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阳光暴烈而温柔。我和K收拾妥当便到楼下吃早饭。这是一家卖扁食的小店,人不多,但骨汤扁食味道却很赞。
这天我们俩先是到厦大晃了下。难怪大家都说这里是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里树木葳蕤,教学楼红墙绿瓦。我和K连连感慨,这样的学校,不发生点校园爱情,真有点过不去。这天校园里的学生不是很多,大概因为周日的原因,但上弦场宽大的石阶上依然有人静静地坐着,不知在想些什么心事。芙蓉湖很安静,这让我想起了前湖。在校园里走走,让人又回到大学时代。厦大美,美在飞檐美在倚山傍海。但我总觉得,K大概和我想的一样,厦大再美,也美不过他的复旦,也美不过我的南大。
从厦大西门出来,便到了南普陀。据资料上记载,这里和浙江南普陀山普济寺一齐供奉观世音,又处普陀山之南,遂称南普陀。一进山门,便见一荷花池。菡萏盈盈,满池飘香。最可爱的是,池中有鱼儿嬉戏还有很多乌龟爬在荷叶上晒太阳。因为我和K没有慧根,因此不懂得进香拜佛,怕礼数不周,冒犯佛祖,遂不进香火,但一心虔诚。我们看到上山的一路上都有人或五体投地地叩拜,也有人虔诚进香许愿。据说,这里是弘一法师当年在厦门讲经之地,难怪这里的香火如此旺盛。我和K一路上山,遇佛便两手合十,一路走走停停,总算也到了山顶的观景台。
到了观景台,我和K已经累得两脚发酸,于是没有继续往上爬,打道回府到山下吃素斋了。南普陀寺的素斋有套餐也可以单点,我们俩点了一盘银杏百合、一盘麻辣豆腐,还有一份长寿面。面有些油,我们没吃完,但素菜的味道还是很不错。清清淡淡的,应了这山山水水。
出了南普陀寺,我们便顺着思明南路往回走,后来才知道,这里隐匿着许多咖啡馆。在顶澳仔路左转,一直走到底,竟然遇到了一家叫做缓缓的服装店。小店是蓝色的门框,看起来很厦门,很海岸。店里的音乐是若即若离的女声,安静的独立音乐,老板娘穿着大红的印花衫,黑色阔脚裤,长得很舒服。这里的衣服风格很简单,多是棉布或麻。后来,买了件白色中袖绣花边棉布衫和一条棉布长裙,K还为小侄女买了件棉麻的小衣服,可爱极了。
回到邢天马已将近2点。我们休息了片刻,看了会儿电视里的杨晓云和夏琳就出门去中山路,寻找那些传说中的小吃。到了中山路,我便自持不住,又逛了一遍FEN和薰子手工,最后在大同路不起眼的一个小巷子里找到了“新厦虾面”。虾面没有特别之处,倒是汤水,确是鲜到极点。据说这是七八十年的老店,只卖虾面。店家声明“虾面的塘头必须要进门附近大担二担的金狗虾方能煮得好色好味”。
和K在附近小巷瞎逛,发现这里的建筑都很古旧,很像上海的弄堂。后来才知道,这里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便是厦门的市中心,并且是英式建筑。
我们顺着大同路走,又发现了一家鸭肉粥,一大碗粥加上鸭肉、鸭肝、油条,香香的只要4块5。
厦门的美食实在把我们吓到了,好吃又便宜。我们开始羡慕起厦门人民拉。
这一天注定是属于美食的。本来晚上约好和津津夫妇吃海鲜大排档,结果他们去了集美和同学吃烧烤,于是我便和K单独活动。因为轮渡的南海渔村不做了,我们便打车到了胡里山炮台附近的阿川海鲜大排档。我们去的时候大概7点,露天临海的座位已经都满了,于是我们到了二楼。这时,海边有戏班在唱戏,听着海涛听着戏吃大排档的感觉,还很奇特。竹蛏、花蟹、海瓜子都很新鲜,我和K喝了两瓶啤酒,酒足饭饱。顺着海边走了两站路,我们便打车回了邢天马。
攻略:新厦虾面:5元/碗 地址:大和路51号之10(大同路进去100米左手边小巷)
黑糖咖啡:文艺咖啡馆。但我没有去过,地址写在这里,下次有人去厦门,喜欢就去吧。顶澳仔39号2楼
阿川海鲜大排档:环岛路曾厝垵
南普陀门票: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