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上回,游览过鼓浪屿后,回到轮渡口已是下午2点半——和计划中差不多。
出渡口往东走不过百米,就会看到厦门市的“春熙路”——中山路步行街。
据说,此步行街有一处:黄则和花生汤店很有名。在进入步行街后不过100米,你就回看到右手边有一个大红招牌:
(黄则和)
虽然已过吃饭时间,但是店内依然被游人沾满。我们先在2楼占了个位置,在挤会楼下内堂的购票店买票(这边的饭馆都有意思,先买票,后吃饭。),所以在你决定买多少钱票之前,先要算好你要吃什么,要花多少钱。我们点了他们的招牌花生汤2元、海蛎煎10元、蚝仔米线糊3元和一份鱿鱼串4元(最不划算的东西)。
虽然天气很热,花生汤很烫很甜,但是在海蛎煎的配菜下还是吃完了。感觉呢,就是味道还行,但是比起成都的小吃,我宁愿去吃肥肠粉。:)
吃过黄则和后,我们顺便看了下厦门的步行街。对此,我真的是不知道怎么评价了。虽然很繁华很热闹,但是也许是地域文化的不同,所以他们店面的装饰和房屋的建筑都给人不是一个大都市的感觉(至少在这条路上),走了一半没有兴趣后,直接左拐向西去找大同路的鸭肉粥。在一处岔口差点走错方向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吴再添小吃店(旅游说的地址不在此路上),不过看了下招牌果然是老店,就索性进去尝一尝,懒得再去找网友说的那家。
(吴再添)
(肉粽+芋包)
(土笋冻)
点了肉粽、芋包、沙茶面和当地特有的土笋冻(据说里面是什么小虫子)。
口感嘛,肉粽还可以,不过不是特别的好吃;芋包,味道不错,芋头面地下应该有豆腐干的味道;沙茶面汤还可以,很有特色,不过面就不行了,非常没有嚼头;至于土笋冻,我实在不愿看清楚里面到底是什么虫,就直接吞了,不过凉凉的,配着附送的泡菜,酸甜润喉。:)
上午没吃饭,下午经过几顿连续的品尝后,肚子已经有点来不起了!但是想着明天就要飞回去了,还是坚持找到了大同路上那家的鸭肉粥点,硬填进去了一碗。
(鸭肉粥)
由于吃的过饱,所以此鸭肉粥的味道也没觉得特别好吃。不过店家的做法还是值得一提:感觉此鸭肉粥就和冒菜一样,你要什么东西,老板就用一把大剪刀给你剪刀碗里,然后加上一瓢粥就成了!我们加了点油条、鸭血和鸭肉,共5.5,分量还是很足够的。不过这么热的天,吃晚热粥后,那身体里就和着火了一样。
通过以上一通海吃,第二天睡起来,就明显感觉到上火了,口腔和喉咙里真是难受。脑海里一直闪烁着冰镇王老吉的画面。
短暂的厦门3日自由行就这样结束了。其实真正在花在旅游上的时间仅有1天半。虽然也走马观花地看了许多景点,吃了很多特色小吃,但是也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没有去远眺金门,以及集美区、海沧大桥。
总的来说,厦门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是一个中西结合、古今并存的海滨小镇。当地人的淳朴令我更鄙视三亚的商业味道。如果给我一周的时间,在厦门的鼓浪屿细细地品味当地的文化,还是很有感觉的。不过千万别在黄金周这几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