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三月,春节刚过不久,觉得是旅游淡季了,各种费用相对较低,天气又是春花开放的时候,遂整理行装,带着 老婆离开武汉,踏上我们的桂林之旅。由于相机问题,照片比较模糊,请勿见笑。 乘火车到达桂林。1627次17点15分汉口站开,次日05点30分左右到桂林。 桂林是一座以山水秀丽和文物古迹众多为主要特征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岩溶地貌最为发育,最为典型,辖区内洞穴、石峰数以千计,大小湖塘数百个,其间河谷开阔平缓,山多平地拔起,孤峰、流泉、峰丛、峰林环布,漓江依山势流转,江中为洲,间有险滩、流泉、飞瀑,是桂林山水精华之所在,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秀美的漓江使这里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形成了桂林独具一格、驰名中外的自然风光。 桂林市象山景区位于城市中心,它包括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三座山相距不过二三千米,濒临漓江,半枕陆地,半沉江流,山水相依,是桂林山水的精华。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秀,加之千年的开发游览,早已成为一方旅游胜地,远近文明。 象鼻山海拔
200米,高出水面
55米,长
108米,宽
100米。山体面积1.3公顷,它是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的。明代孔镛有诗赞道:象鼻分明饮玉河, 西风一吸水应波, 青山自是饶奇骨, 百日相看不厌多。 “三山”中的象鼻山位于桂林城南的漓江西滨,桃花江与漓江的交汇处,是桂林城的象征,桂林的城徽即以象鼻山为标志,也简称象山。象山海拔
220米,高出水面
55米,由3亿6千万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山形孤拔陡峭,岩石古苍。在象鼻与象腿之间有一水月洞,有如一轮明月静浮水上,形成著名的“象山水月”。此景集清山、秀水、奇洞、美石、倒影于一体,成为历代诗人吟咏不绝的千古题材,是游人至桂的必游之地。 在象鼻山的象鼻与象腿之间,有一东西穿洞,高大明亮的洞底,旅行家徐霞客曾有描绘:“飞崖自山顶尺跨,北插中流,东西俱高剜城门,阳江从城南来,流贯而合于漓,上既空明如月,下复内外莹波,象山水月之称以此。"每当月朗清风,水平如镜之夜,水月洞倒影,酷似一轮皎月浮江,江中二圆月并浮,一幅“水底有明月,水上明白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的绝妙意境,这就是桂林最富盛名的标志性景点--象山水月。山顶有明代所建普贤塔, 为喇嘛式实心砖塔, 高
13.6米。基座北面, 嵌有青石一方, 平雕“南无普贤菩萨”之像。远看塔似剑柄, 又像宝瓶, 有剑柄塔、宝瓶塔之称。 象鼻山与穿山、塔山分布漓江两岸, 山形、塔影、明洞构成美丽的“三山景色”。穿山月岩与象鼻山水月洞远近相映, 呈现“漓江双月”的奇景.象山公园以象鼻山为主体,还有“象山水月”、仿古建筑云峰寺、爱情岛、明代建筑普贤塔等景观,象鼻山是桂林重点的旅游景点。有道是:桂林之旅,从象山公园开始。 象鼻山在桂林市东南漓江西岸,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象山原名漓山,又叫仪山、沉水山,简称象山。象鼻山是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征,桂林乃至广西地方产品多以象山作为标记。 “桂林这个城市的美丽是当之无愧的。”连佩雷斯•德奎利亚尔这个到访了世界各地,见多识广的联合国前秘书长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看来桂林之旅不会让人失望了。 象山又名象鼻山,它位于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其山形酷似一头驻足漓江边临流饮水的大象,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被人们引作桂林市的城徽。山体前部水月洞,弯如满月,空透山体,清澈的江水从洞中空鼻而过,波光洞影,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观,“象山水月”因之成为桂林山水景观一绝。 往往是还没有到桂林就被她“山水甲天下”的美名所吸引,总想精心准备一个假期、一份心情去细细体味这里的山水、人情、风俗和悠闲舒适的生活。 七星(岩)景区位于桂林漓江东岸,漓江支流小东江畔,距市区1.5公里,因七星山七星岩而得名,是桂林市最大的综合性的生态景区,占地面积约134.7公顷,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于斯,俨然成为桂林山水的缩影,自隋唐时期起就已成为游览胜地,如今更成为世界旅游组织推荐景区、中国首批AAAA级景区、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桂林的核心景区,七星(岩)景区游览内容丰富,主要自然景观有“栖霞真境”七星岩、“壶山赤霞”骆驼山、破壁而飞“龙隐奇迹”普陀石林、月牙山、天然空调元风洞等;人文景观有“月牙虹影”古花桥、“桂林名楼”月牙楼、 “华夏之光”七彩壁画、 “千年禅院”栖霞寺、天然盆景奇石馆等;众多革命、历史及文化遗迹:丹桂岩史前遗迹、普陀山石刻及“壁无完石”桂海碑林石刻博物馆、玄武阁代精品石雕“龟蛇合一”、清代雷酒人墓、颜真卿逍遥楼碑、抗战八百壮士墓和三将军墓、解放战争陈光烈士墓等;其他景观有月牙楼(特色素食)、桂林动物园、游乐园、乐水瀑.七星(岩)景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华夏之光”以艺术和科学的广角,荟萃中华民族七千年文明之精华,释古历今,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彩色花岗岩石雕壁画。 神仙洞府”七星岩是中国历史上开发最早的游览岩洞,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千姿百态,象一条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地下画廊,自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隋唐时就已成为游览胜地。始建于唐代的西南名寺栖霞禅寺经重修,于二零零二年九月二十八日新寺落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唐式建筑风格的寺庙。 栖霞寺,位于桂林七星公园内。高僧昙迁大和尚,隋开皇十年(587年)云游桂林,于普陀山七星岩壁题写“栖霞洞”三字(“七星岩”的别称),意思是指七星岩内钟乳石色彩缤纷,好像锦衣彩霞。自此,唐代始于山麓建有了“栖霞寺”。可惜,栖霞寺在咸丰年间毁于战乱,至光绪十八年(1872年),广西巡抚张联桂集银二千六百两,于当年三月至七月,历时五个月,将原有建筑尽悉修复,主体外围建筑也修复了浑融和尚修建的“听月亭”、“伴日亭”。浑融修建的栖霞寺,凝结着浓烈的民族气节,其“听月亭”、“伴日亭”,是各取“明”字之半,寓意期盼明朝的复兴。 栖霞寺根据历史记载规模在原址再次进行修复扩建,设天王殿、大雄殿、观音殿、藏经阁,中轴北翼借用江南造园手法,设曲廊、白莲池、素食斋、方丈院、听月亭。寺内精美的唐式佛像、名贵的东阳木雕、国内最高的立式汉白玉观音,再现“栖霞真境”胜景。
2002年9月28日重光之时,获中国佛协领导和诸山长老高度赞誉,称之为“中国最完整、最精致的唐代风格寺庙”,从此名播四方。 西南名寺栖霞禅寺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唐式建筑风格的寺庙。桂林的古八景、续八景中,就包括了七星(岩)景区的“栖霞真境”、”“壶山(驼峰)赤霞”等二处景观。 骆驼峰(克林顿环保演说处、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七星公园是桂林的经典景区,有很多特色景点,比如华夏之光、骆驼山等。是桂林最大的综合性公园,还有两只可爱的熊猫!还有,它也是桂林市最大的生态公园,一进去就能感觉到空气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