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欢迎您 收藏本站
去九寨沟旅游   去峨眉乐山旅游   去四姑娘山旅游   去稻城亚丁旅游   去海螺沟旅游   去丽江旅游   去西藏旅游   去港澳台旅游   去新马泰旅游   去浙江旅游   去河南旅游   去河北旅游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攻略 -> 出游指南 -> 我心中的小镇 还远在路的另一边

我心中的小镇 还远在路的另一边

发表时间:2015/5/20 12:09:04 阅读:899次

    我对小镇有一种执着的迷恋,它们与我天生亲近,像是在血液里流淌着--我一直相信,宇宙中有一个小镇属于我。我无法停止这种荒诞的想象,就像杜拉斯虚构萨塔拉、卡尔维诺虚构看不见的城市一样,我想,我的小镇肯定是既美丽又遗憾,既疯狂又忧伤。

    或许是这样的想象给了我勇气,多少年来,我就这么漫无边际地游走着,甚至都不再指望在有生之年能遇到自己的那座小镇。每年,我独自走过万水千山,存下近百张机票和车票。在地图上,我却像一个空白的符号--在整个山水文本中,我和我的生活,不过是山河岁月中一个刹那的语气。

    成都周边的小镇极多,他们有的拥有极厚的历史渊源,有的现在发展得很好,在这些小镇中,我对洛带古镇的印象最深,我觉得我曾经一度融入到了这个小镇里,融入了客家人的生活里了,虽然很短暂,但是也算是有所窥见。我的主动退出就彻底中断了对这个小镇的了解,也许我就不该去了解,也许我没有这一段经历,就会没有遗憾。但是,人生没有遗憾那该多无聊啊!

    洛带古镇,离成都很近,以至于它有了成都的一些印记,公园里的茶馆绝对跟成都的老茶馆没有区别,但是它同时也保存了客家人独特的文化和习俗。

    小镇对我的吸引力,倒并不是因为它袖珍,可以很快熟悉,因而有亲近感,相反,它给我陌生感,而这种陌生,又是我似曾相识的--我曾经拥有过,但不知何时我把它丢了,我想念它,想要在这红尘之中再一次邂逅它。这恰恰验证了本雅明的观点--在旅行中,能激起我们感触的,不过是童年时曾经存在过的事物。

    可能是为了弥补逝去的童年、童年的缺失,长大后,我去过很多小镇。第一次独自旅行,我去的是芙蓉镇。那时,我和两位大学同学一起去了凤凰,在凤凰的第三天,有当地导游到客栈里招揽生意,她们便报了一个南方长城一日游的旅行团,而我按照原计划,去了芙蓉镇。

    早在上中学时,我便读过古华的《芙蓉镇》,也看了谢晋执导的同名电影。故事情节倒是没怎么吸引我,可我想去尝尝书中所写的米豆腐。就这样,探着蒙蒙晨曦,我坐上了去吉首的汽车,又从吉首转车去了芙蓉镇。

    芙蓉镇与我的想象相距十万八千里。只有五里长街上青石板路的光影和猛洞河渡口的风让我稍稍动了心;而那挂着“刘晓庆米豆腐”招牌的米豆腐店、沿街的假冒银饰、泛滥竹器等,已显示出这个地方的商业化。从那以后,我有过数不清的一个人的旅行,也去过许多的小镇,但没有一座小镇能还原我内心的乌托邦,可是,我不愿停止寻找。一想到这冰冷的星球在茫茫宇宙中是如此孤独,而我渺若蜉蝣,便会有寒意在身体里奔流,我必须做点什么事,比如行走、寻找、坚持,这样才能证明:在被动的生死之间,我的存在不那么被动。

    和很多驴友一样,我去过一些著名的古镇:束河、盐官、和顺、宏村……这些被冠以“古镇”称号的地方,其实都已经商业化了。说实话,除了宣传片之外,很难看到真正的民俗与文化。

    但还是想说说一个地方,赤坎。

    赤坎并不大,去过的人都知道,沿着潭江走,一边在心里默念两首律诗,诗还没念完,差不多就把主街道走完了。商业化也无法避免,卖纪念品的、开饭店的、旅社、影视城,一应俱全。但是很奇怪,尽管如此,它依然给我一种民国想象--我明知道这样的想象只是错觉,但是当我漫步在雨中的骑楼下时,看着灯光在彩色的满洲窗上投射出朦胧的晕影,有那么一瞬间,还真的是想永远停留在此时此地。

    从第一次知道“赤坎”这个名称,到我真正来到这里,其间经历了六年。六年,是可以发生很多变化的,诸如预测不了的天灾,诸如抵挡不住的人祸;六年时间里,有多少美景会在地球上消失,而一个人,又有多少心情、心境会改变?

    太险了,我已站在时间的边缘,抓住了这岌岌可危的缘分。或许这才是我来赤坎最大的收获。

    旅行的荒诞在于:当我历经千辛万苦,抵达一个梦想中的小镇时,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找到它,更无从拥有它。环绕着我的,依然是无处不在的无物之阵,而真正的小镇,仍在我的想象中撩拨着。

    倒是在火车上时,想象中的小镇会不时闪现出它们的面孔。

    因为常常是独自出行,所以坐火车时,我虽也有同别人聊天的时候,但也为自己预留了不少时间,专心看风景。每当我内心空无所依,坐在窗边张望时,小镇就会神奇地出现。

    它们只出现短暂的一瞬,但每次都会敲动我的心。

    记得那是在南方,夏日的午后。火车路过江浙地区的一个小镇。有一群人站在铁轨的那边等待列车驶过。在一些小镇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铁轨穿城而过,当有火车驶来时,铁轨两边的栅栏便被关上;火车经过后,人们才得以放行。那群人中,有身穿齐膝连衣裙的中年妇女,有戴着草帽的老人,也有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的小学生……人群是从容不迫的,他们身旁的槐树正绿得盎然,有清风拂过,绿意摇摆,我不禁联想到电影《八月照相馆》。在这个时刻,他们与火车里的我们聚合在一起,这陌生的交集纯属偶然。

    很快,火车就驶离了这个小镇,它给我留下的印象便只剩片断。我不知晓这些片断有什么意义,可是很奇怪,它们进入了我的生命。

    还有一次,是在四川。那是凌晨,人在车厢中,皆已入眠。我竟然醒过来,便无心再睡,只趴在床头看外面。世界一片漆黑,雨滴轻轻叩着窗玻璃。好不容易,火车驶到一座小镇,就着零星的灯光,我看见单单薄薄的路面已湿了大半。还见一栋敝旧的五层小楼里,楼道间尚悬着昏黄的灯一盏,它在深夜里洗去妆饰,默默映照着棕黑色的楼梯。

    心弦一震,响起一个乐音。这正是我说不清楚,却又期待已久的画面!那小楼,还有小楼里的人,本与我无关,但我仿佛上辈子见过,并且我一定对它凝视过。

    小镇很小,那灯光实在是黑夜宝贵的眼睛。短短几分钟里,火车已离开小镇,继续行进在黑暗中。我与我的小镇擦肩而过。

    无数的擦肩,正烘托出了旅行的意义。常常有人问我:独自出门旅行有什么意思?在他们看来,旅行必须要呼朋引伴,每到一处,就吃喝玩乐,恨不得把这花花世界一览无余,那样才有意思。

    可对我来说,旅行,终归是一个人的事。长期生活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我的认知会出现惰性,我会以为,世界就该是这个样的,人们也该是这个样的。我每天接触熟悉的人,走过熟悉的街道,做着熟悉的事,不再有新的东西激起生活的波澜,这样下去,总有一个时刻,我会产生想要逃跑的强烈愿望。

    旅行,对我来说,不是享受,而是一种逃避,或可谓,是一种对已知的反抗。我的反抗常常是失败的,别人的家园,并不见得就优越多少;至于人性,则都有着相似的优点与缺点。那我还反抗什么?反抗绝望?在这里,我不能动辄就把旅行上升到鲁迅的高度,但还是可以中肯地说:我的反抗,是一种清理,首先是对自己的清理。

    只有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不受熟悉的人的干扰,我才能静下心来清理自己这段时间做了些什么,有哪些是对,有哪些是错。我才能完全松弛下来,用眼睛去寻找美,用心灵去感受感动。我喜欢这种一个人的状态:我独自与山水对话,不说社交辞令,只说我的呓语;我可以穿着拖鞋走过陋市,丝毫不在乎周围的人对我投来的目光。

分享张家界旅游打造文化之旅

出游指南MORE

住宿指南MORE

美食指南MORE

娱乐指南MORE

购物指南MORE

交通指南MORE

在 线 客 服

Tel: 1532805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