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韩愈毕生未涉足桂林,却在遐想中作出如此佳句,尽显桂林山水之神韵,宛如神来之笔。得益于便捷的交通,笔者比韩愈幸运,于五月到桂林一游。恰逢多雨时节,水满船高。从磨盘山码头出发,百里漓江, 百里画廊,仿佛走进淡雅的山水国画中。江水绿如蓝,两岸峰峦千姿百态,宛如碧绿的美玉,温润秀丽,淡泊儒雅。直钻进你的眼里,沉积在你的心底。如果你不曾来到桂林,你就不知道,原来,如诗般写意的国画也是写实的!轻舟画中行,自古山如画,如今画如山。在漓江的东岸有一山,名“九马画山”。临江的山崖石壁上,青绿黄褐白,浓拨淡抹,斑驳错落,仿佛一幅画着姿态各异,神形逼真的骏马图。民谣有云:“看马郎,看马郎,问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七匹中榜眼,看出九匹中状元。”据传,当年,陈毅副总理游漓江时看出了七匹,周恩来总理看出了九匹,后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是一匹也没看出来。其实,这只是茶余饭后的一席笑谈,能看出几匹马并不能界定庸才与天才。画山之马是一种视觉艺术,看马不仅需要敏锐的感官系统与洞察力,更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总统、状元、榜眼不沾边。也许,那些搞视觉艺术、构图艺术者,更善于捕捉颜色与图形,能看出十匹或十一匹也不一定。笔者还未数出九匹马来,船儿已缓缓驶过,渐行渐远。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行到一处胜景叫兴坪。是否注意到人民币20元纸币的背景,正是取景于此处。船夫体贴的将船泊在岸边,指点我们怎样才能将“20元”拍摄到数码相机里。这张相片效果及佳,令我爱不释手,软软的江水逶迤,黛青色的山峦层层叠叠,由近及远依次淡去,直至画面的纵深处,是一抹淡到几乎变白的青色,与天相连,山天一色。这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是令人回味无穷的甘醴,正当你的双眸应接不暇,双唇哗然感慨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力之时,画卷的另一端阳朔愈来愈近了。岸边成簇的凤尾竹随风摇曳,似在表演着风姿绰约的舞蹈。夹竹桃盛开着妖娆的红花,缀满枝头,花瓣在风中飘零,随流水远去。偶尔几间房屋,白墙黑瓦,三三两两的水牛在屋前品尝着丰茂的青草。一白发老者静坐在石上垂钓,敛眉垂目,飘飘乎有如隐者,似乎超脱于世上一切凡俗杂事,唯唱“诗酒乐天真”。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借徐志摩的诗一用,“在漓江的柔波中,我原作一条水草”,悠悠的在水底飘摇…… (蓝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