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灵山大佛我平时关注的挺多,朝拜圣地,瞻仰金容,拜佛足,抚佛手,观佛像的向往只增不减,愿望决定好就去实现,这也是我一直旅游的无厘头原则。出发前想好了去给本命年的自己祈福下,给家人求个平安健康,还有答应一大帮同事们的祈福,满满的满满的。。。
突然在早上起床后临时更改决定,何不尝试下“归零”呢?暂时清空过去,从零开始,把心放空,学习孔子老师“从心所欲”单纯净心散步一天。辜负了满满的初衷,原谅我这位善变的女子吧。。。细雨绵绵,云遮雾罩,这样的天气里,倒增添了几分旅途的神秘感, 一觉睡到下车,嘿嘿,发个图先
出“灵山胜境”门楼,就正式进入了佛国胜境。在开始佛文化旅程之前,请先去灵山“洗心池”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通常有成语说“洗心革面”,意思是彻底改变自己、重新做人,而佛教的“洗心”不是从品性的角度,而是注重从心灵智慧出发。佛教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本来是清净光明,犹如明镜,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烦恼和困扰越来越多,就好像一面洁净的镜子有了尘污,也就不能清楚的照彻万物了,所谓“心性本净,客尘所染”。通常意义的修行,就是要让我们的心灵恢复本来的清净光明,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达到真正的觉悟。有幸到此,就让我们通过洗手,带走尘世烦恼,、荡涤心灵污染,使疲惫烦恼的身心有一个彻底的转换,换一种清新自在的状态进入灵山圣境。
“九龙灌浴、花开吉祥”,气势磅礴、蔚为奇观,重现佛经中佛祖诞生时祥瑞异相。当《佛之诞》音乐奏响,顶端六瓣莲花会缓缓绽开,金身太子佛像从中冉冉升起,顺时针环绕一周,隐喻“花开见佛”、“佛光普照”。周围尊踞的九条巨龙将一齐喷出高达三十多米的弧形水柱,当这九股水柱直冲天际轰然交汇沐浴佛身时,广场四方鼓乐齐鸣,喷泉水体百媚千姿。。。。。。这一神奇的动态景观正是依据佛经中所记载佛祖出生的故事建造而成:据说佛祖释迦摩尼一生下来就不同于常人,他能走路会说话,不用旁人扶持便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每走一步脚下就涌现出一朵朵莲花来,最后他站在一朵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做狮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顿时天空出现九条龙喷出净水为他沐浴,仙女们也纷纷散下花瓣,奏起仙乐,供养我们的佛祖。
天下第一掌位于佛手广场行道的左侧,是按灵山大佛右手复制,在灵山,有“摸佛手有福气,摸佛脚有灵气”的说法,因为这只右手的印上有“施无畏印”,佛教的说法是除去众生痛苦,抚慰众生心灵,我跟上大家排队围着它细心的摸了一圈。。。。。。
“百子戏弥勒”它高3米,宽7.8米,重9吨。斜倚而卧的弥勒神情和蔼,笑容可掬。在弥勒硕大的身体上,有整整一百个正在嬉戏耍闹的小顽童,各个形神各异,栩栩如生。您看:它们有的在叠罗汉,有的在拔河,有的在拿着小树枝捅弥勒的肚脐,更有调皮的竟然在弥勒身上撒尿。但弥勒一点也不为所动,依然乐呵呵。这些小顽童为什么如此捉弄弥勒呢?据说它们是在考验弥勒的肚量,是否真如世人称道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事实证明,只有心胸开阔之人才是真正拥有快乐的人,我很喜欢弥勒乐呵呵的笑脸,很有感染力,让人心中所有尘世烦恼全部消散顿时轻松,从游客的表情有木有发现?
我在祥符寺的小佛前拍的,佛祖正慈祥的看着我,往远处望去,大的佛祖像也渐渐清晰,看着远近高低的两尊佛像,我忽有所悟,佛祖在告诉我们,一个人可以做大我,也可以做小我,关键是我们的心量,是自私自利还是心怀天下,是为了小我奔波还是为了众生而活,怎样活才有意义?可能我们无法做到佛祖的伟大,当可以活好当下,以一颗谦卑纯美纯善之心面对人生。
遥远的西藏,精神与圣洁的殿堂,遥不可及。灵山将它引领至眼前,让我们在江南以另一种方式去感受它的文化。这座“小布达拉宫”叫做五印坛城,是由藏族能工巧匠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建造的藏传佛教风格建筑,红白相间的墙体色彩分明耀眼,五彩的经幡在风中飞扬。。。。。。
作为东方佛教艺术荟萃载体的灵山梵宫堪称是东方的“卢浮宫”。梵宫内珍宝荟萃,光彩四溢,充满着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气息。大块的石板建筑,金色的攒尖屋顶,精美的佛像浮雕,这仅仅是个开始,更加惊人的在梵宫内部。
梵宫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亮点”,灯光技术是“见光不见灯”,效果美轮美奂。我喜欢称变幻成蓝色的画面,仿佛一幅神秘的天象图。
三维立体的舞台,聆听着飘渺的清音,沐浴着神圣的光辉,人生仿佛浓缩成一刹,无我,无他,融入宇宙之中。
境由心转,心也随境迁,卸载心灵重负,挥手告别尘累,轻松踏上林间石径的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