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力量是巨大的,老公在本次出游的准备阶段就被网友们的热评弄得心痒痒,声称要吃遍厦门的美食。他为此打印了不少资料。我们在厦门的几天里也主要以小吃为主食。尤其是11月8日这天晚上,更是连吃黄则和、佳味再添、大同鸭肉粥3店,算是彻底当了回小白鼠。下面就听听小白鼠的美食体验吧。
11月6日晚欢欢沙茶面(老虎城前定安路口)的夜宵----在厦门有好几家连锁店,就和上海遍地开花的沙县小吃差不多的规模。要了一碗加大肠的沙茶面,一碗鸭胗面,(9.5元)。沙茶面的汤是统一牛肉面的汤(没它辣)加浓郁花生酱的混合体。鸭胗面因为是白汤,所以有点膻味。老公不喜欢沙茶面的味道,我觉得因为厦门人很喜欢吃动物内脏,所以沙茶味可以盖掉膻味,还是不错的选择。
11月6日晚和烧仙草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之八婆烧仙草----位于思明区太平路22号(中山路步行街旁的一个小巷子上的一个小摊子),吃了杯蜂蜜水的烧仙草(2.5元)。味道清淡,还不错,妖怪老公又说不好吃,主要是他不喜欢龟苓膏的特殊的味道。
11月7日晚,鼎鼎大名的小眼镜大排挡(湖滨中路7号)的海鲜大餐----就2 个字好吃。东西很新鲜。吃了招牌菜酱油水鱿鱼(18元,从没吃过如此新鲜富有弹性的鱿鱼,果然名不虚传)、炒大竹蛏(30元),蒸青斑(50元),炒南瓜叶(6元)。去厦门之前,我看到该店在大众点评网上虽然是排在第一位,但是下面的评语是好坏各半,所幸有两个朋友刚去过向我推荐了它。老公有一句总结性发言,他说排在排行榜第一的店决不会差的。比如我们去青岛的时候,就去了同样是排在第一位的海岛渔村吃海鲜,也很不错,回来后我还推荐闺密丽丽去,结果反响也很好。
11月8日晚,我们的小吃之旅第一站----徒有虚名的黄则和,因为第二天,我们就上鼓浪屿岛,没有多少机会吃小吃了,所以我们决定大嚼一番,就先去了黄则和。它的生意实在是好,远远看去就都是人,进得店去,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国营小吃店。老公搬着托盘好不容易杀出重围,问他买什么了,回答说,除了一碗花生汤外,其他都不知道。因为人多,现买个20元筹子,然后就指着要吃的,来几个,对不上号。我一看其他是2个春卷,2个蒸饺,另2个暂且叫它酥饼吧。这些点心都冷冰冰的,一点也不好吃。幸好我们只是尝尝味道,买得少。花生汤还不错,有一种入口就化的感觉,就是甜腻了点。(3种点心:9元,花生汤:2元)
11月8日晚,比较美味的海蛎煎、福伯烧仙草、叶氏麻糍:中山路步行街上的也有叶氏麻糍,1块一个,于是我们先尝为快,就是糯米团外裹点芝麻什么的,但是挺香的。在八婆烧仙草旁有一个专卖海蛎煎的小铺,要了一个(1.5元),我戏称它是海鲜薄油墩子,价廉物美。后两天在鼓浪屿上吃了两回这个,比它可差太远了。接着我们又特地去找了福伯烧仙草(定安路34号之一)。挺难找的,问了人才找到。在一小巷中,隔壁是廉价的小旅店,成人用品店,不是网友介绍,我是真不敢去。但是这家店自身倒是装修得不错,有不少年轻人在堂吃。我喝了杯奶茶味的烧仙草,觉得比八婆的更胜一筹。吃完这些,我们小吃之旅的上半场结束,我们回旅店休息了一小时。继续出发,前往佳味再添、大同鸭肉粥店。
比黄则和更简陋的佳味再添(大同路49号),感觉就是20年前的国营小吃店,吃了土笋冻(2元),如果你不去联想的话,还是挺Q的,0.5元一个,纽扣电池般大小。芋包一个(2元),味怪怪的,吃不惯。炸五香(2个3元),冷的,不好吃。想吃米线糊,没有了,就吃了一碗鱼丸(3元)。
11月8日晚的最佳美味-----鸭肉粥,我们去的那家叫浮屿大同鸭肉粥,位于厦禾路174号,是个不起眼的私人小店。因为已吃得挺饱了,就只叫了一碗粥。它和沙茶面店一样,柜台上有一长条的格子,放着猪内脏、鸭内脏、鸭肉等料,想吃啥加啥,老公心黑,加了鸭肝、鸭肠、猪小肠、(7元)弄得一碗粥里都是料,但是无损于它的鲜美,也没有膻味。是我们这一天吃到的最好的小吃了。
11月9日中饭----朱氏烧肉棕(中山路353号),同样是生意兴隆的小吃店。老公一碗扁食汤,一个加料烧肉棕,我一碗沙茶面加鸭健,一个加料烧肉棕,一共用了20.5元。热乎乎的,不错。
11月9日-10日的鼓浪屿上的小吃:一、叶氏麻糍,有滚芝麻的,和不滚的两种,前者比较香,价钱也比后者便宜。我俩不约而同的认为,这家比中山路上的好吃。问老板,中山路上那家是不是他的家人开的,他也没否认。二、林记鱼丸(泉州路54号),老公很喜欢它家的鱼丸,5元一碗,有肉馅的。
除了吃之外,我还买了黄胜记的肉脯(龙头路95号)回来自己吃,送人。50元4包800克,有不辣的和辣的两种口味,第一次买了200元,送了一个小的旅行袋,第二次又去补了4袋,又送了个更小的旅行袋。回来后,大家都说味道好。BABACAT的饼很松软可口,只可惜才买了一盒。
小白鼠的体会是,任何地方都有很多美食,有实至名归的,也有名不副实的,尤其是小吃,不要对它期望太高,以免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