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的北京,柳絮漫天,蓝天白云,我们参加了新推出半自助游的旅行团。故宫、长城、十三陵用两天的时间该玩的玩遍,剩下的就是自己的自由时间,或寻亲或访友。
线路推荐:
八达岭 定陵
游览八达岭那天天气非常不错,晴朗微风。蓝天白云下,群山起伏,深色的长城匍匐在青山之颠,连绵不绝。导游还没有宣布“出发”,我们的腿脚早就跃跃欲试了。踏上长城便有向上奔跑的冲动,仿佛我就是那古时守城的战士。长城中间有一段比较陡峭,但是我们的热情很快就征服了这些坎坷。一鼓作气爬到海拔868米的好汉坡,迎着山风站立,抚摸城墙,用心感受着历史的沧桑。
不过瘾的我们下了北段长城,又向南段长城进军,这段长城两边的松柏很是茂盛,同时发出新春的嫩芽。这段长城上游人就少了很多,随意的坐在城墙上,吹吹北方的春风,回顾长城的血肉历史,思想一下子远去……景区最南端烽火台的外面就是还未修复的残长城了,据说以前游客可以走近去触摸真正的历史,现在大家的保护世界遗产意识大大增强,在烽火台上远眺作罢。
接下来游览了与八达岭相距不远的十三陵之定陵,定陵是万历皇帝的墓。定陵地宫中由于地面地下的温差较大,阴气阵阵,我们不禁裹紧了衣服。首先进入了一个侧室,然后到中室,里面放着三张汉白玉座床,一个绣龙(皇帝的),两个绣凤(两位皇后的),座前有大瓶,内装灯油,是用来做长明灯的。皇帝和皇后的灵柩在后室,里面已经没有万历的尸骨了,早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就被那些“红卫兵革命小将”给烧得干干净净。整个地宫共有汉白玉石门7扇,每个门重4吨,深藏在地下。
导游介绍说定陵的运气很差,屡次被火焚毁,现在已经看不到棱恩殿和棱恩门——已经被李自成的义军烧得只剩下地基和柱子的基座。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陵园再遭破坏……不免的,有阵阵感慨声入耳。
出了定陵,觉得阳光刺眼,仿若真的到了地府一趟。
适应了北方的春天,学会了几句卷舌的北京话,接下来的三天自由活动时间立刻被我们安排得满满的。
故宫———深宫红墙,浮龙绕梁
到达北京,稍做休息。一脚就跨入紫禁城的城门。紫禁城的整体色调以红色与黄色为主,大块的红色与黄色使整个建筑群充满了秩序感,而那些檐下的彩绘则使整个建筑虽然经过几百年风雨依然显得金碧辉煌。在明清时期,老百姓能够使用的颜色则主要是黑灰色调。这样,有着金色的琉璃屋檐的紫禁城在一片青灰色调之中显得异常光彩夺目。
身在故宫,明显的能感觉到建筑群的对称性,以太和殿为核心,其他建筑格局以及装饰细部处理上依次减弱。端门以内是狭长窄空间,依次进入的午门,太和门,空间不断放大,最后到达太和殿,宽阔的方形广场以及楼和廊庑环列拱卫,使太和殿成为整个建筑群的核心与高潮。黄色的大屋顶以及高大城墙的烘托,使整个建筑气势磅礴而又节制,空间丰富多变而又有序,将皇权的崇高与神圣衬托得淋漓尽致。
越是深入皇宫,越发感到中国园林建筑设计的博大精深。故宫于我的印象远远超过建筑本身。作为整个皇家与国家的中心,紫禁城承载了太多的光荣与梦想。而与之相对应的民间则将这座孤零零的封闭之都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龙之温床。现在,那些整齐的军队,华丽的妇人,威严的真龙天子,尔虞我诈的朝廷以及说不清道不明的深宫恩怨早己经是雨打风吹去,我们只能依稀从高高的城墙与广袤无垠的广场上感受到当时的喧哗与威严。
王府井小吃一条街
王府井的交通刹是方便,公交、地铁都可以到达。王府井的日用百货、五金电料、服装鞋帽、金银首饰等商品琳琅满目,号称″日进斗金″的寸金之地。放眼望去,百货大楼、外文书店、丹耀大厦、工美大楼、王府女子百货商店、穆斯林大厦、新东安市场与盛锡福、同升和、东来顺、全聚德、四联美发、百草药店牌匾高悬,店铺森然,人头攒动,如流水一般,从早到晚,每天进入这条街的中外顾客多达百万人次。
据说王府井步行街与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结为友好姊妹街!王府井大街还有一条令我流连忘返的“小吃一条街”,来自天南海北各地的美食仿佛都汇集到了这条神奇的街道上,想吃什么有什么:海南新鲜的椰青、火红的冰糖葫芦、陕西的凉皮、新疆的羊肉串……光是听吆喝,口水就忍不住要流下了呢。
不得不尝:北京烤鸭
外地人来北京一般都是去全聚德烤鸭店,我们却打听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位于东郊民巷的“利群烤鸭”。利群生意很好,要定座才行。如果当时去的时候恰巧有了位子,店家没准会让你一个小时吃完。
吃的时候,需用烤鸭饼或空心烧饼、葱白、黄瓜条和甜面酱,甜面酱是用白糖、香油蒸制而成,烤鸭片食时需片片带肉。一般情况下,每只烤鸭能片90至120片,入口的时候那美味一下子把我们吸引。
什刹海边的胡同和酒吧
什刹海是北京难得的一个天然湖泊,风景秀丽,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什刹海附近有至今北京保存最完好的胡同,最能体现老不知从何时起,这里酒吧兴起,现在已经成为北京最著名的酒吧街区。古老与现代、悠闲与匆忙、保守与时髦、传统与个性相互交织、相互辉映,构成了什刹海独有的特色。
坐在吱吱嘎嘎的三轮车上,车夫兼导游一边踩车一边讲解:什么是“东富西贵”,是因为以前东单住的都是达官贵人,西单住的大多是富豪商贾;四合院的门礅若是方方正正的,像书籍,那住的是文官,门墩若是圆圆滚滚的,像大鼓,那住里面的就是武官;门梁上的门档,有的还写着“如意”,如果只有两根,那主人官职在四品以下,光看门档,就知道对方身份高低了,所谓“门当户对”,就是这个意思……
北京的朋友告诉我说,上海的酒吧太有情调,太小资,要么太低调太有腔势消费太高贵都是外国人,要么太恶俗太没品,所以出不了窦唯出不了黑豹红不了周迅红不了任贤齐;而后海的酒吧,无论是朋友小叙,还是独自斟饮,都可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让人放松,又容易被打动的地方。
且不管是不是他自吹自擂,重要的是自己身临其境的感受。傍晚我们走到那里,只见湖面开阔、水光潋滟,两岸垂柳依依灯火点点,远处宫墙尖塔倒映水中,不时有画舫扁舟轻轻划过,景色煞是迷人。“过客”、“那里”、“白枫”、“左岸”、“胡同写意”……随便走进一家,获得的都不仅仅是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