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动了很久的“桂林游”终于要启动了。一个人出门最在意的就是“住”,为此,我一连几天泡在网上,最终选择了“绿洲酒店”(这是一家网友们评价很好的背包旅馆,事实证明我的选择非常正确)。“行”,我选择了火车。一是为经济,二是为中转换装方便(时值秋末,南北温差很大)。
10月27日早上,我在已是冰封大地的哈尔滨登上了开往北京的T72次列车(卧铺281元,行程11小时多),第二天(28日)下午乘北京-桂林的T5次列车(卧铺401元,行程22小时),29日下午到达桂林。一出站台,看到“绿洲酒店”的经理陈先生和那辆桔黄色的小车已经等候在那里了。他介绍了自己,我说:“那是老板了?”“那里哟,你们是老板哦”,一句话顿时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来到酒店(坐落在中山中路,日常生活很方便),安顿好后,我到厅堂,向陈先生讲述了我的初步打算。经他的策划后,定下了一条很适合我的游线。陈先生还向我介绍,可以与一位台湾的王小姐结伴儿(当时因她去看大寨梯田了,要第二天才能见到)。晚饭是在“桂林人”吃的,当然也是陈先生推荐的啦。他说我是一个人,在那里会吃的比较随意的。果然,这里很适合像我这样的:一个人、饭量不大、还想多品尝几种的馋嘴人。晚饭后,开始逛街。每天晚7:30以后,中山路的两侧就摆满了地摊。我到此侦察了一番,以备回去时为家人购买纪念品心中有数啊!又观察了一下周围,有哪些景观需要再次重点游览的。勘查结束回酒店,路径中心广场,突然,从漓江大瀑布饭店顶层,人工大瀑布倾斜而下……哈,没有特意等待,竟也一饱眼福了,急忙拿出相机拍摄下来。桂林游记-龙脊篇
10月30日,看龙脊梯田(在酒店定好的,当天往返,130元)。
早上7点,有车来接,我们一车7人,来自4个省份。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黄洛红瑶长发村。这是一个瑶族的村寨,独特的八角竹楼分上下三层,大部分都比较简陋、陈旧,显示出这是一个并不富足的瑶寨。村民家的大门都是敞开的,我们可以随意的出入参观。我们这几个人撒开欢的走东家串西家,还不时地与主人聊上几句,唐山的杨先生风趣的说:“咱们是不是像鬼子进村啊?”接下来就是爬山了,因为我们要去的第二站平安寨(壮族居住的寨子)在半山腰。山路很窄,上下只有这一条路,两人相遇要相互侧身才能过去。现在虽然是旅游淡季,但来这里的游人也是陆续不断的,我沿着小路尽力地快赶,不料,刚拐过一个弯,就见一对高大的老年夫妇挡在了前面。这是一对外国老人,由于年纪大,身体又胖,都拄着拐杖一前一后缓慢的登着,我无法超过去,只好跟在他们后面,慢慢地爬吧。一会儿,导游小李从后面赶了上来,我无奈的看看他,他笑了,说了一句:“Sorry”,立刻,两位老人停住了脚步,侧过身体,把后背紧紧的靠在了山的一面,我和小李急忙超了过去。看着两位老人那种认真紧张的样子,我想笑,也很感谢他们,想说点什么,可我那两句蹩脚的英语实在是怕引起尴尬,于是回头朝他们笑着摆摆手,表示谢意吧。继续赶路,已经能看到山腰中那些别致的竹楼了。这时,身后传来了“哒哒”的声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人牵着一匹驮了很多东西的马上来了(寨子里村民的日常用品都是这样用马运上来的),这次是轮到我把后背紧紧的贴在山上,大气不敢出的盯着一匹我从小就惧怕的皮毛动物这样近距离地缓缓从我身边经过。刚才还觉得老外的样子好笑,现在我这样子怕是比他们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吧。向上望去,蜿蜒的山路,满载货物缓缓而行的马匹,半隐半现在山腰的竹楼,竹楼上袅袅升起的炊烟,真感觉自己仿佛已置身于某篇小说的描写当中。
总算到达寨子了,寨子里的小路都是石板搭砌而成,竹楼依山而建,而且都很新。寨子里几乎家家都有餐馆或客栈,村民们都很忙碌、热情,明显地感觉到,这里村民的生活要比山下瑶寨村民的生活富庶充实得多。导游小李介绍说,这里的壮民最早也是居住在山下的,后被赶上了山。为了生存,他们就修造梯田,世世代代定居在山上,生活很苦。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一个美国人来到这里,发现这里的梯田是一幅多么美的奇观,令他感叹不已。回国后,他在媒体上做了报道,由此引来了大批的外国人到这里旅游、参观。老外的蜂拥而至也引起了国人的好奇和兴趣,终于,这里热闹起来了。近几年,政府对这里进行了规范的开发与管理,壮民们的生活也因此好起来了。
走过寨子,继续登山,村民说到达山顶还需20分钟的时间吧。沿着山路边走边观风景,已经可以看到部分梯田了。沿途我们不时地与山上下来的村民擦肩而过,还可以和正在山边建房或劳动的村民随意的交谈。他们都很热情,当看到我们把相机的镜头对向他们的时候,他们就立刻张开笑脸,面对镜头,自然而默契的配合拍照。
终于到达山顶了(这里是1号观景台),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龙脊梯田:层迭的梯田,随着起伏的山峦,黄绿交错,真的是一幅壮丽的景色。如果再早些天,稻子还没有收割时,那是一片片金色的稻浪,景色更为壮观。遗憾的是我们来晚了,没有看到,不过看到这些,我也很知足了。心中不由得感叹起壮族人民的祖先,为了生存而拼搏的同时,竟创造了如此令世人赞叹的奇观,他们后代子孙的生活状况也因此发生了改变。在导游的指点下,我看到了哪里是“七星伴月”,哪里是“二龙戏珠”,确实很形象的。
回到酒店不久,台湾的王小姐也回来了,我们约定好明天出行的时间后,各自回房休息,明天才是这次旅游的重点呢。
桂林游记-漓江篇
10月31日,乘竹筏游漓江(杨堤-兴坪)
早上起来后我收拾了一下行装,把随身要用的东西装进背包,其余的放进拉杆箱,存放在酒店(免费存放的)。10时,我和王小姐离开酒店去火车站广场旁的汽车站,乘坐豪华中巴去杨堤(车费8元/人)。上了车,看到上海的章医生夫妇已经在那里了(他们是从“背包者旅馆”过来的,与我们同乘一个竹筏游漓江,费用自然是AA制了,一个人乘坐)。大约50分钟左右到杨堤车站,然后换乘中巴去杨堤码头(车费2.5元/人)。下了车,筏工丘大哥已经等候在那里了,他可是个热心人,从昨天晚上开始就左一条右一条的把短信发到我的手机上,叮嘱这儿、提醒那儿的,直到我们到了车上也是短信不断。发信的速度那个快呀,令我这个每天趴在电脑上的“虫”也应接不暇。丘大哥的竹筏很大,可以坐六个人(如果乘坐六人)。我们4个人在上面是很宽松的了,竹筏上面铺了一层木板,很舒服。
下午两点我们启程了。漓江之美,电视上、画报上见过很多了,今天终于身临其境,融入这仙境一般的画中。章医生拿起摄像机、照相机开始了全程拍摄。我呢,享受第一,拍照第二。为了尽情的享受这番诗情画意,我索性坐到筏板上,脱掉鞋袜,把腿放进水中,感受清凉的漓江水贴着皮肤滑过,感受双腿、双脚被漓江的水草缠绕……丘大哥不时地介绍着两岸的风景,在我看来,都是美。起伏的山峦、清澈的江水、婀娜的凤尾竹、贴着水面飞舞的红蜻蜓、蓝蜻蜓,还有隐现的小村庄、放牛的村童、石阶上洗衣的村妇、逆流而上的汽船、顺流而下的竹筏……都是我的相机要抓拍的美。由于是下午,游江的人不多,我们悠闲地漂着,完全陶醉在谐和的大自然中。“看,那里就是‘九马画山’”。顺着丘大哥的手望去,右前方的一座山面,果然像一幅巨大的国画悬挂在那里。“我家就在这里”,丘大哥指着江的左岸说。我们看到,沿着江边的石阶上去,一条小路通向隐在林中的村庄。原来,丘大哥就居住在“九马画山”下的漓江边啊!他说,如果是上午开始漂的话,中午正好到这里,他上去回家吃饭,游客可以在这里边游泳边等他。很遗憾,我们这次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了。
“九马画山”近了,我们开始辨认画中的九匹马。据说,辨认出马越多的人智商越高。为了证明一下自己的智商,我使劲地看啊,勉强认出两匹。无奈,打入低智商的行列吧。可也心有不甘,因为我看到了一只“熊猫”,坐在前面的章夫人也说:“我也看到有一个像熊猫的呀!”真不知像我们这样能看到不一样东西的人,其智商该划归那一类呢?其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随意的雕刻,我们这些世上的俗人就开始了费尽心思的琢磨,至于琢磨的结果,全凭本人当时的感觉、角度和心情罢了。
到了“九马画山”就进入兴坪地界,在这里能见到其他的游客了,他们都是从阳朔乘汽船逆流而上来的。游客们相遇都会友好地挥手致意,“Hi”“Hello”自然是对老外,“狗肉”则是对国人了。在这里,人们认为狗是忠诚的象征,肉是友的谐音,“狗肉”既是忠诚的朋友。入乡随俗嘛,回家以后可不能这样喊了,会挨骂的。
大背河村快到了,今晚我们要住宿在村子里的盘阿姨家。丘大哥拿出手机联系罗叔(盘阿姨的丈夫)来接我们。大背河村在兴坪镇的对岸,就是20元人民币背面图案中那片美丽的凤尾竹的后面。村子里的孩子都是自己撑着竹筏到对面的镇子去上学,现在正是放学的时候,江面上一派繁忙。那一个个单薄的身影,撑着小小的竹筏,在夕阳的映衬下,穿行于江面,不时地也有收工回来的村民撑着大竹筏从他们的小竹筏中滑过,一幅多么动人的江南水乡美景啊!相机偏偏这时没电了,唉!
罗叔来了,我们告别丘大哥,跟着罗叔走进竹林。竹林中有一棵粗大的樟树,据说有一百多年了。穿过竹林就到了盘阿姨家,盘阿姨热情、爽快,家里正在大兴土木,一座新颖别致的小木屋再有两个月就要竣工,到那时游客们就会住进新房了。院子里栽满了果树,现在正是柚子成熟的季节,黄澄澄的沙田柚沉甸甸的挂在树上,盘阿姨招呼我们自己去摘下来吃。我捧起一个大的,左拧右拽,可它就是不肯下来。盘阿姨走过来,只见她用手掌托起柚子,大拇指在蒂把处一按,“啪”的一声,柚子乖乖的下来了,采摘果实也要有技巧呢!吃过盘阿姨为我们做的可口晚餐,天色已晚。洗去一天的疲劳后,躺在宽大的“踏踏米”上,我们渐渐进入了梦乡。山村的夜,温馨、宁静。
桂林游记-阳朔篇(1)
11月1日,乘船到阳朔、漂遇龙河。
清晨,我们早早起来。吸足了乡村的新鲜空气,吃过早餐,结帐(一宿两餐35元/人)、与盘阿姨、罗叔合影、告别。罗叔背起章医生的大背包,要送我们到江边,盘阿姨捧着两个大柚子追上来塞到我们手里。原打算沿江边的小路去汽车站,乘车到阳朔,到了江边看到一艘汽船停在那里,船上有很多人,有人在招手喊我们。罗叔跑过去问,原来这是一艘自家船,亲朋好友要去阳朔吃酒席,如果我们去阳朔,可以把我们带上,收我们每人15元。我们当然愿意啊,一来是舒适,二来还可以游览兴坪-阳朔的漓江风光,何乐而不为呢!
大约一个小时就到阳朔了,从牛头山码头上来是滨江路,走不远就是“临江阁客栈”。章医生夫妇遇到一个熟人,随那人去了西街的一家旅馆,我和王小姐就在这里住下了。这是一家去年新开的旅馆,很干净。由于是淡季,我们又是盘阿姨介绍的,所以每间房70元/天。我选择住五层,王小姐住三层。“下午漂遇龙河吧!”我和王小姐决定继续结伴,因为一只竹筏120元,可以乘坐两人,对于我们这样的独行者当然是结伴划算呀!
去遇龙河的游客一般都是骑自行车到码头,漂流上岸后再骑车返回或去其他的景点(也有乘中巴车往返的,单程2元/人)。由于我和王小姐都对自己的骑车技术缺乏信心,旅馆服务员陈小姐找来一位摩托车导游(导游费10元),把我们带到码头。竹筏沿遇龙河顺流而下,右边是迭起的青山,左边是黄绿交错的田园,片片美丽的凤尾竹衬托着两岸的风光,骑自行车游的人们穿行在田间的小路上。如果说昨天的漓江景色令人赞叹、陶醉,那今天的遇龙河风光则是宁和、秀美、令人心旷神怡。到了水浅的地方,筏工师傅还会让我们自己划上一会儿,不知不觉,工农桥到了。上到岸上,摩托车已经等候在那里,我们又去了大榕树和月亮山。经过两天的漓江风光游览,这种独立的景点对我们已经不重要了,没有必要买门票进去,在外面拍个照也很不错。由于有摩托车的速度,我们回来的比较早。到此,我和王小姐的结伴游结束了,开始各自为政。
晚上必定要逛西街,用灯红酒绿来形容西街就俗了。在这里感觉的是风情,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西洋的,和谐地交融在这条短短的街上,各种肤色的人都会出现在这里。街上来来往往的都是旅行者,游人们坐在餐馆、酒吧悠闲的交谈、休息。都说在西街泡吧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可我一个人,有些不好意思,只有遗憾地看着人家泡了。
桂林游记-阳朔篇(2)
11月2日,骑自行车游田园风光
清晨起来,我站在阳台上舒展着身体。漓江静静的,江面上泛着淡淡的雾气。对面的山峰间现出红光,渐渐扩散开,啊!是日出!红光下面,那个红红的火球在冉冉升起,光线在逐渐变亮,当它全部冲出山峰时,耀眼的光芒已是普照大地了,这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的看日出。
吃过早饭,查看了阳朔旅游图,决定先去“世外桃源(门票50元)”,然后游田园风光。请了一位导游许小姐(20元/天),租了一辆双人自行车(10元/天)就出发了。到“世外桃源”大约有13公里吧,本应坐中巴去的(往返车费8元/人),可我实在想过过骑车瘾,就建议许小姐“骑车去吧,省下车费我们买水果吃。”
和我差不多一同进入“世外桃源”的,还有一位韩国人和他的翻译(小许没有进,在外面等我)。于是我们三人由一位导游带领,乘坐一条小船向江中的一座小岛驶去。沿岸的右侧是一些美丽别致的民族风情庭阁,都是新修建的。可我对这些提不起兴趣,我感兴趣的是江中的那座小岛,因为那里居住着从云南迁居来的土著人。小船拐入一个山洞,洞内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只听见有“吱吱”的叫声,导游说是蝙蝠在叫。出了山洞就是小岛了,小船贴着边,环岛而行。我坐在船头摆弄着相机,突然,草丛中窜出一个人,是土著人,裸露着棕色的皮肤,腰间围着一块也不知是布啊还是兽皮之类的东西,只见他手舞足蹈,嘴里还“哇哇”地朝我们喊着。我被吓了一跳,导游笑着说:“这是哨兵,他在欢迎我们呢!”于是我们也挥着手朝他一阵“哇哇”的乱喊(反正我们几个人使用的就是三种语言,谁也听不懂谁的),以示友好吧。继续往前,在小岛的高处,有一个用茅草搭的亭子,一个土著人正在里面擂鼓。导游告诉我们,那是头领,他在召唤他的族人迎接我们。果然,前面不远,沿着江边有一个大的茅草棚,一群土著人正在载歌载舞,热闹极了。我们离开时,两个土著人还跟着我们的船跑了好远。
离开“世外桃源”,我们骑车直奔遇龙桥。据说考察民情民风,一定要看遇龙桥。这段路比较好骑,中午时就到了。这是一座石桥,桥面的石头已经磨得很光,桥的两侧挂满了青藤,显示出它存在的年代的久远。与它相映的是两岸的民居古宅,桥下有两棵粗壮的大树,无法考证它们的年龄,单就它的粗壮程度,应该不低于百年了。几个农家孩子在一棵树的枝桠上玩耍,另一棵树下的石凳上几个外国游客在休息乘凉,这种有着浓郁古风的水乡小村以前只是在电视上见过,今天终于身在其中了。我们走进一户农家,准备在这里吃农家饭。女主人问我想吃什么?我本来就不太在意吃的,既然守着江,就吃鱼吧。主人家在江边用木板、竹子搭了几个亭子,游客们就在亭子里边观景边用餐。很快,女主人就用男主人从江中的鱼围子里捞上来的新鲜小鱼为我们做好了一盘酸豆角顿石板鱼,还有一份青菜鸡蛋汤,很好吃。在我们之后进来的一对夫妇想吃鸡,女主人就杀了一只小鸡,为他们做了一盘色泽很美的红烧鸡块,我想,一定也是很好吃的。我问小许,老外为什么不在这里吃农家饭?小许说,前面有一个镇子,老外一是要去那里看古宅,二是因为几年前一个外国姑娘嫁到这里,和她的中国老公在镇子上开了一家餐馆,老外们是要到那里去吃饭的。
离开遇龙桥,我们就开始穿行于田间小路了,路很窄,骑车很颠簸,我反正是为了游玩,属于自讨苦吃,小许自然要奉陪到底了。一路上也会遇到骑车的其他游客和农人,双方都会彼此谦让,游客们也会相互问候或打听、告知一些前方的情况。但是遇到牛就不一样了,我们要立刻跳下自行车,乖乖的站在一边,让它先过去。没办法,这家伙是不懂得谦让的。
颠来簸去的,终于上了大路,骑了一天的自行车,瘾是过足了,风景也看得差不多了,人也累得受不了了。许小姐问我明天的打算,“唉,再说吧,现在就想赶快回旅馆,洗个热水澡,爬到床上去”。
再累,晚上也还是要去西街的,喜欢那种风情,还喜欢吃街边人家调制的特色桂花藕粉。
11月3日,继续游田园风光。
清晨,在阳台上,迎着冉冉升起的朝阳,我活动了一番身体,感觉昨天的疲劳已一扫而光,又精力十足了。查看旅游图,发现“矮山”才是自行车游的经典线路,于是又请了一位导游,骑上双人车向矮山出发了。这是一条经过开发的自行车游路,基本是沿着公路骑的,田间小路也经过修整,没有了昨天的颠簸。今天的导游姓王,很善解人意,不时地给我讲解风景典故,并提醒我应该在哪里拍照。这条线路不算长,路也好,所以时间是比较充足的。我们悠闲地蹬着自行车,左顾右盼,发现好玩的地方,就把自行车停在路边,下到田间玩耍、拍照一阵儿。由于这是一条经典线路,来的游人多一些,所以这里的农人也学得比较精明了。看到游客拍照,如果把他们拍进去的话,他们是要收费的。因此,拍照时一定要小心,不要把镜头对准他们。也会有一些老人和孩子,手里拿着小卡片,写着2元、5元的价格围过来,要游客为他们交费拍照,不过这是老外喜欢做的事情,我可不喜欢。我们还会钻进果林,看看那些挂在树上的黄灿灿的橙子、红彤彤的柿子,好诱人啊!可惜主人不在,不能违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然,真想摘下一个解解馋。我们也会跑进农家小院,看他们的住房、看他们晾晒的柿饼。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到处充满着温馨、祥和、宁静氛围的田园风光,不离开城市怎么会感受得到呢?
回到阳朔城里是下午2点半,时间还早。明天就要离开这里了,我要去看看阳朔码头(来时是从北边的牛头山小码头上来的,真正的阳朔码头在南边)。码头上停着几艘大游轮,很多旅游团的游客在登船,准备离开,看着这些匆匆而来、急急离去的人们,心中不免为他们惋惜。阳朔的美在田园,西街的景在夜晚,可他们在匆忙的赶路,怎能看到真正的阳朔呢?
晚饭是在小吃广场吃的馄饨,便宜实惠,还好吃。
桂林游记-桂林篇
11月4日,游桂林市区。
清晨,再一次观赏了阳朔的日出后,背起背包,登上了阳朔直达桂林的大巴(15元/人),一个半小时到达桂林,回到绿洲酒店。今天在桂林一是要看看象鼻山,因为它是桂林的市徽;二是参观靖江王府、登独秀峰。据说这里是风水宝地,龙脉就在独秀峰的脚下,龙的传人当然要沾沾龙气了;三是给家人选购礼物。
进入大门(门票50元/人),就有导游带领,一路参观讲解。这里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侄子的府邸,历代靖江王就住在这里。看过了北京的皇宫,对这座王府就没有什么好奇了。和我一起进来随同一位导游的是一群军人(虽然穿的是便装,但从他们的言语中感觉到),我和他们一样,感兴趣的是王府后面的独秀峰。独秀峰拔地而起,耸立在桂林市中心,山峰上刻有“南天一柱”四个大字(刻有这四个大字的另一地在三亚),山下的“读书岩”布满摩崖石刻。世人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可很少有人知道它出自谁人之作、它的下句是什么?答案就在这石刻上,作者王正功,(大概是个什么小官吏吧,导游的介绍没有记住),它的下句就是“玉碧罗青意可参”。回想这几天游历的桂林的山山水水,“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妙!这是多么精妙的概括!独秀峰不是很高,却很陡,登到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桂林市。也许是考虑到与自然景色的合理布局吧,桂林市没有高层建筑,都在12层以下。整个市区被群山环抱,独秀峰挺立正中,漓江穿城而过。桂林,令人神往!生活在桂林的人们真幸福!
出了王府,按陈先生指点的路,沿着江边很快就到了象鼻山公园。没有必要买门票进去了,因为在大门右侧的江边我已经看到了那头把鼻子伸进水里,贪婪地吸着漓江水的庞然大物。
购物是在晚上,说是购物,有些夸大其词了。由于有了到桂林第一天的“侦查”,所以很顺利,几把牛角梳送家人,一把扇子送老公,两件挂件送女儿,再最后游览一遍桂林的夜景,明天就要再见了,美丽的桂林!
11月5日,上午,告别绿洲酒店,告别桂林,登上开往上海的K150次列车(卧铺345元,行程29小时)。
11月6日,下午3时,火车驶进上海站,离开恬静的田园乡镇,又走进喧闹的城市。连续几天被田园的阳光沐浴、被山野的秋风吹拂,我这本就紫外线过敏的皮肤,早已煮成了螃蟹色,现在开始变黑了(回到家,老公就曾叫我“黑又亮”),这副尊容怎么能面对大都市的上海人民呢?因此,在上海的三天,除去一次外出购火车票,一次到超市购物外,就是呆在妹妹家,看电视、休息,有时也做点家务。
11月9日,终于要回家了。出门前我又穿上离家时穿的羊毛衫裤,好在上海这几天降温,现在又是早晨,所以并没有感觉很热。9时,登上上海-哈尔滨的K56次列车(卧铺484元,行程30小时),车厢里空调送着冷气,很是凉爽,晚上睡觉还要盖上被子。不知什么时候,感觉很热,掀开被子坐起来,发现空调的冷气已经换成了暖气,想必是已经进入东北了。掀开窗帘向外望去,天空已经泛白,昨天还是郁郁葱葱的江南,现在已是寒风簌簌、冰雪覆盖的东北了,感叹祖国地域辽阔、现代交通工具快速的同时,心中不免暗叫:“老公接我,要带羽绒大衣呀!”
2006年12月15日??于哈尔滨
(人工大瀑布)
(漓江上的筏工丘大哥 )
(龙脊梯田)
(少数民族村落)
(漓江上的筏工丘大哥)
(漓江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