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欢迎您 收藏本站
去九寨沟旅游   去峨眉乐山旅游   去四姑娘山旅游   去稻城亚丁旅游   去海螺沟旅游   去丽江旅游   去西藏旅游   去港澳台旅游   去新马泰旅游   去浙江旅游   去河南旅游   去河北旅游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游记 -> 跟团游记 -> 2006年的水乡古镇

2006年的水乡古镇

发表时间:2010/3/15 12:20:06 阅读:113次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这是对水乡苏州的经典描绘。小桥流水、流水落花、悠长水巷、烟雨江南,是水成就了苏州的柔美,是水点染了江南的神韵。因此说水是苏州的灵魂那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说道水乡苏州那么最有代表性的就一定是旧时的苏州水乡古镇了。周庄、同里、甪直、千灯等等,繁多的小镇星罗棋布在江南的润泽的土地上,小河穿镇而过,人家枕河而居,于是借着悠悠水韵,伴着袅袅炊烟,便自然的勾勒出一幅幅江南所特有的古镇风情。

一直以来,苏州的水乡古镇都是珍藏在我想象的自我描绘中的,虽然我已经在苏州城里生活了近五个年头了。从未真正进入真实的水乡,就让她依然是一幅浅淡朦胧的梦里水乡图画。不是不能接近,而是有些不愿接近,或者说有些害怕接近。因为听说那些古镇已经被过多的现代化和商业化侵蚀的面目全非,听说昔日的悠然古朴在今天熙来攘往的人头攒动中荡然无存。因为害怕看到这样的事实,而打破了梦想中的完美。可是这样的机缘真的来了。2006年的十一,我还是怀着些许的忐忑被动的走进了甪直古镇。

甪直古镇是一个依河而建的小镇,河道不宽,但纵横错落,各种不同风格的石桥密布其间。进入古镇入口,在感受到那由岁月和流水涤荡出的古朴气息之前,进入眼帘的果然是摩肩接踵的人流,而沿路鳞次栉比的一家家商业小店更是毫不掩饰的张扬着商品经济下的繁华。涌动的人潮中南腔北调混杂在一起,不少人特别突兀的夹杂在人群中,抬头仰望,多半是金发碧眼。俨然一派集贸市场风貌。几乎是被人潮推动着向前缓慢的行进,在古镇的小街上,既不能尽情的驻足观赏,也不能快步疾驰跨上不远处的那座小桥。就连水巷边小船上“栖息”的几只鸬鹚也成了人工的景观道具。莫可名状的失落涌上心头,为那个梦里的水乡最终的消失而感到深深的失落,不由得开始憎恨商业的繁华和嚣张,至少应该对这样一块古朴的净土敬而远之吧!

感慨着、无奈着,却也实实在在的在接近着,前所未有的近距离感受古老的水乡小镇。紧邻水边而建的民居墙面在水汽和岁月的冲刷中已经变得斑斑驳驳,剥落了白色的墙皮,爬上的深绿色的青苔,水巷的另一侧碎石铺就的小路狭窄而蜿蜒,而在小路的另一侧则是临街的店铺。横跨在水巷上的一座座石桥粗看没什么区别,细瞧却是各有各的特点,没一座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站在一座小桥凭栏望去,水巷上一条条载着游人小舟缓缓划过,船头摇船的妇女身着江南村妇特有的服装,唱着吴地传唱了几百年的韵调,许是源自这悠悠的流水,那歌声也分外的柔软悠扬。抬头看见黑色的屋檐彼此错落相交,与白色的墙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是用深沉的黑色飞檐勾勒出江南人家古朴的轮廓。再往上则是今日的天光,它是否还一如从前呢?

走下小桥,走进主路延伸出的一条小巷,也是主水道的一条支流,在一处悠然相对稀少的小路旁,一座座小小院落的门随意的半开着或是虚掩着,间或有一两只小猫或小狗慵懒的晒着太阳,高处随意的挂着洗好的家常衣物,一切都是那么的随意和自然。就在一家的门前,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安然的坐在那里,平静的看着不远处川流的人潮以及门前水巷划过的游船上高鼻梁、蓝眼睛的人们。是看多了,看惯了,所以不为所动了吗?那从容和淡定的目光和面容中流露出的包容告诉我,并不是那样的。那是一种这方厚土赋予的天然的容纳和淡然,一如这无言的古镇,任时代如何变迁,任现代化的扫荡如何嚣张,却终究无法掩盖那来自灵魂的质朴与幽深。透过水巷另一侧墙上人家的后窗,是一幅全家围坐在饭桌前的和谐画面,丝毫没有被窗外的喧嚣所影响,自然的与小镇的恬淡完美的融合了。看着看着,我忽然莫名的感动,眼前景致渐渐有些模糊。原来我对这古镇的理解是那么肤浅,只知道小桥流水,只知道空旷的悠长雨巷,却从未想过这如同水墨画般的清幽意境究竟是源自哪里。今天,在2006年的秋季,在一个黄金周游客涌动的假日,我却为触碰到了这一根源的一脉而感动不已。于是从此,江南的水巷小镇再也不只是一幅遥远曼妙的图景,更是我心中一摸朴实而温润的情怀!

分享张家界旅游打造文化之旅

跟团游记MORE

自驾游记MORE

自助游记MORE

在 线 客 服

Tel: 028-69696333

Tel: 028-6969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