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仰光80公里,有个古城叫勃固。时间有限,对于勃固古城的印象,就是佛塔、巨型卧佛、四佛像,佛无处不在,佛在的地方,还有青葱绿林、田野河溪池塘和餐厅,有说,行住坐卧是禅,洗碗吃饭是禅,但我这六根未净的凡人,最爱吃饭禅。
一大清早,就从仰光坐车出发去勃固古城,有80公里远的路程,坐车也要一个多至两个小时。勃固古城(Bago或Pegu),是勃固省的省府,据讲,在14-16世纪,是孟王(Mon King)的古都及第二个缅甸帝国(Myanmar Empire)的古都。
民情风俗 贴金箔
原以为可看看古城的民生风貌,但时间紧迫,我们都是点对点的游览,即是游完一个景点就坐车到另一景点,过程好像少了些什么,虽然参观佛塔可看到百姓拜拜的民情风俗。车子走在勃固,沿途可见到金光闪闪的佛塔,导游说,有些是新建的,而我们看的是历史悠久的古迹。据知,佛教徒兴建佛寺佛塔是一种功德,在缅甸为佛像贴上金箔也是功德,所以缅甸历代以来,都有人建佛塔造佛像贴金箔。
在仰光几天,多看佛塔(Pagoda)。而在勃固,有全缅甸最高的佛塔Shwemawdaw Pagoda,高114米,比仰光的大金寺98米要高。Shwemawdaw Pagoda建于约10世纪,因经历了多次地震而损毁,而在其中一次的地震,就令到佛塔的部分脱掉下来。不知当时此大砖块有没有伤到人,也许没有吧,所以至今缅甸人都视这块大砖头为圣物,不少缅甸人到来都会摸摸砖块,合掌拜拜,跟大砖块合照。
四佛像前 凡尘落
抵Kyaikpun Pagoda,它的四佛像,是背靠背坐的,面向四个不同的方向,是喻意佛光照遍世界,应众生所求?四尊佛像,高27米,名字分别是Kakusandha、Konagamana、Kassapa及Gautama。佛像于7世纪建造,在15世纪修葺。四座佛像看来表情不大一样,但对于外人如我看来,其差异很少,要细心才看到丁点,即使看到丁点,也难用言语说清楚。佛学,是门艰深的学问;学佛,更难,要活用佛陀的教导,持戒积功德,超脱轮回,在大是大非如现在的香港,学佛更难。
四佛像原本是主角,后来,因佛像附近有几只小狗出没,我们的焦点就落在可爱的小狗身上,只能说句:凡尘令人留恋。
巨大卧佛 看人间
之后,坐车去看卧佛(Shwethalyaung Reclining Buddha)。刚抵目的地,建筑物内两旁有不少小商店,当中有售卖檀香木雕,木雕盒子里有佛像,可是那檀香味太浓烈,不大似自然香味,而且价钱贵。另一个小店,小朋友卖的是Thanaka木头磨成的粉末,它有防晒功效,缅甸人尤其女人和小朋友好喜欢涂在脸上,据讲,缅甸人用它已超过2,000多年历史。小店有盒装的Thanaka木粉,也有一套Thanaka木头、小磨石板和小刷子的;要动手磨的Thanaka,吸引我们围观,小朋友加一点水在磨石板上就开始拿着木头磨,至有奶白木汁,用小刷子将之涂到脸上。
时间匆匆,无论心中在意什么,这里的卧佛才是主角。巨型卧佛侧身躺下来的模样,看来也挺自在,自在的还有缅甸百姓,卧佛的周围,已成为他们休憩、闲聊和叙天伦的地方,难得的是场面安静。慈祥微笑的卧佛,究竟有多巨型?一看文字介绍,连眼眉、嘴唇、脚趾公都有尺寸,眼眉、嘴唇都是2.29米、脚趾公1.83米……从“细眉细眼”的地方,好难想象卧佛有多大?卧佛长54.88米!绕在卧佛后面有佛故事,图画一幅接一幅。卧佛长卧这里,不知祂以什么角度看人间?看缅甸、看世界?
看田园 吃午饭
前往午饭的餐厅途中,路上一般都很青葱,对勃固没什么认识的我,当时在想:吃午饭的餐厅会是什么样的?甫抵餐厅Shwe Pyi Restaurant,属于度假村一部分,四周也是树木,木建的餐厅融入了大自然的环境。
餐厅的雅座,可以欣赏到池塘、草坪上小屋和田野。事实上,餐厅所用的蔬菜,是自己开垦耕作,蔬菜够新鲜,所以到这里吃饭,蔬菜是首选;另一推介是鱼、虾。头盘是炸鱼仔,这道菜,大家一致赞好,香脆有鱼鲜味;而另一个是鱼饼沙拉,在仰光也经常吃,相信鱼饼沙拉是缅甸经典美食,这里的有水平。另外,咖喱野猪肉和鲜茄辣虾也很美味,我因爱吃白肉多过红肉,所以爱虾多一些,但野猪肉挺出色,猪皮香脆,肉质入味。欣赏田园风光吃午饭,惜食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