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在3.5小时的飞行后(途经南昌中转),11:20到达厦门机场(650+90)。见到已早在这里等我们的付哥(我姐研究生班的一位老大哥),寒暄了几句,就开始了厦门之游。
付哥就厦门情况给我们进行了普及教育,厦门又称白鹭州,市树是凤凰树,市花是三角梅,市鸟是白鹭,四季如春,人口140万,面积1800平方公里。
付哥的坐骑是一辆全新飞度1.5手动,在厦门的环岛海滨大道上一路奔驰,很好的绿化,很好的海景,很宽的马路,很少的行人,很是惬意。亚太市长峰会,我爱 死 你 了。
此行第一站是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展中心临海凭风,前面有很大一片绿色的草坪,后面是蓝蓝的大海。付哥说厦门的草坪太多了,鼓励市民踩踏,以利于草皮的生长。“青青绿草,踏之何忍”,不妨改为“青青绿草,踏之更韧”。
“望洋兴叹”的我想到孙子的一句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我既喜爱大海,又喜爱高山,且非聪明而又有仁德。唉,巧言令色,鲜矣仁。
第二站是参观“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宣传标语。付哥说在小金门有一块对应的标语,写的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如果乘船环岛游可以看到。拍了一张照片后,付哥立马拉咱去第三个景点“胡里山炮台”。网友都说此炮台的门票贵而不值(要25个大洋),反正乘船环岛游时也可看到,能省则省,就在炮台门口转了转。
中午付哥请吃海鲜。太破费了,嘴里一边谦虚,心里一边高兴。海边小店,晒着太阳,吹着海风,吃着海鲜,爽啊。
吃完午饭,下一站,南普陀寺(门票3元/人)。南普陀寺位于五老峰山下,与厦门大学相邻。唐未五代有禅结茅而居,而后结道场,几易其名。清禄施琅将军重建,由于该寺以奉祀观音为主,又在我国佛教四大名山浙江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弘一大师(李叔同)曾在此执教。该寺有两大看点,一是南普陀寺的闽南佛学院,二是天下第一素宴。
闽南佛学院本不对外人开放,但在佛的召唤下,我和LP仍带着照相机溜了进去。闽南佛学院是本科学院,三层楼的建筑。
透过一楼的窗口向里,教室里是清一色的男同学,光着头,大部分带眼镜,在老师的讲解下学习佛经,好象是《四十二章经》吧。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有“新起点新气象”等内容。南普陀山后的五老峰,直立于海滨,横插天际,气派非凡。石坡上镌刻一个特大的“佛”字,据说是清朝光绪时期(1869年)所书。
由于才吃了午餐,天下第一素宴是吃不动了,再找时间吧。
付哥送我们去订的酒店“时代雅居”(强烈推荐,普遍房160个大洋,干净,整洁,超值!多亏有众多网友的推荐,不然众多JS酒店,动辄3百多一夜,太狠了)。累了大半天,终是抗不住了,一觉睡醒已是下午六时。
网上说,中山路是厦门市区最好也是最有特色的一条路,叫了一辆TAXI(15元),一路堵到用去20分钟。
中山路两边的房子不高,均只有两三层,是厦门主要的商业街。对外地游客而言,中山路最大的引人之外在于黄则和花生浆和吴在添主理的小吃了。
黄则和花生浆已成为网上厦门小吃的代言词,但就我看来,花生浆太甜,叉烧包皮太厚,其它几样小吃也过于粗糙。吴在添主理的陆中香小吃不太好找,在一个偏僻的小巷里,其沙茶面和肉粽还不错,可以一试。
中山路的尽头就是去鼓浪屿的轮渡。夜晚的鼓浪屿在灯光的映衬下有几分幽静。
座公车回到酒店(4元),已是9点,电视机里正在直播山城满天的焰火,让人产生今昔何昔的感受。下定决心在凌晨2:30分看中国足球对德国足球的直播,闹铃响了,迷糊中按下,一返身已是早晨8:30。年龄不饶人呀。
DAY2 座公车去码头,从厦门码头到鼓浪屿的船1楼是免费的,但上2楼船舱要收1元。大约10分钟,船就靠岸了。
上岛第1件事就是找住的。网友说,南京军区疗养院相当不错,大约要150个银子;老F说,鼓浪屿别墅不错,也是这个价。犹豫之下,我们去了岛上的服务中心,要了鼓浪屿别墅的电话,打电话一问竟要380元,加上服务费400元出头。服务中心无南京军区疗养院的电话,并告之疗养院在岛屿的另一端,估计要走40分钟左右。无奈,只有向服务中心要了较好找的、较便宜和住处的电话。事后证明,这一做法是错误的。
看了服务中心邻近的宾馆的条件和价格,不甚满意,背着重包又出来转转。这时迎面来了一位面相富态的阿姨,问我们座不座船游金门,每人80元(牌价96元)。我答了一句,以后再说。富态的阿姨回应道,你们马上要离岛了,别骗人了。我只好告诉她,我们才上岛,人生地不熟,想先转转。富态的阿姨提出当我们的导游,带我们游岛屿上的主要景点,收费10元(网友说野导均是这个价格,正规军是20元)。成交。
富态的阿姨姓陈,是岛上的原居民,导游过程中熟人不断。在她闽南普通话的指导下,俺对鼓浪屿产生了兴趣。鼓浪屿是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面积有1.91平方公里,原名圆沙洲,因海西南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明朝改为今名。因有13个国家在此岛屿上有租界,留下了各国不同类型的建筑,因此又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一路走来,看了荷兰、德国、葡萄牙等多国的建筑,留下了许多照片。老陈是个植物通,许多树种如数家珍,什么龙眼树、芒果树、圣诞树均能厘清。岛屿上很多年久失修的老房子,据说每栋都在数百万。老陈讲,这里有个说法,穷不过三代,富也不过三代,许多大户人家,目前家景一般,已无法拿出百多万来修缮,眼下只好仍祖传之物荒着。基业长青,古来有几人?
第一站是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三一教堂的名气很大,据说美国各城市都有,最有名的在《国家宝藏》之部电影里出现过,就是华尔街角的三一教堂--藏宝之处。红色的外墙,高高的十字架,在蓝天的映衬下,有几分神圣。老陈说岛上信教的居民很多,不过她信佛教。
第二站是日光岩,日光岩俗称“晃岩”,海拔92.68米,1641年,郑成功来到这里后,看到这里的景色远胜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命名为“日光岩”。由于LP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认为两个一起在海边看日出是比睡觉更重要的大事,约定第二天一早起来爬日光岩(两人可省60元的门票,实际上这是另一个错误决定)。
第三站是“潮回岸白见清沙,傍海高轩自一家”的菽庄花园(门票30元/人)。菽庄花园建于1913年,位于岛的南部,面向大海,原是地方名绅林尔嘉私人别墅,园主人以他的字“叔臧”的谐音命名花园,1955年献为公园。
林尔嘉自称百忍老人,主张变革立宪。1906年,厦门商务总会出面设立电器通用公司,个人投资30万元,建设厦门电话、电灯等公用事业。1910年,他见日本兵船恣意撞翻中国渔船员,长叹“国势推移、天禄将终、若言国强,非兴练海军”,捐出40万银元协助清政府购置军船。不料这笔款被慈禧挪用修颐和园,林尔嘉愤而辞职回家,也就有了这菽庄花园。花园有三个看点:一是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二是四十四桥和十二洞天;三是硬木家俱馆。
鼓浪屿又称钢琴岛,1万余人的小岛约有500台左右,据说密度是世界之最。钢琴岛要一座被誉为中国唯一,世界一流的钢琴博物馆。博物馆由旅居澳大利亚的钢琴收藏家胡友义先生提供珍藏的30台钢琴,展现世界钢琴发展史。参观期间有一位MM现场演奏,美妙的琴音从价值数百万钢琴中奏出,在博物馆空气中流动,音质好得让人目瞪口呆。我让LP偷录了一段《鼓浪屿之波》,很是留念。
四十四桥和十二洞天同许多公园修得差不多,只是有无敌海景相助,据说林老常伫立四十四桥吟诵,组成“小壶天吟社”,以作诗度过晚年。
硬木家俱馆是我今年参观的第二处,另一处在北京的颐和园里。这里面一把元代的“云龙纹交椅”引起了俺的兴趣。家俱馆里的MM告诉我们,这是椅子的前身,所谓“交易”一词就来自于“交椅”。并称李白“床前明月光”的“床”就是指交椅。殊不知,谈到“床上的故事”,我正好这一口,当即指出:
据我所学,古人没有板凳、椅子、沙发,古人坐在地上,坐久了就上床,床就坐卧两用,所以叫“人所坐卧曰床”。
古人在地上座久了,要放块草垫子,叫做“席”。任安与田仁在平阳公主家,被安排“与骑奴同席而食”,两人不大高兴,就把席一割,表示不同席,又有割席的说法。
后来,李商隐写天子见贾谊-“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里的“虚前席”就是两人对跪,可见古人相当长一段时间是以跪代座。在但在席上跪起不舒服,有人干脆一屁股坐席上,两条大腿朝前一伸,这叫姿势叫“箕踞”。因为老祖宗不穿裤子,这种姿势有暴露下体之嫌疑。孟子回家,见太太一个人这种姿势,就吵要离婚(可见《韩诗外传》)。
关于床的一个最有趣的故事,是说匈奴大使来朝,曹操“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叫人替他座在床上,他自已化装成卫士,“自捉刀立床头”。匈奴大使出来,曹操派人问其印象,大使说“魏国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真豪杰也”。曹操大惊之下,派人追杀了大使。
唯一不足的是,床太大了,庙堂之上,摆个大床说事,让人浮想联翩。公元二世纪未、三世纪初,一种叫做“胡床”的东西传到中国。胡床就一个人座,是真正椅子前身,到了北宋末年,全国流行,人手一把。
回过头来说,李白的词出现在“交椅”之前,这里的床有人考证是指院子中间的石井床,可见“床上功夫”也是一门学问。
中午,老陈推荐我们去一家她熟人开的大排挡,点了一些小海鲜,3人消费了160元。
饭后,老陈说原西班牙领事馆有房间,价格公道,近邻教学和日光岩,早上可看日出。我和LP一动心决定去看看。条件一般,价格便宜,标准间130元,可洗澡,有空调。交了钱出来,又看看旁边的日本领事馆,据说其下面还有修有地牢,杀害过我同胞,拍了两张照片,回去作爱国主义教育。
老陈带我们又到了码头,每人80元,登上了去金门岛的快艇,蓝天、白云、阳光、沙滩、海浪、绿岛,快艇到了小金门岛前,一块“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标语,下有几个碉堡,据说还有几个台湾阿兵哥。船上的报务员乘机向我们兜售520牌香烟,据说2000年5月20日,阿扁上台,加之其爱抽此烟,故称520香烟。
LP提议去岛屿的西边看日落,见天近黄昏,赶紧一路向西小跑。摆好三角架,能见度又不好,只能勉强补了两张。看着对岸樟州的点点星火,一轮明月跃出海面,可是蚊子太多。找了家小餐馆,节俭点了两个菜,一算仍要50个大洋,名牌风景区价格也不次呀,并且我和LP还带着全身数十处伤痕离开(回重庆后,我把吃晚餐之处拍的照片给爸妈看,原来竟也是他们4年前用餐处,冥冥中可有天意乎?)。吃饭处附近,我们看到了军区疗养院,真正海景房,价格150元,条件不错,可听海声入眠。我和LP有点后悔了,想想只好回去交涉一下,看可不可以换换。
晚饭后,围着岛屿,看着月亮,听着涛声,吹着海风,慢慢走走,一路下来,也近两小时,大部分地方就我们两人。遇到好的景色,支起三角架,将相机曝光模式开成快门优先,调到15秒/F11、22,一幅幅图片构想于脑海,成于指尖。
绕过有点阴森的日本领事馆,回到住处已是9点。老板肯定是见多我们这种人了,说还没说完,就表示钱不可能退,你们还是早点洗洗睡了。算了洗洗睡吧。
DAY3 清晨4:50起床,人难受得不行,看到LP期待的目光,算了还是去看日出吧。穿过无人的小巷,在幽幽的路灯下,大概5:00来到日光岩公园的门口。大门紧锁,没人!?不会吧,不是说好5:00开门,6:00以前半价吗?看到天已黎明,太阳公公估计已跃出海面,只有直杀海边了。
失望,海平面四周能见度不高,太阳影子都没看到。回到钢琴码头,再见了鼓浪屿,再见了日光岩。
在轮渡上,我估计着我登山背的重量。几件换洗衣服,两件防风衣(没派上用途),LP的化装包,一部尼康F80的机身(两支镜头),一部SONY的摄影机,一支三角架,一个摄影包,一些洗刷用品。太沉,还是先回酒店吧。
重新登记了房间,实在困得不行,睡了回笼觉吧。醒来9:30,乘25路公车出发(3元/人),去集美。
从集美到厦大的多远?
有人算过17公里,1小时,但却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人生的起点和终点之地。
下了车,有一拉三轮的老人过来,愿带我们参观3个主要景点,全程共20元。想想太阳这么大,乱转也费时,成交。
集美为陈嘉庚先生故居。集美原来叫“浔美”,后此地出了一个叫陈文瑞的进士,后改此名。1913年,陈嘉庚回乡办集美学村,集美才真正闻名于世。集美学村里小学、中学、大学,图书馆、体育馆等一应俱全,华侨大学和集美大学更是全国有名。黄炎培曾经说过“发了财的人,而肯全部拿出来的就陈嘉庚一人”。听导游说,陈嘉庚为修集美学村一分钱也没有留给子孙。
集美的看点有三个,一是鳌园,二是归来堂,三是陈嘉庚故居。
鳌园是集美的一个小岛,是陈嘉庚的陵墓,有介绍陈先生生平的浮雕图像,门票10元。1961年,陈先生去逝后就葬在这里。归来堂是1962年建成的(不要门票),堂前是其铜像,有毛泽东题写的“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字。陈嘉庚故居则主要有其生平介绍。
陈老以办一间菠萝厂发家,后引种橡胶,并拓展到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最兴旺时办了30多家工厂,100多间酒店,32000多雇员,是世界“橡胶大王”。1950年回国后,将全部私产用于建设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据说好象是1000多万元吧,估计现在算应是几十个亿。
参观完集美,准备座18路车去厦大。在华侨大学附近,看到一家买仙草蜜汁的冷饮店。
咖啡色的仙草蜜汁,配上冰冻奶茶、绿豆、小汤圆和一小包碎花生,5元1杯,一口下去,果然不错,口感很好,不夸张的说,是我喝过最好的冷饮。
在1小时后,18路带我们到了厦大。厦大近邻南普托寺。一看时候,正是吃午饭的时间,能给我一个不吃天下第一素宴的理由吗?不能。
据我的经验,一般吃斋饭,寺里就会免门票。于是,我向南普托寺售票求证,售票的人含混其词,算了,还是买吧(其实后来被告之,从侧门可进,无需要买票)。
在餐厅门口,看着菜谱无从下手,服务员建议我们吃一套餐,60元(三菜一汤),也只好如此了。
餐厅非常干净,门口有一宣传牌,说小平、先念等国家领导人均来吃过。菜一上齐,色、香、味均可,其中一道菜“香泥藏珍” 2004年还被央视评为的金牌菜,据说也是小平最是喜爱。而“南普银粉”更是一道百年佳肴。
吃罢,直接奔厦大。在厦大门口,看到一书店还不错,好象叫小枫书屋吧,淘了一本《琴声鼓浪-厦门卷》,又翻了一下《厦门地方志》和其他几本书,太沉了,没敢买。
厦门大学门口有几棵凤凰树,很大,挂着长长的夹。厦大-景色确实一流,引人入胜,令人着迷,是一个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一路上,LP闹着要照相,K了我许多胶卷。我曾听老王说,厦大有一个湖景色很好,看到一位PLMM,打算问问。
PLMM对厦大很是自豪,对各景点给俺介绍了一通,并带我们去看了芙蓉湖等地。据说“芙蓉湖”取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意,芒果树随处可见,清水墙、玻璃顶,厦大不愧中西建筑结合的典范。
厦大的名气大还在于是林语堂、鲁迅等大师级人物工作过的地方。我回忆到,在陈嘉庚故居有一个介绍中,鲁迅在厦大一个可拿到1月400个大洋,而当时复旦的校长1月也才有200个大洋,故其对厦大的待遇是相当满意的。我记得我在参观北大校史博物馆曾看到,当时北大的校长月薪最多也就是600个大洋。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1个大洋可以请1个保姆,按购买力平价算一算,相当于现在600元,也就是说鲁爷月薪在240000元左右。牛B吧!
英雄难过美人关,鲁爷在厦大渡过的4月,也是难过的4个月。尽管其高呼解放、自由,但在对爱情上,其实也有太多顾虑。当时,许广平(《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曾提到)和他产生了爱情,但他又不能冲破世俗,故远赴厦大教书。写跑题了。
这个重阳节在厦门过。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如今物是人非,留下的唯有建筑。
我想起王安石的《梦》。
知世入梦无所求,
无所求昔谙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
成就沙河梦功德。
人生如梦有什么可求,又一定要强求的呢?唉,又写跑题了。
出厦大,准备去此行最后一个景点,厦门植物园。
我对厦门的地形已熟了,算算时间还是打车吧。
厦门植物园的门票40元/位,进得大门,只有10张胶片了,得省省。植物园没有导游和讲解,就我等门外汉而言,钱扔水里了。自助游的好处又来了,看到前面有4个游客刚请了1讲解,赶紧跟着听。
厦门植物园又称万石植物园,5.3平方公里。在讲解的指导下,我知道了相思豆长于孔雀树上,有一个好看的观赏树叫南洋杉,有一种怪怪的植物叫扁担藤,导弹棕和笔棕长得笔直,霸王棕长得很传神,有一种象得了白化病的植物叫白皮杉,还有就是植物园里的蚊子真的很厉害。
买了一瓶王老吉,退退火。
电话铃响了,老F打来的,“小y晚上跟我们一家人吃个饭,给你们送行,如何”。
老F真是个热心人,打个车很快就到了。付哥一家正忙准备晚餐,在家吃烧烤。真牛。
菜不少,羊肉、小海鲜、火腿肠、各种小菜,加上一箱啤酒。老F的爱人刘姐也是个重庆人,儿子做外贸,儿媳是护士。
烧烤中我最是烤玉米,这话不能让春春和玉米们听到。其次,肉串、年糕也喜欢。
3人大概喝了7瓶啤酒,喝不动了。付哥提出晚上开车看夜景,刘姐马上赞同,老夫也发少年狂,客随主便吧。
飞度一路穿过海沧大桥,从海沧镇看厦门,灯光通明。付哥带我们去看了看厦门最好的海景房,叫“未来海岸”什么的,6000一平方米。不知不觉中,我居然睡着了。
睡来后,付哥开车来到一个叫白鹭州的地方。白鹭州是市中心,靠近市政府,同我们的人民大礼堂类似。大片大片的草坪,在灯光照射下,非常宁静。天有点冷了。
回到宾馆已是深夜。
DAY5 早上起来,收拾好,退房。去靠边的WALMART买了点吃的,当早餐。回到宾馆,付哥的车已经到了,25分钟后到了机场。
就以李叔同的《送别》来结束吧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知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