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起伏的喜马拉雅山脉写就了人间净土,也阻隔了世间的纷扰。这里,肤色不同的人们虔诚地修炼着,享受着简单的快乐,追求生命的圆满。加德满都(Kathmandu)——一个曾经的另类的山中的天堂。 小吉原创欢迎转载!
加德满都,尼泊尔首都-梵语里意为“独木之寺”,位于加德满都河谷西北,巴格马提河和比兴马提河交汇处。这是一座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它以精美的建筑艺术、木石雕刻而成为尼泊尔古代文化的象征。历代王朝在这里修建了数目众多的宫殿、庙宇全市有大小寺庙2700多座,因此,人们把这座城市称为“寺庙之城”
独木之林
尼泊尔历代王朝在这里修建了数目众多的宫殿、庙宇,面积不到7平方公里的市中心有佛塔、庙宇250多座,全市有大小寺庙2700多座,真可谓“五步一庙、十步一庵”,因此,有人把这座城市称为“寺庙之城”、“露天博物馆”
杜巴广场是加德满都最有名的广场,也是观赏尼泊尔寺庙建筑的好地方。这里到处都耸立着让人惊叹不已的精彩建筑。1979年杜巴广场(皇家广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故宫哈禄曼多卡宫、活女神庙、赋予加德满都城市名的独木庙、塔莱珠女神庙……触目皆是美与和平的化身。在湿婆庙,你能看到有名的印度教焚尸,还有中国难以理解的生殖器崇拜。
杜巴广场区是由三个分散的广场组成的。在南面的是Basantapur广场。广场的主区在西面,这里囊括了尼泊尔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之间的古迹建筑,广场上总共有五十座以上的寺庙和宫殿。1970年,王室迁往“纳拉扬蒂”新王宫后,老王宫辟为博物馆供游人参观,里面陈列历代国王画像和特里布文国王生前大量实物和照片。杜巴广场上的寺庙外观看来都十分类似,主要有活女神院、纳拉扬神庙、湿婆神庙、湿婆─巴瓦娣庙屋、普拉塔布马拉国王雕像、哈努曼猴神宫、库里须那寺等。但很多寺庙只对印度教徒开放,普通游客是进不去的。位于杜巴广场入口左侧的童女神庙很值得一去,木窗上雕刻有许多神像和孔雀图案,童女神庙只对外国游客开放底层。在东北部的是杜巴广场的副区,那里有皇宫旧址的入口。向东北方向延伸的一片开阔地带叫Makhan 街,它曾经是加德满都的交通要道,现在已经成为一条很有名的步行街。
这里的门票 200RS 一天有效
影像加都
这里是摄影者的天堂,人文与自然景观是这里最丰富的创作的源泉,这一部分我会介绍一下作为影者对这里的印象。
就像我常说的那样,旅行不仅仅是为了发现和记录美景,更是一种体验,体验自己未曾体验到的一种生活....
杜巴广场上的鸽群…很多人我想都有过喂鸽子的经历,但这样的场面又有多少人见过呢?
拍摄TIP:这是杜巴广场上的一景,每天数千的鸽子聚集在此,就是她们的家,来自Canon 1DIV_ EF:16-35 f/2.8L(作为以捕捉动态场景的1D 系列,超高速连拍加上优异的对焦系统将鸽群飞舞时那一震撼的瞬间得以保留了下来,而超广角镜头的宽阔视野则进一步的强化了画面的震撼!)
加德满都的店铺
加德满都的店铺大都是独立分隔的小店,对面排着,隔着窄窄的小道,顶着浑黄的路灯。街上摆卖最多的加德满都是鲜艳的手编大毛衣、成打的廓尔克弯刀、闪着妖娆光芒的红宝石、人佛之爱的铜像等等稀奇古怪的商品。即便是看,也是莫大的收获。店里的人随便就在美丽的麻质地毯上跑来跑去,毫不痛心地留下黑黑的脚印。记得一次看过一家织品店,老板介绍半天,毫无怨言,最后交上了朋友,还看上了我手中的相机说是要拿镇店之宝的一条丝毯来换,这也算是旅途中的一段趣事了吧
宗教占据着这里人们的灵魂,这里的印度教徒们在寺庙前虔诚地朝拜,牛在四处悠闲地散着步,苦行僧们等待着与游人合影,靠着布施过着清贫的生活。
如果要拍一部中古时期的片子,这儿的居民每个人的服装和神态都可以充当群众演员。贩买冷饮的流浪者衣着鲜艳,美丽的尼瓦族妇女,无论是工作或外出,多半都穿着红黑两色相间的纱丽,特色是下摆部分还斜斜地留出美丽的层次;孩子们的裙子也多半是鲜艳的红色。在这里很容易让人中了邪似地疯狂按动快门。
中青旅新闻链接》》》
25日发生在尼泊尔中部的强烈地震已经造成尼境内至少1805人遇难,另有4718人受伤。中国西藏、印度、孟加拉国、不丹等地均出现人员伤亡。
中青旅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康,尼泊尔人民早日战胜地震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