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两天游,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做准备,因为第一次去,所以上网查询了很多关于桂林的信息,旅游景点、景点的门票、住宿的宾馆、特色小吃等等。
终于出发的时间到了,提前了两个半钟头,将近广州站时还是堵车了,下车步行,如急行军般,终于准时搭上了去桂林的火车。 同行的是本部门的几位同事和IS团队,成员比较年轻,有几个居然还是第一次乘火车,所以更加增添了旅游的乐趣。晚饭以泡面为主。饭后打牌、聊天,倒也不亦乐乎。车也游游,人亦悠悠。一觉之后天已大亮,洗濑完毕,桂林到了。 导游小邓,简称邓导,也早已到了。
早餐倒也丰盛,有粥有粉有包有蛋,只可惜粥是糊的,粉是无味的,最终以豆浆送了馒头了事,匆匆上了旅游大巴,直奔阳朔而去。倒是这一路风景不断,此山连着彼山,彼山牵手此山,山腰腾云,山脚环水,山映水中,水天相连,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当之无愧。此时邓导一一介绍,从山到水,从风土人情,到人文趣事,让这一车的游客先对桂林有了感观上的了解。
十点钟左右,阳朔到了,下车。鸬鹚,终天见到了真正的鸬鹚,只可惜它们已经商业化了,这是给人照相的鸬鹚,不过依然保持着飒爽的风姿,JESSIE按捺不住,扮了一回渔民----未经风霜的,靓丽的小渔女,只见四周的相机不停地在闪。
登上一艘古朴的大船,我们的漓江游开始了。船在江中行,人在画中游,真是名不虚传啊。到处见的都是山,连绵不绝的山,各俱丰姿的山,山的世界,山的海洋,不过由于这里的山差不多全都是岩山,虽然满山绿树,却无攀登的途径。回程遇一岛,在岛上隔水相望着的群山,邓导告诉我们这是人民币20元的背景相时,大家纷纷掏出20元人民币来查看。”真的真的”不知谁喊道。相机又不约尔同地把大家摄入到了”20元”中。不知多年以后会不会真的有其中的哪一位加入到人民币的背景中。后话不提。
下午参观七星岩,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不同于道听途说,也不同于事后回味,所以也就不多讲了。之后遇龙河漂流,这是与我所了解的信息最不相符的一项活动,虽有阿妹对歌,阿叔摇橹,却无真正竹筏蓑衣漂漓江的网上介绍的感觉。这算是除了早餐的第二败笔。可能是由于近日暴雨的原因吧。
到了阳朔,怎能不逛西街,夜幕降临,人影绰绰,卖土产的小摊与街边的吧相映成趣,东方与西方的特色浑然一体,却又泾渭分明。高鼻梁的外国人与不高鼻梁的国人做着相同的事---购物、泡吧。这时只见一吧大开着店门,门上大书两字---乐酷,门堂深处坐一青年歌手抱着吉它唱着流行歌曲,吧的感觉油然而生,同行人不约而同立定脚步,就这间吧。印象中的酒吧是那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入流的场所,可阳朔的酒吧却是健康的、青春的。进入,选张靠里的台坐定,啜几口啤酒,听一听心仪的歌曲,有时跟唱几句,有大胆的,俗称艺高人胆大的顾客,上台同歌手合唱几首,博来阵阵掌声。聊天是多余的,听得见的除了音乐,还是音乐。趁着歌手休息的空隙,走出吧来,在路边的小摊选几件有特色的小礼物,同小贩不亦乐乎的讨价还价,渐渐的货品已被忽略,似乎只在为讨价还价而讨价还价,忽然间记起是在买东西,忽然间觉得其实这东西已经很便宜了,便很爽地掏钱买下来,像没有讲过价一样。卖东西的买东西的都莞尔一笑。周而复始的几转下来,时间已过了很多,回到原来的吧,品味一下吧的名字,乐酷,是不是音乐很酷的意思呢,值得品味。继续泡吧吧。
第二天很快就到了,快得好像还没有从吧里走出来一样,自助早餐之后,踩单车游阳朔去也。天是阴的,落着沾衣不湿的”桂”花雨,倒也给这青山绿水增添了一些诗意。阳朔,只是桂林下属的一个小县城,或者连县城也谈不上,只能是一个小山村,是一个群山相拥绿水环绕的小山村,马路上,稀稀落落的坐着几个担担子的小贩,悠闲地等待着顾客,马路边上,开着几家小铺子,简单,甚至有点脏乱,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居然是这里有一个卫生所,同样的简单、脏乱,这应该就是当地人的医院了吧。飞车前进,我们来到了当地著名的景点---月亮山,据说这里住着一位会讲四国外语却土得掉渣的月亮妈妈,虽然没见到月亮妈妈,月亮山倒是见了。随着车轮的移动,月亮山的月亮由月牙变为满月,有动有静,让人不由得不驻车观望。
下午我们已经回到桂林了,游过了两江四湖(无甚印象),驱车来到桂林的象征物---象鼻山。同几个淘气的同行者沿着陡峭的山路登上了山顶,放眼望去,唯有一句,这边风景独好。下山时失去了来时的路,兜兜转转,却意外地发现了更多的稀有的好风景,谋杀了很多的胶卷,留下了是不尽的回忆,只是让车上的人等待,让我们略有歉意。
踏上了回程的列车,我们的桂林游结束了,圆了我们”我想去桂林”的心愿,集合同行人的想法,却都是那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