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好多个星期了,上海一直笼罩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心情仿佛也犯了潮。太阳好不容易露了个脸就被我们给逮住了。于是,在一个早春二月的周末我们全家来到了古镇朱家角好好地享受了一把久违的阳光。
说实话,在这之前我几乎把上海周边叫得出名的古镇走了个遍:周庄、同里、木渎、西塘、乌镇、枫泾……倒是把近在咫尺的朱家角给遗漏了。这次趁着带女儿去青浦采草莓的机会顺便游了一趟。
由于天气还不太暖和,因此朱家角的人没有想象中的多。我们到达那里时才九点多,好多小店门前门可罗雀,倒是女儿的欢笑声给沉寂的空气带来了几丝生机。“哇,那么多好吃的,馋得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小孩子闻着空气中各种只有在古镇才能尝到的“新鲜出炉”的美食,早已急不可待了。“鞋底板”、麦芽糖、小粽子、扎肉,这些久违的食物唤起了我童年时的回忆。“儿时的味道”尽在眼前。我们贪婪地一样接一样地尝着,笑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小桥流水。
“放生桥”是朱家角最有名的桥,其实朱家角其它的几座桥虽然名气不那么响,也各有韵味。尤其是看着一艘艘手摇船从桥底穿过的时候,我仿佛了坐上了时光隧道,“穿越”到了远久的往昔。
朱家角最值得一游的当属“课植园”。课植园又名“马家花园”,是庄园式园林建筑。“课植”乃寓课读之余不忘耕植。园内既建书城,又辟稻香村,真的是把读书与生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由于园林内游客稀少,我们坐在里面晒着太阳,享受着这份宁静。
中午我们在朱家角的一家饭店吃了午饭。那鸡汤,真的是令人垂涎三尺啊!一眨眼的功夫,半只鸡就被我们瓜分了,而鸡汤呢,也被喝了个底朝天。农家菜,真的如儿时爸妈做菜的味道!
下午,我们来到了赵屯草莓基地。采草莓这活儿,可是不干不知道,一干吓一跳。进了草莓棚女儿就大喊:“我觉得自己都要被烤熟啦!”可不,晒着太阳的暖棚闷热得几乎让我们呼吸困难,就好像我们也成了温室中的植物一样。说实话,由于连日的下雨,草莓的甜度并不高,但是为了赶快呼吸新鲜空气,我们三下五除二,很快地挑了一些比较红的草莓采了下来装在篮子里,然后飞快地从里面“逃”了出来。“原来采草莓也这么不容易啊!”孩子充满稚气的话语总能把人逗乐。
不知不觉,回程的时间到了。这次旅行非常轻松,路程短,古镇的时间充裕,游人也不多,可以好好地体会一下她的幽静清远。至于采草莓呢,虽然没有想象中这么有乐趣,但是人生本来就重在体验嘛!正如孩子说的:“今天我可是长了见识了,我原本还以为草莓是长在树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