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欢迎您 收藏本站
去九寨沟旅游   去峨眉乐山旅游   去四姑娘山旅游   去稻城亚丁旅游   去海螺沟旅游   去丽江旅游   去西藏旅游   去港澳台旅游   去新马泰旅游   去浙江旅游   去河南旅游   去河北旅游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游记 -> 跟团游记 -> 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

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

发表时间:2010/6/7 10:31:27 阅读:139次

本期坐标

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密云县西部,公园总面积2208公顷,主峰高1414米,森林覆盖率达到91%以上。山体主要由火山岩构成。云蒙山古称云梦山,群峰叠起,峭壁千仞,有北国小黄山的美称。有诗云:“南天黄山通天都,北国云蒙秀芙蓉,黄山四奇甲天下,云蒙四胜甲北京”,因此云蒙林海是著名的景观。

云蒙山下有村名为石塘路,就位于密云县北白河上游的河谷南岸,密云水库西侧,古为长城的重要关隘和交通要冲,距密云县城25公里,四周群山环绕。

推荐理由

这个季节想在北京附近寻找地方养眼,可能有些困难,山枯水干,天寒地冻,所以特别理解前段时间香山下面长长的队伍,红叶掉了,就再也找不到任何刺激视觉神经的颜色了,所以需要保持好的心态。在冬天爬山更多的是锻炼腿脚的户外运动,这是在冬天真正的“热走”,风景更多的是站在高处的自我满足感。

云蒙山系方圆广阔,山的各个沟口都自成景区,又因为山里曾经有很多古村落,新中国成立后相继迁出,但村民出山、往来的山间道路虽隐不废,仍然被当地的一些老乡使用着。因此这里成了户外穿越的胜地,从这条沟到那个谷,被寻找出了众多适合户外野营徒步的路线。山下有村子,在萧索的冬天,树木和村庄都安静地站立在天地之中,日子被拉得悠长。

淘色

初雪里“北国小黄山”那健康利落的美

就保留了城门这个老东西

云蒙山下的村子石塘路,一条水泥路的两边,农家小院被安排得整洁有序,几乎一样的高度一样的造型,朝着同一个方向,已经见不到什么自然村的痕迹。村子里很安静,没人走动,早上10点,连炊烟都没有,只有戴着墨镜一身黑色皮衣的村长站在村口的空地上抽烟。石塘路是古时边陲重地,建有许多城堡。对于过去,村子只保留了一个古代城门,许多地方都已坍塌,城头上面长满了野草,随着劲风朝一个方向倒去,还有一些枯草钻进了石头的缝隙中,一家农户的热水器借力倚在城墙头上,有点戏剧化的意味。县里旅游局的李姐说这个村子就保留了这么一个老东西,可是歪斜地立在这儿,到旅游旺季,游客都从这个城门鱼贯而入去采摘,安全隐患不小,因此对这古老遗迹的最后去留还有不少争议。

采摘园里依然整齐,几乎都是枣树,没有了枝叶的覆盖,枣树骨骼嶙峋,伸向清冷的天空。还有些没有被采摘的枣子挂在枝条上,像深红色小而干瘪的红色灯笼,我们摘下来放进嘴里,很甜。村子靠近密云水库的一角,往前走斜坡下就是一片开阔的玉米地,玉米秆倒在地里,过了它最灿烂的季节,金黄的玉米叶子已经发黑。据说七八年前,玉米地还是一片水域,但现在河水已干枯,村民们就种上了玉米。远处北边是连绵不绝的山,从山的深处传来不停的狗吠,火车从村子南边的铁路穿过,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萧索疏朗的冬日,听觉变得敏锐起来。

山涧里的白色冰河

据说明年五一,就有一条路从石塘路村直接通往云蒙山,对于耕地很少的村民来说,旅游是收入的重要来源,夏天这里比北京城里的温度要低好几度,来这儿消夏的人不少,挨着密云水库,除了通常的采摘还有垂钓。以往黄金周期间,这里的农家乐都能住满,很多人不是为了来爬山,只想在村子里安静地呆上几天,那时候村口的空地就成了停车场。过了十一,京郊农村就是热闹蒸发后的安静。所以当我们从怀柔进入云蒙山景区时,景区的工作人员一副不可理解的怀疑表情,一条大狗更是追着我们跑了很远。我们到达的时候是下午两点多,工作人员嘱咐我们不要爬太高,赶紧下来。

走了不远,就发现地上薄薄的一层雪,同伴说这应该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日期是11月22日。我们只顾走路,抬头看到群山就像被刀子切过一样的纹路,山峰的形状绝不雷同,猜想这就是“北国小黄山”的来历。因为不守规矩,便显出了健康利落的美。云蒙山因为是火山岩,类似沙子的粉末裸露在路面,这是风化的结果。下坡时,我重重摔在地上,在山的阴面,早上下的雪已经结成冰。是个阴天,太阳在天边厚厚的云层中偶尔探出头,经过一个垭口的时候,两山对开,视野骤然开阔,两侧是黑色的幕布,但天边的云和太阳看起来像是在做很拘束的表演。

偶尔能够看到雪地里零星的红叶,更多的是斑驳的叶子落在雪上腐烂。路上湿湿的,心静下来,能听到流动的水声,四处寻找却看不见,可能是来自山的体内,又或者是来自地底的涌动。

据说在更冷的日子里,云蒙山的山涧里会形成白色的河流,那就是冰河。前几年水多的时候,冬天还能形成冰瀑。现在只有在夏天雨季到来的时候,才能够看到瀑布,人们可以一路踩着大石头,在溪水间嬉戏。我们路过的一些地方,能够看到被水磨去棱角的光滑岩石,上面残留着河水漫过的痕迹。看来我们行走在一条曾经流淌的河里。空气干冷,我们放眼望去,只有远处的山头白雪覆盖。

山风阵阵鬼故事壮胆

我们走到鬼谷子山寨的时候,一只野猫紧紧跟着我们,很愿意和人亲近。山寨里散落着一些石头小屋,护林人告诉我们,这是1954年建的。护林人的身份在旅游季节,就变成了度假山寨的工作人员。石屋在半个世纪里经过了翻修,但是依然面目清晰,没有失去原来的朴素。据称是布艺石屋,窗户被帘子蒙上,看不清里面的布置,又或者窗帘就是布艺。墙面排布着不规则的鹅卵石,苔藓沿着鹅卵石缝隙和墙边密密长着,屋顶的瓦片上盛着落叶。周围稀疏高大的树伸向高远寥廓的天空,树根裸露在外面。在冬天,石屋如同经常被人遗忘却仍旧鲜活的注脚。

必须要不断地走路,才能够保持身上的体温。山里天黑得早,薄薄的云雾笼罩在山谷中,松树长在山上,山体呈现出透明的蓝色。抬头看山,山顶的松树像高山长出的墨绿色绒毛,向下望去,松树林就成了黑森林,山风阵阵,吹得头痛。山的开发痕迹还不明显,大多数地方没有路标,也没有防护,我们路上庆幸说这还算是一座野山,但是没有预料到的是岔道也多,经常是过了一个垭口就有两条道路摆在眼前,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这是一个问题。

选择一条走下去,山势越来越陡,路也越来越窄,滑倒的次数随之增加,路边的冰越来越多,有的地方有大的裂纹,裂纹呈青玉色,裸露的白桦的根像冰糖一样通透,踩上去咯咯作响。白桦在脱皮,它的陈年的旧皮,如黑色的蛇蜕,里面就是那洁白的带斑新皮,手摸上去,温度会一点点散失。四处的山壁愈来愈高,刀割一样,看着却很光滑。

下山时,天色已经黑透。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没有月光也没有路灯,我们说鬼故事给自己壮胆,山风阵阵。

敲边鼓

岔路口

据说云蒙山是北京驴友户外穿越的胜地,云蒙山峡、黑龙密径、天仙瀑等,驴友们耳熟能详。冬天来到,还会选择去云蒙山攀冰。他们大多选择从后山铺上山,路更难,坡更陡,当然,还不用花门票。群山耸立,沟谷切割幽深,怪石挡道,不得不让人思想开小差。而且云蒙山的岔道很多,不小心容易走错。前头的人走错了,立刻就队首变队尾了,局势扭转。你走在前面,也许立刻就会被别人甩在后面。从“野道”去明白这个道理,倒也容易。走过的驴友在线路计划上会很有意思地标明,“遇到岔路走左边;沟底大片乱石,走左边上升岔路……”像是地下党秘密接头。

可是我们是从正门上的,走到一段,依然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在我们面前的是小径交叉的云蒙山,选一条很怀疑地走下去,发现路越来越窄,在危险的地方,没有护栏,据说在山顶,也只有单薄的栏杆。对于像我这样的观光客来说,云蒙山还是一座比较野的山,站在很多岔口的交界处,疑心越来越重。

爬山终究不是双脚的自由摆动,有时还要面临一番选择,当然,这也可以为随时撤退找一个借口。或者可以像《甲方乙方》中的“巴顿将军”,手拿根桌球棍,在地图上指哪儿打哪儿。葛优,你的部队到哪儿了?鸡鸣寺?新街口?孝陵卫?还是在雨花台遭到德军伏击?哎呀,又走岔了。

指南

路险,穿越宜10人左右

交通

长途汽车:东直门、西直门、木樨园、广渠门马圈、马甸等长途站班车去丰宁途经云蒙山站。宣武门教堂前每逢节假日都有长途汽车去往云蒙山风景区。如果从后山上,可选择从东直门坐916路空调汽车到怀柔(8元/人),再从怀柔到云蒙山水道峪桥,包小面包车约50元。

自驾车:从东直门往北直奔怀柔方向,过雁栖湖向北25公里即到。沿途均有路标指示方向。整个车程为两至三个小时。

门票: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36元/人。

住宿:石塘路农家乐约50元/天,包三顿农家饭;云蒙山景区里的度假村,标间约160元/间。景区内鬼谷子山寨石屋60元/间,可住两人。

提醒: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是4月-10月开放,11月便禁山防火。

穿越注意事项

如果穿越以10人左右为宜,岔路多,事先制定好线路。

山上下雪,要穿防水的高帮登山鞋,防止崴脚;攀登时要戴手套;冬天穿越,不要带液体食物,饮用水用保温杯。

手机充足备用电池。山野信号不稳定,可能导致你的手机电能迅速消耗。

走夜路,每人必须带上头灯手电;山路有一定危险,容易摔倒、滑坠,请参加者考虑清楚。

分享张家界旅游打造文化之旅

跟团游记MORE

自驾游记MORE

自助游记MORE

在 线 客 服

Tel: 028-69696333

Tel: 028-6969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