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在异乡漂泊的朋友相比,五月算是个很幸运的女子,生活在自己的故乡,遵循着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看着爱女成长。所以五月很知足,即使在家常的清粥小菜里,亦感觉很快乐。
平日里,很是喜欢喝白米粥,就是我们俗称的米烧粥,和水泡饭有着本质的区别。把米细细淘净,倒入冷水,水的多少视你喜欢粥的稠稀程度而定。用大火烧滚后,就用文火慢慢开始炖,看着米粒儿在冒着泡泡的米汤里活泼地上下翻滚,很笃定的感觉。每天清晨早起二十分钟,幸福就唾手而得。一般我喜欢吃较稀的米粥,汤上面盖着一层厚厚的衣,喝一口,粘粘地,细细品来,丝丝微甜沁入心脾。
盛夏季节,整个人恹恹的,什么也吃不进。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到家,看见女儿无邪的笑脸,就消失了一半劳累,然后又看见妈妈往桌子上指一下,怜爱地说:快去洗澡吧,绿豆粥已经凉好了,宛如甘泉缓缓流入心间。
快快地洗好澡,充满感恩地喝着妈妈烧的粥,一粒粒绿豆在粥里绽开了美丽的花朵。世上美妙的味道皆因有爱在其中,清粥亦复如此。
喝粥若没有小菜相伴就会黯然失色,这个季节最好吃的要属菜干蒸笋尖了,菜干的清香和笋尖的鲜美相互融合,有春意盎然的江南味道。到了初夏时分,新姜上市,妈妈会将嫩嫩的姜切得碎碎的,仔细地用盐、醋、糖和麻油拌好,微辣中含着酸甜,吃着倍感清爽,稍老一点的姜就用盐腌在瓶子里,夏季吃了既是小菜,又能解毒,着实喜欢。
其实平日里的搭粥菜无外乎毛豆炒萝卜干,还有咸鸭蛋。说到咸鸭蛋,小时候和妹妹只能分吃一个。每每爸爸在分切鸭蛋时,我们的四只眼睛就紧紧盯着那两个半片鸭蛋,心里暗自比较着蛋黄的大小。我做姐姐的,还谦虚地让妹妹先挑,心里却恨不能妹妹分辨不出蛋黄的大小。拿到小的一片就会觉得又是郁闷又是不甘,拿到大的吧却又觉得内疚。久而久之,爸爸就练出了一刀切咸鸭蛋,蛋黄正好两半的绝技,于是乎,皆大欢喜。
清粥小菜,清曲小调,清水小桥,老苏州的韵味就在这清和小中兜兜转转地发散开来。生于斯长于斯的五月,无论走到哪里,那只眷恋江南的胃总是饱含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