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吴哥窟是指吴哥古迹群,位于暹粒市区北部约6公里处,曾是古高棉王国的首都,《古墓丽影》、《花样年华》等电影曾拍摄于此,被誉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之一。
长堤尽头是三座雄伟的宝塔门,以精美的雕刻著称。这里还是看日出的好地方,无论是暴晒的正午还是凉爽的日落,魅力永远不减。
第一天 成都—暹粒
双流机场国际出发厅七号门集合,乘坐班机直飞柬埔寨暹粒素有“人间的失落王国”之称的吴哥窟。抵达后入住酒店休息。
第二天 吴哥窟—茶胶寺—塔布茏寺—巴肯山
吴哥窟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在柬埔寨。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
茶胶寺
茶胶寺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一座金刚宝座塔式庙宇,位于吴哥城东、塔布茏寺西北。1000年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兴建,但半途而废。茶胶寺遗迹可见祭坛上的五座密檐式方塔,是高棉的第一座全砂岩石建筑,坚硬的长条青石,整齐的堆积在三层平台上,为扇山金字塔结构,五座莲花塔底层平台长120米、宽100米,中央塔高50米。
塔布茏寺
塔布茏寺(Ta Prohm)位于吴哥窟东面,是大型的石头堆砌而成的佛教寺庙,吴哥遗址中的主要建筑之一。建于12世纪末,高棉国王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为了祭祀他的母亲而修造,也叫“母庙”。那时寺中有3000僧侣,其中有18个高僧。最令人难忘的是考古学家有意保留了茂盛的树林,让人们知道它是如何从丛林发掘出来的。
巴肯山
巴肯山是在吴哥窟西北1.5公里处的一座小山,高约70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山的西边是开阔的西池(West Baray),东南方丛林中是吴哥窟,从巴肯山顶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吴哥窟。巴肯山是耶输跋摩一世迁都的结果,他从罗洛寺群一带迁都到了巴肯山地区,罗洛寺一带当时已经修满了先王的建筑物,不太适合这位年轻的君主实现其城市规划。以巴肯山为中心的耶输陀罗补罗所在地,一直到15世纪,都是柬埔寨的首都。
第三天 皇家浴池—圣剑寺—涅盘宫—塔逊寺—东湄本寺—比粒寺
皇家浴池
皇家浴池是吴哥窟看日出的最佳地点之一,是举行沐浴仪式的场所,和其它大水池一样,中央原建有一座寺庙,现在只剩了石基。
圣剑寺
圣剑寺,是柬埔寨吴哥一座建于12世纪阇耶跋摩七世时期的主要庙宇。 它紧邻吴哥城东北方。相传该寺是阇耶跋摩七世为纪念他父亲而修建的。
涅盘宫
涅盘宫(Neak Pean)的意思是缠绕的巨蛇,就这么小小的神庙,在水中央,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亭亭玉立,美得像一颗水中明珠。
塔逊寺
寺庙比较小,寺庙周围曾经住过很多的僧人,至今还可以看见他们居住过的痕迹。塔逊寺的墙壁上的很多雕刻都保存的比较完好,女神们姿态优美,表情也很丰富。
东湄本寺
这座寺庙是罗贞陀罗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II) 于十世纪中兴建,大象石雕是用来祭祀印度神湿婆,以及国王的双亲。原本是位于一个七公里长,二公里宽的人工水库,即东巴莱湖 (East Baray)中央,不过湖水早已乾,水库的范围已变成农田了。东湄本它的坐落显示了高棉建筑师很注重方位。东湄本寺建在用红色砂岩砌成的三层台阶之上,台阶四角都有大象石雕,而且保存得比较完好。五座砖砌的宝塔竖立在顶层台阶之上,塔身多有损毁,而其他建筑亦大都倒塌,只余石雕的门框和廊柱在勉强支撑著。砖砌的塔身上布满鸡蛋般大小的圆孔,这些圆孔可能是镶嵌了宝石,又或是为了牢固原本覆盖在塔身面层的灰泥。大量的密密麻麻的圆孔都镶嵌了鸡蛋般大宝石,那些洞本来是用来作为固定灰泥之用的。塔上的门楣及大象雕刻,是值得欣赏的地方。
比粒寺
比粒寺位于东梅奔寺的南侧约1.5公里的地方,也是一座金字塔式建筑,通东梅奔寺建造在同一时期,但规模比其巨大。比粒寺是进行火葬仪式的地方。 比粒寺(PRE RUP)为古代皇族火化变身为神之神殿,又称变身塔。可以看到烧焦过的痕迹,千年前在此举行仪式,定是达官云集,不能随便进入的。是典型塔山建筑,基座上建造砖塔。它的结构与塔松寺(TA SOM)很相似,因属红砖结构,在夕阳照耀下泛着暖暖的红; 加之这里开阔的视野,吸引着一些游客在此看日落。
第四天 女皇宫—高布斯滨—崩密列
女皇宫
神庙中,墙上面露微笑的美女,也是让人锁定目光的对象。这是人称东方蒙娜莉萨的缇娃妲女神,又叫做戴维女神,她可是万物之母的象征。有别于一般国王兴建的神庙,女皇宫以印度教教义为主轴,衍申出她特有的雕刻技巧、建筑风貌,进而在广大的吴哥奇迹中,以精致闻名、独树一格。在一千多年前,吴哥文明就能有这样经典的表现,实在不简单。说她是宗教的创作、也是文化的艺术,进步的速度,甚至远超过欧洲文艺复兴四百多年。
高布斯滨
高布斯滨(Kbal Spean)也译作戈巴斯宾,又名“林迦”雕塑,是典型的生殖崇拜遗迹。建于11世纪至13世纪的罗贞陀罗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 Ⅱ)和阇耶跋摩五世朝代,又名“林迦”雕塑。前去“林迦”雕塑的山路已被游客走得清晰可辨,从山脚穿过原始森林去到该雕刻大约需要半个小时,继续向前,可以看到河道上的雕塑,有罗摩、拉克什米和哈努曼的形象。在雕刻下面还有一个小瀑布,每年的7-12月的丰水季节是前往的最好时节。
崩密列
崩密列(Beng Mealea),是一座小吴哥窟式的寺庙,名字的意思是“荷花池”。这座寺庙距离吴哥古迹群以东40公里,崩密列是一座印度教寺庙,但是它有一些雕塑都反映的是佛教的主题。建造这座寺庙最初所使用的材料是沙岩,所以很多建筑都已经损毁,而且很难再被复原。
第五天 暹粒—成都
挥别高棉,返回成都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