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欢迎您 收藏本站
去九寨沟旅游   去峨眉乐山旅游   去四姑娘山旅游   去稻城亚丁旅游   去海螺沟旅游   去丽江旅游   去西藏旅游   去港澳台旅游   去新马泰旅游   去浙江旅游   去河南旅游   去河北旅游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游记 -> 跟团游记 -> 五一流浪旅程---心情篇

五一流浪旅程---心情篇

发表时间:2010/4/9 9:46:39 阅读:135次


傍晚,老郭请我在没有饭店吃没有烤饭,没有饭店没有烦恼。慵懒地坐在阁楼看着日暮里的西街。很快就要分别了,他又依依不舍地又逛了一遍,我回到房间,把衣服洗了,就倒头睡了。晚上醒来,送他上车后,又一个人在西街瞎逛起来。佳义也联系不上,本来说叫我去酒吧的。漫无目的徜徉在西街,终于体会到寂寞,悠游着的各色人与我无关,仿佛全世界只剩下我一人。旅途,人生就似乘坐开往各处的列车,到一个地方就有人上来下去,不同的人,擦肩而过或熟识了,下一站又告别。没有人一样的目的地,只是中间碰巧搭同路而已。下一站我也将换乘,但不知驶向哪里,没有一起到终点的么?下一站,再见!夜晚,一无所获回去。房间里只剩下安娅跟我,今天才住进来的一个女孩还在继续西街的新鲜体验。安娅说蚊子很多,驱蚊水换来些感谢,却一时语塞,不知道回答了。寒暄几句就去睡了,很安静却又不能平静,清晰地传来她耳机里悠悠的女声,像极了bbr,我不确定。沮丧,完全没有初来时的兴奋和好奇,也没有眷顾。只是不得不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厌恶和无奈。

第二天已经是8号,催我回去的短信、电话一个接一个。我不得不赶下午的火车回去。早上,决定还是去月亮山看一看,安娅也起程去杭州,道别时留了她的电话和blog,拍了一张照可能令她有点不自在。

“别客气”……“不客气”我说,“更常用”。

租一辆车就出发了,在路上,早餐还是吃的桂林米粉。找了个导游把各景点蜻蜓点水地游一遍。景色一般,但每个巴掌大点的都要收费,甚至徒步路过村寨都有参观费,还是景比人美吧。今天西街不再人头攒动了,我大可骑车晃来晃去,感觉就是普通的县城。买了些土特产就离开了……阳朔。

到桂林后,每天都挺风和日丽的,就是太晒了点,可把我热遭了。从桂林站到桂林北坐了一小时车,以为又要误了火车了,一路飞奔,候车室连个鬼都没有。上车后,往包上一坐就靠着门边睡着了。过了一个多小时,才想到去补一张卧票。巧的是乘务员把前面一个人的票又卖给我,后来我又先换了票,在这里又结识到一些人。一个高个男孩和他弟弟,看起来就像高中生,却精于事故;一对做生意的男女。他们好奇地打探一个捧着一本《彷徨(Errances)》总呆呆看着窗外,面无表情的老外的旅程,却又无法深入沟通。晚饭后,我们一起闲聊起来,话题越来越深入。

亚当斯,male,48岁,French,原供职法国电信,离异,育有三子。爱好:看书、旅行。曾经在南京开过中餐馆,倒闭了。用蹩脚的英语交谈、比划中了解,他的目的地是老挝,先到昆明办签证,如果不行就去越南,然后去印度呆几个月。他说大部分中国人很辛苦,上海、南京这样的城市繁华过巴黎,但社会底层人们每天不停地工作,月收入只有800快。国外,普通劳动者一年都可以有50天的假期;青年人不必为了工作而去找工作;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去选择,政府提供生活保障;两情相悦不必考虑彼此地位收入,没有婚姻有结晶也是被接受的。也许他了解的中国比较片面,但又无言以对。他又说道他喜欢的中国作家,鲁迅自然不用说,似无有沈从文,不记得了。还有特别提到一个人--高行健。“you know Nobel Prize?”他反复问道。中国有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么?我诧异的了。

“he is living in Paris,Chinese government dislikes his writing。”对我的孤陋寡闻,亚当斯并不意外,“he could be writing with both Chinese & French fluently,”看得出他真很是推崇这位被国家摒弃的无冕之王。我对这位不曾听闻地作家也关注起来,问他在哪里可以买到得奖作品呢?他耸肩说,”no,you can’t.In China!”我一贯对文学都无知的,但这么大的荣誉对华人来说也是少有,怎么会?联想起几天前,安娅对我说西藏对外国游客亮起红灯了,因为有美国人烧了国旗,我真的很难相信。现在我又确认了,对敏感问题外人比国人更有机会看清晰。媒体--人民的喉舌,被专制下了哑药。


晚上11点,车厢静了下来,我们都趴上了铺。亚当斯仍然独自坐在窗边,只有黯淡的脚灯映衬。“Bonsoir,晚安”,夜里我醒来,看到他安详地斜靠着、蜷缩着腿躺在对面铺上,两手缩在胸前。太大了,这里太小不适合他。第二天他侧了个身,仍然是扭曲着的“S”卡在铺位上。起来后,又自个到窗边坐下,周围热闹起来,也与他无关,剪影映着晨曦。一个人孤独的旅行着,他热爱着这种苦修,独享其中。像极了!!“Le misanthrope (孤独者)”这是《彷徨》中他最喜欢的一篇,一直在推荐我们看的一篇文字,很惭愧至今也没有去翻一下。孤独不仅仅是形影离单,是孤芳自赏,是不被人理解的寂寞。城市不就是寂寞么,孤独人何止一个。

早餐后,我们又攀谈起来,问道最喜欢中国的什么,他毫不避讳地说:“女人”。的确纤巧温柔,多可爱啊。他在江苏有个女朋友,28岁。

“怎么不和你一起旅行?”

“不行,刚生了小孩”

“……“

“等她离婚后,我们就结婚”,他陶醉地说。

“……“

列车进站了,流浪旅程也告一段落。而他还将继续向南穿行。也该道别:”Bon voyage,Le misanthrope (一路顺风孤独者)“。

“Errances" lead to wander.Wandering,became more and more confused & Errance. 因为彷徨流浪,而流浪又更加迷惑、彷徨。

我们不过是来来回回“过客”。岌岌可危、蝇营狗苟中,虚伪的人际关系下,何时读懂过他人或被读懂呢?

分享张家界旅游打造文化之旅

跟团游记MORE

自驾游记MORE

自助游记MORE

在 线 客 服

Tel: 028-69696333

Tel: 028-6969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