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旅行
发表时间:2010/3/19 15:10:18 阅读:138次
| 一个人去旅行,背上行囊起其实已无所谓去到哪里,会遇上谁,会有什么经历。
暑期,对上班族已没有暑期,我却独自一人爬上火车去了海边的城市——厦门。一个孤独的旅人总是想去那种既能交流能见到人的地方,又能和人保持一点距离的地方住下,这样能有人说说话,提醒我不是一个人也不至于自闭,又能躲在自己的空间里不受干扰。我不是一只爱热闹的驴,也尤其鄙视那种整天吹嘘自己去过哪,哪,哪的需要而且特别需要小女生崇拜目光的驴。往往这种人到哪里总要标榜自己去过的地方有多少,自己的经历多坎坷,去过的海拔高度又是如何,每次坐在隔壁,我听到都想作呕。
这次住在南华路的国际青年旅舍,住了个*角落点的四人间,屋里已有别的女生住着,无所谓,放下了包,先把包里带的书摆到床上,这里的床倒是超大,好像是2米多的床位,有1.2宽吧,真的是对我这个最挑床睡的人也觉得满意。书在旅途中对我来说也是最不可少的,可以安静睡几个懒觉,看几天的书,真是最好的休息。
而厦门国际青年旅舍里最多的就是书了,拿了书到院子里看,要了杯清水,最近在看一些关于摄影的书,因为本人也比较喜欢摄影,但是水平还有待提高。旁边几个老外喝着啤酒,全身晒得虾红,高声谈笑着。我自顾看书,喝水,听Jazz。院里抬头看天,几道飞机划出的喷雾线远远挂在椰树枝头上面。
青年旅舍总有很多相遇,很多不确定。墙上留言板上有蜜月小夫妻的留影,也有的相约去某地的便条;有四季变化的厦门风景,也有某位失恋者的哀怨的倾诉;还有Party时的热情。总之,看见时间和过客在这里留下的影子像某种沉淀下来的味道挥散不去,久久存在这幢红砖的洋房里。包括听说这里是最早的华侨新村,有着那种特有的气质。华侨回乡在家乡建起自己的产业,似乎这样才有了根。像厦门国际青年旅舍的这幢房子,明显有着圣人对西洋生活方式的习惯,又有着对故乡的眷恋。建的洋风格房子用着本地石条和古老的红砖,有着自己的韵味。
清晨起来,院里的竹子上停了好几种鸟,背后树上也是。我虽不认得却喜欢听它们的叫声,好久没有在鸟叫声中醒来。竹下喝了杯咖啡,几个驴友过来聊天,又帮他们拍照留念。
住青旅挺喜欢和他们的服务生聊天的,因为他们每天会见到各色的人,各有各种经历。
这里的服务生年纪挺小的,不过还挺可爱,成熟,朴实。恐怕是那种已经见惯了驴们,变得老江湖的服务生。问了可去的线路就一个人去了海边游泳发呆。晚上回旅舍电视房里看了片DVD便回屋睡去。
几天都这么悠闲的过去,才可以装好包,打起精神回去工作。再见,厦门的青年旅舍。不会忘了竹中的小鸟,不会忘了在这发呆的日子,下次再来了。 |
|
(房间)

(咖啡吧)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