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之旅
之景
西湖 据说好多地方都有西湖,我游过的有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惠州西湖。杭州西湖不必说是稳坐头名,阔朗、大气,每一步都有一段故事,每一景都有一个传说。诗词的吟诵,书画的渲染,使得你无法用正常的心态和目光去领略她的面目。三潭映月在大白天看其实很平常,三个露出的小香炉也无甚奇异之处;花港观鱼么,早些年也许还别有韵致,如今锦鲤已经普通得和胖头鱼一般身份。但是,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和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为她的亭台、烟雨、长堤、断桥增添了无法比拟的光辉。扬州瘦西湖极为精巧,无处不美但也无处很美。她汇聚了湖景所需的一切:繁花、翠柳、碧水;小桥、亭台、画舫。她太细腻,太雅致,美得缺乏个性。惠州西湖不如杭州西湖悠远,也不如瘦西湖精致,但她地处惠州市中心,环绕湖边不是大片的旅游商业区,而是普通市民的生活区,岭南四季瓜果的香味萦绕在湖边的榕树、凤凰树上,惠州西湖美得世俗而亲切。
园林 苏杭一带本是自古以来的繁华之地,私人园林可与皇家园林一比高下,足见设计之巧妙,布景之绝伦。在拙政园、个园中,我感叹的不仅是师法天然而又高于天然的美景,更是古中国文人雅客、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情调。能修建这样的园子,需要巨大的财力,更需要优异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化的生活方式。就如章诒和在《伶人往事》中所说要有“皮黄、丹青、诗词、音韵,样样拾得起”的“审美化的人生态度”,才能浸淫出这般的审美眼光,才能凝结成这般的园林山水。画家张大千逝世后,评论界发出“中国最后一名士大夫走了”的感慨,的确,没有了优美的传统生活方式,这明山、这丽水,这亭台楼榭草长莺飞,也不过是墙壁上的画、镜框里的影,你只能走近她而不能品味她,你只能感受她而不能读懂她。
城市 城市是有性别的。苏州杭州扬州,无疑是女性化的城市,明丽、精致、香软,甜腻的饮食习惯还配上吴侬软语,任你何等英雄豪杰,百炼钢都要化成绕指柔。南京该是男性化的城市,中山陵的大气、质朴、凝重、简洁,就是胸怀天下、指点江山男儿一生的写照。南京还有著名的玄武湖,三国时是孙权操练水军的训练场。“玄武”这个名字本身就颇有阳刚之气,而湖区也较少莺莺燕燕的娇媚,多了些烟波浩淼的大将风范。诗人席慕蓉曾在诗中提到过玄武湖:母亲啊 / 你总不能因为它不叫玄武 / 你就不爱 / 这湖。诗中的这位“母亲”,念念不忘年轻时记忆中的玄武湖,也许这拥有帝王气质的南京城,锻造出的伟男子,使得多少美丽的女子,把一生的眷恋留在了这里。
注:席慕蓉这首诗还是我少年时期读过的,仅记得这一句,上下文记不起来,也没打算去考证。年代久远,终得第一次引用,可能有谬误,见谅。
之物
民居 江浙一带富庶,仅从农村民居中就可以看出来。当然,这里所说的民居,不是指曾发行过的那套民居邮票中的民居,那样传统的民居要么消逝殆尽,要么封存起来当旅游区(如周庄)。从杭州下飞机后的行程都由大巴接送,我一直注意路途边的乡下民居。苏杭一带的民居非常阔绰,尽是一排排整齐的小洋楼。杭州乡下的小洋楼,好多都在屋顶上竖一根有三个圆球串成的钢针,有点像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尖顶,为什么?电视接受天线?拜托,已经数字化电视了,谁还弄那玩意。避雷针?规模和投入也太大了,犯不着。导游解释是模仿上海东方明珠塔的尖顶,可上海关杭州啥事?也许是伊斯兰信徒?我又没听说杭州人民好这一口。真是恶俗。苏州的小洋楼就没这玩意了,而且外墙的颜色也更为淡雅和耐看,我有理由相信苏州人民较之杭州更为有品位一点。南京一带的民居相比之下就破旧多了,泥房也多起来,倒像个农村的样子。看来南京虽贵为省会,经济实力明显落后。
丝绸 在华东旅行,购物自然不能少掉丝绸这一主打产品。我们从杭州购到苏州,对于绫罗绸缎,总的感觉是失望,无论是导游带我们去的丝绸专营店,还是自己去逛大街。不知为什么,自我2000年到苏杭,八年过去了,丝绸衣服的款式居然从未更新。日常衣装的款式基本上可以这样概括:老年人穿嫌太花俏,中年人穿凸显年龄,青年人穿绝对老气。隆重点的服装呢,作为晚礼服穿显得太土气,倒是能在喜宴上穿,可设计得那样夸张,穿上好像在跟新娘抢风头。唯一好看点的是睡衣和丝巾,但纯棉的睡衣不但舒服,也好打理,总比买了一套丝绸睡衣,还得天天用手洗方便吧?最后大家买得最多的是丝巾和丝棉被,那么多女人,没有一个看上那里的衣服,我不明白服装厂家的经营理念。
之人
导游 下了飞机就上大巴,当地地陪是个约30来岁的女导游,说话像大厨切菜,快而有金属之声,让人紧张。午饭后她带我们用一个小时就游完西湖,再一气不落地赶到灵隐寺,一个半小时又搞掂。我们本来就疲惫不堪,这样质量的西湖灵隐游居然都无人发火,实在累得不行。没想到晚饭后,她不带我们回酒店,在车上极力鼓动大家去什么宋城,说什么不去宋城就枉来杭州,我一听就知道那是个假古董。无人响应,她不依不饶,软硬兼施地非得要我们自费去。最后她不得不带大家回酒店,没想到半路上,大巴和一辆中巴出现轻微碰撞(其实也没真撞上,大家都及时刹了车)。司机大概是恼恨我们让他们失去了赚钱的机会,满腔怒火对着中巴司机破口大骂,污言秽语不绝,我长到这么大了都没听到过这么脏的粗话。入住酒店又出现一系列不愉快,最后吵起来了。反正后来换了一个男导游和司机。这位男导游语速适中,笑容常有,非常关心大家的样子,结果是我们跟着他,同样进了不少购物点,而且狂购特购,这一趟下来,他肯定赚得盆满钵满。由此我想到,干什么都得讲究技巧,懂得点心理学。比如那位男导游,他深谙女人心理,总是留好
老符 我本来是非常痛恨跟团旅行的,但总算和老符在一起,减轻了厌恶感。首先老符永远把生活品质放在第一位。她不怕麻烦地带了很多东西,我在飞机和大巴上,总是围着她的披肩,没有被强力空调整病(好几个人都感冒了)。她买了很多食品,重要的是她买的东西都很好吃,不像我,无论买贵买贱,总挑不上好吃的,更重要的是她买的好吃的东西都预了我一份。我们都喜欢看景,对其他人狂拍自己的自恋行为嗤之以鼻。我们边看边聊,一路笑个不停,很多观点都一致,比如对于民居上顶球的地方特色都觉得极为好笑。在回程的机场里,得知飞机要晚点好几个小时,她建议我俩去书店里打发时间。我们站在书店里看书,各自发现自己很喜欢的书,买下来,坐着看,不知不觉也过去了好久。我们真是一对好朋友!
之事
吹牛 在周庄吃午饭时,有一道菜是蹄膀,那么大一块,我认为煮起来难度比较大。同桌的婧婧说不难,她尝一下就知道怎么做。我说你吹牛吧。她说:“不是吹牛,别人都管我叫‘厨房里的爱因斯坦’。”我说:“见过吹牛的,没见过吹这么大牛的,你别吹爆了。哪天我去吃你做的饭?”她淡定地:“绝对没问题,定好时间,我从来就没马前失蹄。”我想你个80后真嚣张,我就不信你会做菜。有人说吃过她做的鸡翅,味道确实很好。于是定好日子去吃这位爱因斯坦的手艺,不知到时牛皮爆不爆。
洗脚 小裴是个享乐主义人士,到扬州这种靡靡之地非常快活,晚上拉了一大帮人去浴足中心洗脚,我也在列。到了浴足中心,我们六人躺一房间,进来几个服务员,有男有女。准备给我服务的是个姑娘,一脸的倦容,说话有气无力。我最不乐意看到一张无精打采的脸,宁愿等也坚持要换一位男服务员,引她们笑个不停。其实本人对帅哥的抵抗力是很强的,只是根据我的生活经验,一般来说,男性比女性更敬业,我认为这应该是为什么大部分领域里,男性比女性更出色的一个重要原因。果然不出我所料,男服务员手法到位,服务周到。美中不足的是回去后,这个“换人”的笑话,起码得给她们笑上半年。
如厕 一到南京,我们到一家酒店,就被这家酒店给弄懵了。饭前有人上洗手间,跑回来激动地喊:“洗手间里有电视,洗手间里有电视!”我们说很多洗手间是有个大电视啊,至于这么激动吗。“不是一个大电视,是每一个蹲位里面都有一个小液晶电视!”激动依旧。好了,这下甭管需不需要,大家都往洗手间跑。果然每个蹲位里都有个小电视!(奇怪了,边便便边看看?有无必要?)大家确定以前从没见过这样的洗手间,感叹了:“都说广州是个什么所谓大都市,结果我们来到南京还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金陵不愧是六朝古都啊!”
小结 几天的行程小结如下:第一,不要跟团旅行;第二,不要跟团旅行;第三,不要跟团旅行。如果不得不跟团旅行,前提必须是:第一,要有好玩的朋友;第二,要有好玩的朋友;第三,要有好玩的朋友。老渔常说:旅途中,有时风景倒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人和心情才最重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地狱可当作天堂;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天堂也可能成地狱。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