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欢迎您 收藏本站
去九寨沟旅游   去峨眉乐山旅游   去四姑娘山旅游   去稻城亚丁旅游   去海螺沟旅游   去丽江旅游   去西藏旅游   去港澳台旅游   去新马泰旅游   去浙江旅游   去河南旅游   去河北旅游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攻略 -> 出游指南 -> 西藏山南:古老白面藏戏展示现代魅力

西藏山南:古老白面藏戏展示现代魅力

发表时间:2015/5/11 11:05:08 阅读:788次

    头戴白色面具,手持彩棒,身着蓝黑色服饰,踩着鼓点,一边倒着转圈,一边念念有词……这是记者在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县看到的宾顿白面藏戏表演。

    宾顿白面藏戏起源于琼结县下水乡宾顿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起源最早的一种藏戏。白面藏戏使用山南方言,多在举行节庆、庙会、集市等民俗活动时表演。

    据白面藏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玛介绍,600多年前,西藏的桥梁鼻祖唐东杰布缺少建桥资金,找来7位美丽的少女,教会她们跳舞,让她们身着奇异服饰在各地演出,以筹集建桥资金。

    “很久以前,白面藏戏的表演者都是女人,五世达赖期间,白面藏戏有机会进入布达拉宫表演,但布达拉宫不允许女人进入,只得让表演者男扮女装。就这样,白面藏戏的表演者清一色都成了男人。”白玛说,白面藏戏与其他藏戏有两个区别:一个是面具是白色的,另一个是面具上的眼睛是往天上看的。

    据了解,如今仍在坚持表演的白面藏戏表演队,整个西藏只剩白玛所在的这一支。表演队共有队员26人,平均年龄27岁,最小的一位20岁,都是从小看白面藏戏、对藏戏有兴趣的当地人。表演队只在节庆等活动时才进行演出,在本村表演都是无偿的,在外地表演则收取每场2000到3000元的费用。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玛每年可以获得1万元的津贴。业余演出队有两位非遗传承人,每年可以获得2万元津贴。

    琼结县旅游局局长旦增旺堆说,县里计划引进旅游公司,将白面藏戏搬进演出大厅,让更多人了解白面藏戏,推动白面藏戏的传承和发展。

    记者采访了解,自2005年西藏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国家和西藏先后投入1.27亿元资金保护西藏非遗项目,并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给予适当补助。

    目前,西藏共有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2项(藏戏、格萨尔),国家级非遗项目76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8名,基本形成了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一批亟待抢救的西藏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

分享张家界旅游打造文化之旅

出游指南MORE

住宿指南MORE

美食指南MORE

娱乐指南MORE

购物指南MORE

交通指南MORE

在 线 客 服

Tel: 1532805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