建于1911年,民国时是著名的抗日场所。
公园门口一座川军抗战纪念碑,一段岁月涌上来,抗战期间川军是一只重要的力量,曾有30万战士血洒疆场,谁说成都是后方?
一直以来都想体验一下成都的“茶文化”。
川剧、碗茶、麻将、掏耳朵,掏耳朵是品蜀文化的代表吗?
成都被誉为闲散时光或慢时光之都。而喝茶是最有代表性的元素。
找到一个茶肆,要一杯川茶“竹叶青”,静静的歇息一下。
很多人羡慕成都人的慢节奏生活,羡慕这份闲适和无忧。
成都人的生活态度可能同历史与地利有关,处江湖之远战乱和纷争就少,加上蜀国物产丰富,不努力也可以过丰衣足食的日子,不自觉就会少了危机感和多了平常心。
但这种懒散的心态还能维持多久呢?现代社会普遍的压力与竞争,那一方又是安逸乐土、世外桃源呢?
冬季,公园里和茶肆的人都不多。我坐在一颗银杏树下,风吹过,不断有熟透的银杏跌落,竟有两个打中了我,是不是好兆头呢?
一杯普通的茶就要20元,我知道这里其实已经不是寻常百姓的场所了。边上有个小伙子在提壶“倒茶”,不知是在表演还是练功。
一位画家辛勤的画着,看样子很高产,像所有行业一样,中国的画家也过剩了。
不断有人问我“掏耳朵”吗?这个真不敢尝试!
人民公园不远就是四川省美术馆,几步就走过去了。
美术馆建筑很大,也很漂亮,我楼上楼下参观三个画展。美术馆的环境非常好,观众也不多,难得的清净、品味之地。
我一直认为绘画是摄影的“师爷”,摄影不仅来源于绘画也一直深受绘画的影响,摄影人对画家应该充满了敬意。
我年轻时就喜欢看画展,但近年来看的很少。春天在巴黎卢浮宫匆忙看过一次,那些宗教内容的油画一下子震撼了我,一直想看看国画,对比一下。
但我想说这次我失望了,上百幅据说是全国征集的绘画中没有太多让我眼前一亮的作品。
虽然这些画在技法上无可挑剔,但在内涵和表现手法上没有新意。太多的题材雷、画法甚至构图都雷同,说好听的是“沙龙式绘画”,说不好听的是没有思想、没有生活的工匠之作。
原来以为摄影届诟病多,现在一些书法家在“画”字,画家在互相“抄袭”,甚至不如摄影家走的远。
还是那句话:思想有多远,艺术才有多远。没有了独立思想,无论什么家都成不了气候。
当然不仅观众不多,仅有的几人也很少有静静看画的,不是匆匆而过,就是拍照的。
青羊宫始建于周朝,原名“青羊肆”。到唐朝遇黄巢起义,皇帝唐僖宗又跑到蜀中避难,曾将青羊宫作为临时行宫,回长安后拨款扩建并下诏改为“青羊宫”。看来那时成都就是皇家的战略大后方啊。
到了明代青羊宫整体被毁,直到清康熙年间才陆续恢复的。 现在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这里也是我今天唯一需要买票的景点。
有几大殿里面不许拍照,只能外面拍几张。道观是中国本土教派,影响也很深远。
此时已经是初冬的十二月,游人不多,不想上午还阴沉的天气,在我踏进青羊宫的那一刻竟然晴了。
这里除了可以祈福寄愿,还可以算命、批八字,道观现在是非常实用的教派了。
城市内的寺观不缺游客,也不缺香火钱。
本想就逛逛道观,不想里面的银杏树让我醉了...
转了一天,晚上当然要品火锅了...
作者:书影;微信:shuying-916 ;微信公众号:sy916-;QQ:1154429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