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
一个半小时的飞行以后着陆在厦门机场,正是下着不太大的雨的时候。手里没有宾馆的具体地址,无奈放弃坐1块钱的公交车的念头,老实地打车上路。路程不算长,不过价钱倒是不便宜。
金后宾馆200来大洋的房价看起来是很值得的。除了房间有点小以外——也是携程上查了唯一被人诟病的地方——没什么可挑剔的了。打开手提挂上网线,开着BT,然后出门去搞定肚子。
宾馆就在中山路的起始处,自然是沿着往轮渡方向走下去。沿途多是卖衣服饰物的小店,预想中的美食丛林始终不见踪影。同行的长辈未免有些不耐,暗示我planning work没有好好写。于是屁颠屁颠地勤奋探路,奔出足有一里地也没什么成效。惶恐间举目四顾,瞥见一条弄堂里闪出斗大的“吴再添”字号一面。依稀间记起这似乎是个曾为某些攻略游记挂及的店家,得,就这儿吧。
进了店堂,发现价目表上一水儿的面食。同行诸人皆认准了沙茶面,我一横心,沙茶面和虾面各来一碗。有芋包,哦,厦门特产,也点了。鱼丸汤,嗯,想起了福州“大福星”令人垂涎的美味,遂亦点。吃到嗝进嗝出,评价如下:虾面得总评分最高,面的吃口以及配料的水准和沙茶面不相上下,而汤头由于有了小龙虾仁的贡献更是鲜得出奇,那一把画龙点睛的蒜蓉也是深得我心。而两者相比较其3块钱的价格,简直是物超所值到令我涕泪横流了~~芋包么,里面的馅搞不清是什么做的,吃口有点奇怪,不能说难吃,但至少是不太合我胃口的。鱼丸就只能算差强人意了,且不说鱼肉加了面粉弹性不佳,里面的肉馅比之福州所尝到的更是差着万八千里。
下午坐公车去集美。一路坐到龙舟池,从腹地往外走。建筑样式的确不少,欧化与中式的稀奇结合形成的建筑风格遍布,尤其在集美中学的大楼上体现地淋漓尽致。不过总地来说值得特别去观赏的东西不多,加之闷热的天气,到头来未免有不过如此的感叹。
在宾馆里点到为止地吃点东西垫肚子,一路杀奔黄则和而去。已经过了饭口,中山路上不少店家已经打烊。经过一家烧烤店,晃进去要了两串烤鱿鱼,一份土笋冻,一碗鱼丸汤,还有冰豆浆。烤鱿鱼地孜然粉放得太多了些,酱料则不够甜也不够咸。鱼丸汤还是一样的平平无奇。土笋冻是闻名已久的,不过淡淡的味道似乎并不能联想到什么虫子之类的,倒是那红色的芥末引起我不少的兴趣,还挺冲鼻的。
赶到黄则和,总算还没收摊。没有空调的店堂里实在闷热异常,要了花生汤、海蛎煎、炸枣。可惜麻籽已经卖完。花生汤的甜度我是觉得正合适,并不像很多人描述的如何甜不可当,不过吃后一直想:如果改成冻花生汤是不是会更有妙趣?炸枣不是新出锅的,但味道还是不错,相比较觉得豆沙的略好于白糖的,可惜的是没见到有枣泥馅。海蛎煎却是新鲜出炉的火烫,海蛎分量是不少,惜乎鸡蛋放得太少而淀粉放得太多,吃口未免就不够滑爽。不过还是回到之前那句话,看看价格牌,实在是有赚到翻得感觉了。
腆着肚子慢慢晃到轮渡码头,看看夜色里的帆状城市雕塑和一水之隔的鼓浪屿。回酒店的路上,前一晚仅仅两小时的睡眠开始威力发作,哈欠连天,洗洗睡了作罢,沉沉如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