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多钟,到达离西街的入口不远处的酒店——西街口酒店,放下行李后,到酒店餐厅吃早餐,餐桌上早已准备了当地的特产——桂林米粉,但是我们早已迫不及待想要去参观了。早上安排参观的是阳朔著名的岩洞——银子岩,银子岩洞大而奇,里面布满了各种不同年代形成的大大小小的钟乳石,洞内的灯光效果,加上工作人员一路引领我们讲解钟乳石的形状与现实相似的种种故事,为我们的溶洞之旅增添了不少趣味。在“瑶池仙境”我们亲眼目睹了神奇的石钟乳倒影,因为洞内水质极其纯净,岩洞上方倒挂的石钟乳映射在了一汪池水中,在昏暗灯光映衬,人往栏杆下看时,仿佛下面是一个无底的深渊,别有洞天。而在著名的“雪山飞瀑”景点,我们找到了银子岩得名的原因,原来银子岩洞内长期有含矿物质的水冲积着岩石,所以在岩壁在灯光照射下银光闪闪,因此而得名。还有许多神奇而曼妙的石钟乳景象,像什么“四代同堂”、“听音岩”等,都让我领略了从未有过的神奇溶洞景观。当我们到达距离岩洞底部28米高的出口往下看时,仿佛刚从一个地下的宫殿走出来,这真是大自然给人类创造的伟大杰作啊。
中午我们到月亮山脚下吃饭,远远看去,月亮山那个中空的神奇半月形天然石洞赫然在目,如果夜晚来,也许真能看到半山的月亮呢。午饭在简易的凉棚下吃,少不了的是阳朔的招牌菜——啤酒鱼,鱼鲜嫩可口,加上啤酒的浓香,单是闻一闻,都要醉了,和同行的朋友边吃边聊,说说笑笑,吃得真是开怀!
吃饱喝足了,导游也给我们准备好了自行车,进行下午的骑自行车到遇龙河漂流,骑着脚踏板,一路铃声清脆,正当我们享受着骑车的乐趣时,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狂风夹着豆大的雨点向我们砸来,情急之下一群人挤到路边小摊的遮阳伞下避雨,真是狼狈不堪。在风雨飘摇的小伞下远望遇龙河,形形色色的竹筏在江中摇晃,想必上面的游客更是苦不堪言。正犯愁雨何时停,不一会雨点渐渐小了,真是风云变幻莫测啊。因为浑身透湿,我提前回酒店休息,好恢复元气,同住的两位朋友则继续骑车到遇龙河玩竹筏漂流,两个小时后他们兴致勃勃地回酒店跟我说,下过雨后河水很平静,筏在江中静静地漂,感觉特别惬意。看他们那么开心,竟有些遗憾没有同往呢。
傍晚,我们到西街吃晚饭,在西街感受了与自然景观完全不一样的风情,一间间酒吧和商铺相连,游人如织,到处是逛街、泡吧的人群,除了黄皮肤的,还有各种肤色的国际友人汇聚在一起,像个地球村。入夜,当我从“石玫瑰”酒吧出来时,竟然微有醉意,是为里面的音乐陶醉了,也是为那种独特的氛围而陶醉,世界各地的人汇聚在一起交流,品味这种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不能不让人觉得是一种享受。当然,现代的文明夹杂在这一方山清水秀的地方,看起来是显得不那么和谐,但是这种现象却那么自然合理地存在着,这也许正是阳朔吸引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游人趋之若骛的原因吧,既可以欣赏如画的美景又可以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气息,两者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
二、秀美的漓江山水
一早醒来,感觉精力充沛,今天要到漓江最美的一段——兴坪段徒步游览。抵达兴坪镇后,我们跟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一条乡村水泥路行走,路边果树成林,金黄的沙田柚、圆滚滚的橘子触手可得,靠江的路边种满了竹子,满眼翠绿。漓江就在路边不远处,边走边欣赏漓江的风光,人在岸上走,船在水中游,感觉很特别。后来我们选择乘坐竹筏逆流而上欣赏漓江两岸风光,漓江水清澈见底,水底鹅卵石清晰可见,小小的竹筏在江中漂游,阳光暖洋洋的照在身上,微风阵阵拂面而来,岸边不时有当地的村民托着炸河鲜向我们兜售,坐在竹筏的躺椅上,哼着小曲,边吃着美味的漓江鱼,边欣赏漓江山水风光,真是非常惬意。
桂林的石美是早有耳闻,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们在20元人民币背景图案的照相点前留了影,沿途的浪石林、巴掌山、九马画山等也是异常秀美,简直是一幅幅水墨山水画。
值得一提的是为我们撑筏的船家母女俩,一路上他们非常卖力,几次在急流处因站不稳而滑下筏,尽管是有惊无险,但是她们都浑身湿透了,还乐呵呵地为我们撑船,让我们感受到了朴实的民风。
三、平安寨的夜晚
吃过午饭,我们前往龙胜,龙脊梯田早已名扬天下,现在真要去亲眼见识一下,心情真是异常兴奋。四个小时车程后,我们进入了山区的盘山公路,这时候夜幕开始降临,天渐渐黑了,随着车一路盘旋而上,我们的好奇心也早已按耐不住了,一下车便兴冲冲地摸黑爬坡,上坡的路上漆黑一片,左边就是黑黢黢的深渊,没有月光,也没有任何灯光,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天边几颗闪亮的星星为我们点灯,我们只能凭着声音探路,幸好脚下的山路很平坦,走起来也还算安全。大概走了十几分钟,眼前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灯火,啊!快到寨子了,我们一群人象见到救星一样兴奋得叫了起来。
我们来到的平安寨属于开发较早的壮寨旅游区,60、70年代就开始兴建了,里面的建筑物全是吊脚楼,吊脚楼基本沿着山势而建,下面用几根粗重的柱子承载着四五层楼高的主体,一楼是餐厅,二楼以上是客房,楼与楼之间间隔很近,弯弯曲曲的石头路在吊脚楼间穿过。除了客栈透出的灯光,山上极少路灯,我们借着手电筒的灯光,顺着陡峭而狭窄的石路向山顶的客栈攀爬,中间经过了几家客栈,里面灯火辉煌,都住满了人,有的客人在一楼的大厅或者打牌玩乐,或者看电视,吊脚楼上传出阵阵欢声笑语。看到这些,我们愈发加快了爬山的脚步,终于在爬上了一处高高的台阶后,我们来到当晚入住的客栈——悦心楼。大家放下沉甸甸的行李,边品尝壮家香甜的米酒,边吃着农家的糙米饭,席间畅谈感受,把酒言欢,没有距离,没有陌生,只有旅友之间诚挚的友谊和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体恤,此情此景,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暖融融的。
晚上洗漱完毕,我和几个好友来到吊脚楼外的阳台,躺在竹椅上休憩,一路的劳累早已被忘得一干二净。抬头仰望深蓝色的天空,在这距离地面1000米的梯田上,天上的星星格外的明亮,还有几颗调皮地向我们眨着眼睛,而梯田就近在咫尺,一道道的田埂静静地卧着,层层叠叠向上攀伸,仿佛可以升到天庭,熟透的庄稼在微风中散发出清新的谷香,弥漫在干净的空气中,猛吸一口,顿时觉得心旷神怡,无比舒畅。慢慢的,夜更黑了,风更凉了,远处山寨的灯光渐渐熄灭,周围喧闹的游客早已散去,田间不知名的小虫子也销声匿迹,四周的静谧更加的宁静、安详,给人感觉一切都那么美好。
回到客栈,有的旅友还在轻声聊天,有的则早已进入梦乡,木楼的隔音不是那么好,仿佛还能听到某人熟睡中的鼾声,人躺在床上,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四、壮美的龙脊梯田
第二天清晨五点半,我被一阵骚动的脚步声吵醒,原来是早起观看日出的游客出发了,尽管仍贪恋暖和的被窝,我和好友还是一骨碌地爬了起来,顺着山路向山顶观景台出发。天气不好,灰蒙蒙的,云层很厚,太阳似乎还没有睡醒一样,迟迟不见踪影,害得我们这些早早就赶来一睹它老人家尊容的人好不懊恼,尤其是那些摄影发烧友,一早就来占据最佳摄影点,结果扑了空,卖豆浆、茶叶蛋的店家倒是很高兴,生意太好了,供不应求啊。
等到7点,太阳早已透过云层看到我们了,而我们依然没能见到日出。吃过早餐,我们继续赶路,这时候天已经大亮,太阳也终于露出了笑脸,龙脊梯田更清晰地映入眼帘,在我们住的客栈外就是著名的“七星伴月”景点,所谓的“七星伴月”,其实就是七座梯田相连,周围六座梯田的田头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围绕着中央的一座,尽管看得不是很明显,但是美丽的梯田已经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此时,早稻已经成熟了,晚稻仍然舒展着绿色的叶子,梯田黄绿相间,别有一番景致。
接着我们穿过长长的石板路,到达了“九龙五虎”景点,站在顶点看远处连绵不断的一座座金色的梯田,藏在梯田深处黑瓦木墙的壮寨,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梯田的壮观,领略到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六百年前少数民族居民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创造的如此神奇的梯田,在我们这些后来人的眼光看来,这已经是个了不起的杰作,令人慨叹不已。不能不赞叹当地劳动人民的伟大,他们因地制宜用勤劳和智慧征服了大自然,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耕作养活了世世代代的人口,此时此刻,看着梯田更多的是对他们的崇敬和景仰。
下山的路依然蜿蜒,一直为我们背行李的壮族阿婆脚步却还是那么矫健,连我们这些年轻人都自愧不如,在壮寨看到的挑工几乎全是阿婆,山路不好走,他们经常靠竹篓来运输食品物资,现在开发了旅游景区,他们虽不耕田,但凭着自己的体力赚钱贴补家用,不得不让人佩服。也许正是有了这些吃苦耐劳的山区人民,梯田才能世世代代耕作不止,永永远远稻花飘香。
五、如画的桂林山水
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从龙胜回到桂林市区,乘坐游船游览桂林山水,欣赏沿岸著名的象鼻山、伏波山、灵秀峰等景点,看着船边清澈见底的漓江水,桂林的诗意美景让我们留恋往返。
四天回归自然之旅的旅程短暂而充实,我会记住这如画的风景,让美丽的桂林长留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