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近桂林喀斯特地貌式山丘就越多,我们到达桂林时,已是夕阳西下。
我计划第一天先去桂北的八角寨,那是一个绝然不同于桂林山水的另一种景观—— “丹霞地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一路上我们的车在连绵不断的翠峰中迂回盘旋,刚才还在山的这边,惊叹那层层叠叠的绿意盎然,转眼间回头我们已在高高的山岭上。来到八角寨门口,很简易的木门安静内敛地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拾级而上,路旁是常青的植物,间杂着金色的银杏树,又或点缀着不知名的小草,通红的叶子,金色的叶茎,在风中婀娜摇曳,象极了那棵“绛珠仙草”,让我忍不住要轻声问她:“你的宝玉在哪里?”不经意间,我们已来到半山上,眼前出现了四个惟妙惟肖的“螺蛳头”,光洁的山体上,有很多平行的斜纹状裂痕,但是山头上都顶着一蓬绿色的植被,这便是此寨中的著名景观“群螺观天”。只见岁月在它们身上轻轻流过,留下了整齐而生动的划痕,它们昂首望天,见证着日月变迁,星转斗移,也让自己站成了奇迹。我们迫不及待地来到山顶。站在山顶的观景台上,从上俯瞰下面的“群螺观天”,“眼镜石”和其他不知名的山峰,心中深深地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如果说桂林山水是柔情似水的少女,这里的山峦便是英姿勃发的少年郎,永远守侯着他心爱的姑娘……
第二天,我们在桂林市内悠闲地转了一下,在浅浅的漓江上看过了倚江而立的叠翠峰,伏波山,猩猩石,鲤鱼拦江等景点。我惊叹的是漓江水的清冽和平静,将岸边的秀美山峰清晰地倒影在水中,相互呼应。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漓江的水逗弄着桂林的山,还是桂林的山宠溺着漓江的水。
喀斯特地貌的一个特色就是溶洞。听说冠岩是当地很有名气的溶洞,还有两项大吉尼斯记录,我们第三天兴冲冲赶了过去。洞中有一电梯带观光客下洞,这便是记录之一。洞中留有印象的是中厅中的一株“生命之花”,一瓣瓣石花瓣努力地绽开着,将生命的旺盛和时间凝固住,怎样的变迁啊!记录之二是洞中有多种游览方式,船,小火车,电力管道车等等。我们象小孩一样一人开了一遍电力管道车。从冠岩景区出来,我们便直奔阳朔,在鼎鼎大名的“望江楼客栈”安顿下来,便投进夜的环抱。夜幕下的小街着实热闹,中式的店铺,摆着满满的旧式玩意,或老外喜爱的中国工艺品,西式的酒吧,光怪陆离,极力营造着异国的情调,它们拥挤在一条街上,这便是著名的“西街”。
第四天,真正的桂林山水之旅开始了。享用过早餐,带上一个可爱的小导游出发了!一人骑着一辆租来的自行车,相跟着我们离开了热闹的阳朔城区,在马路的右边一拐,穿入了山间小道。渐渐地,尘世的喧哗留在了身后,我们面前时而是青峰高耸,时而是金色的田野,丰收的季节已经过去,裸露的土地在安静地休息,准备孕育明年新的希望。终于看到了蜿蜒曲折的“小漓江”----遇龙河。穿过一座座村庄,我们来到了她的身旁,迫不及待地跳上竹筏,想一亲她的芳泽。清冽的水,可以一眼望到底,水草在摆动着它们修长的叶子,欢迎着我们的到来。竹筏在水面上轻轻划过,象在柔软的玻璃上前进,连竹筏前面的涟漪都是那么含情脉脉,羞涩而温柔地引着我们滑行。更有那两岸奇丽的山峦,或人形,或物形,山叠着山,峰连着峰,浓一处,淡一处,在光滑如缎的水面上变幻着她们的美姿。放飞心绪,放飞自己!就将肉体和灵魂,一起融入如画的山水,如歌的山水,然后,永远留在那里,不问世事。
第六天,从兴坪开始,坐游船上溯杨堤,游玩漓江最精彩的一段。在兴坪渡口,我们亲眼看到了20元人民币背面地那张风景照,在真实的天地间,这山,这水,象一桢放大了的画,天作幕,地作框,不愧为自然的大手笔。在船上望去,两岸的青山比遇龙河边的略显雄伟,一个个著名的景点,籍着游人的想象力,全都变得那么栩栩如生。最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九马画山”,站在江中的浅滩上,盯着一片黑白相间的山崖断面,我专心地数了起来,任凭想象力的发挥,看到有仰头长啸的白马,有并羁而行的双马,有低头吃草的黑马,还有顽皮可爱的小马驹,怎么数来数去只有八匹呢?有人说最后一匹被张果老骑去捡金元宝了。最后同船的人发现了这个秘密,原来最后一匹马是四脚朝天的,要背转身,从胯下看去才象!其实,九乃中国最大数,是虚数,毛泽东一眼看到九匹马故事只是传说而已。
忘记俗事困扰,忘记掩饰自我,忘记凡尘,以至,忘记自己!你可以想象那样的山,那样的水,那样的岩石,那样的天空?那样极至美丽的桂林吗?你会觉得,我们苦苦的追求着,苦苦的找寻着,原来,不过是那样清澈的一湾绿水,那样清秀的一座小山,那样清幽的岩洞,那样清纯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