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欢迎您 收藏本站
去九寨沟旅游   去峨眉乐山旅游   去四姑娘山旅游   去稻城亚丁旅游   去海螺沟旅游   去丽江旅游   去西藏旅游   去港澳台旅游   去新马泰旅游   去浙江旅游   去河南旅游   去河北旅游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游记 -> 跟团游记 -> 张家界-凤凰五日游

张家界-凤凰五日游

发表时间:2010/3/3 14:09:23 阅读:113次

510

5点半就被乘务员用拉窗帘的方式叫醒,是个晴天,太阳刚露头,鲜红的,很漂亮。没事的时候我又开始恶补新买相机的说明书,为了拍到满意的照片出发前两天(57)利用中午时间到锐意soho店买了尼康p90相机,1200万像素,24倍变焦,2880元,和我06年买的松下fx01价格差不多,但性能要优越得多。本想买个单反,一掂量同事的那台太沉,爬山会很累的,以后再说吧。

火车晚点15分钟,10:40到达张家界新站。出站后直接到售票处买了15日怀化-镇远的车票,硬座14/人,另每张加收手续费5元。后来证明提前买票是非常明智的,要是没有坐票真不知怎么熬过去。

中天青年旅舍的小于来接站。从火车站去中天大厦,司机张口15元,见我们不坐马上降到10元,事先在qq上问过中旅的小彭,他说8元左右。最后截住一位女司机8元成交。晚些时候我俩坐环线车闲逛才知道旅舍门口的10路车不仅到火车站,还经过烈士陵园、大庸桥公园、天门山索道口,招手停车,非常方便,车还特空,每人1块钱。

中天青旅就在凤湾路口,离“胡师傅三下锅”步行5分钟即到,旅舍楼下可订火车票,隔壁就是梅尼连锁店,土特产、小食品很多。在旅舍二层新开了一家长沙非常有名的“火宫殿”分店,只是现在主营正餐,有名的小吃要到6月份才能全面供应,我们是赶不上了。。

放好行李我们先去“胡师傅三下锅”。因我不能吃辣,锅子里只放了豆瓣酱和柿子椒,按攻略上点了核桃肉(当地对猪腮帮子的肉的称谓)、肠子、湘西腊肉三种,30/份,赠送一小篮白菜,酸萝卜、腌辣葱丝各一碟,米饭2/人,管够。腊肉肥而不腻,特别有嚼劲儿,核桃肉也好吃,只是本人牙口不好嚼肠子费劲,老公吃了4碗米饭,我吃了3碗,果然名不虚传。晚上9点关门。

购买土特产时要注意,这些包装极具欺骗性,外观上看很像2个小包装的实际是一个,本以为一袋12块的结果只有6块,还好就6个同事刚好够一人一块的,否则可真现眼了。天子柿果脯酸甜可口,颜色鲜红,但纯属天然,很适合女孩子口味。

晚上溜达到梅尼百货大楼,回来吃小于推荐的“霸王鸭大排档”,我们点了鸭胗、鸭翅、鸭肠、鸭脖子,即使是微辣的,已让我俩频喝绿豆冰来降低满口火辣辣的味道,再看旁边的女孩们吃的比我们辣多了,跟没事人似的,真是佩服。剩下的不舍得扔,因为味道还是很好的,我们决定带进山用以改善伙食。

511

早晨6点半起床,7点到楼下对面街的“妯娌面馆”吃面,这是小彭特别推荐的。我开始想去吃网上传的“草帽面”,小彭说已经过时了,对面的“妯娌面”特别好吃,纯手工制作,每天只卖300碗,卖完关门,昨天我们到时已经关门了。小店简陋但很干净,已有不少人在用餐,老公要了大碗(5元)汤面,我要的小碗(4元)干面,面条虽细但很有劲道,配料非常香,让人吃了一碗还想吃,但肚子盛不下。

回到旅舍把行李分类,将不需用的东西全部寄存(是免费的)。老公背个带防雨罩的登山包,真能装,雨衣、冲锋衣、水壶、洗漱用品、换洗衣物全进囊中,我则背个小挎包,装相机等贵重物品。我们参加的是中天的“三天两晚”张家界游,470/人(包括两晚的农家乐住宿、五正三早的用餐、导游费、门票)。除了常规景点,我们还要去“老屋场”(不单加钱),这是一处尚未开发的景点,需要熟悉道路的导游,中天的小彭特别把他们公司最好的导游彭郡(昵称“小郡主”)介绍给我们。

7:40分我们和小郡主出发了,打车3.50元到长途汽车站,正好有辆车,我们上去刚好坐满。每人10元到森林公园景区大门,约40分钟。

刚进大门就被潺潺的流水声所吸引,在溪水中我们还看到了金鞭鱼。路的另一边则是历代名人对张家界赞美诗句的石刻,树木茂密,大树参天,叶子绿得让人心动,在北京即使是雨后的树叶也没这么绿。空气也是异常的新鲜,我们尽可能地大口呼吸,希望将肺中的毒气全部排出。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大氧吧”广场,我们的路线就是直接游金鞭溪。供游人行走的石板路沿溪而筑,为了增加乐趣,还铺成按摩路、梅花桩、金钱路(路上做出元宝和铜钱)。金鞭溪也一路随行,从老磨湾到千里相会一段有:母子峰猪八戒背媳妇金鞭岩(是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中最高的一座,而金鞭溪就因它得名)、神鹰护鞭(与金鞭岩紧紧相依)、师徒取经劈山救母蜡烛峰、一座像鲁迅先生侧面的文星岩双龟探溪秀才藏书(因汶川地震掉了一截,遗憾)、紫草潭(深4米,有金鞭鱼)、千里相会等景点,途中还喝了长寿泉。我们从乱窜坡(上2800多个台阶)登上袁家界,一路上非常幽静,两边都是树木,虽然爬山让人气喘吁吁,但精神上感到安逸。半路遇到位女挑夫,我试着挑起她的担子,那叫一个沉,我根本迈不开步,只能原地站一会儿,摆个pos照张像,还得双手帮忙,对挑夫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11:10分我们就爬到山顶,刚走到路口就来了景区环保车,几分钟便到了下坪的农家院,新建成的,虽然有些简陋,但很干净,主人也很热情,由于小郡主提前打过招呼,所以我们住的是二层最好的一个房间。当晚小院全部住满。

吃过午饭游杨家界风景区,下午1点出发,只带了相机、雨衣和水,事后证明简直太明智了,最后累得什么都想扔掉。先去的乌龙寨,湘西有名的土匪窝,其中的三道鬼门关一步难行谁敢不低头瘦身谷)再加一道哨卡,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土匪也太能挑地儿了,难怪剿匪困难呢,地势太险要了。继续前行,还看到金鸡报晓杨门女将回音壁(此处一定要大声呐喊,发泄一下)、五指山。山路一转,看到一条架在两山之间的索桥,人走在上面颤巍巍的,有胆子大的还在上面跑、摇、蹦,下面就是深谷挺危险的。过了桥便是天梯,几乎呈90度,要手脚并用才能上去,登上山顶,看到的便是杨家界的一处绝景----天波府,四道天然形成的石墙依次平行排列,我感叹它怎么就呈片状呢,绝了。欣赏完山顶上的景色,以前要原路返回,也许怕瘦身谷发生拥堵,现在在山的另一侧开辟了下山的路,全是石壁上开凿的,也挺刺激,另外还可以欣赏到不同的风景。下到山腰的休息点沿另一条山路徒步而上,先是五郎拜佛,后又经过几个上上下下、爬了比“天波府”更长、更陡的天梯才来到一步登天(杨家界的至高点),放眼望去山峦叠嶂,山谷郁郁葱葱,使人流连忘返,拿相机拍个不停。直到小郡主提醒时间不多了,今天还有最后一个景点空中走廊时,我们才发现已经3点40了。再沿着一条紧贴悬崖旁的羊肠小道而上,不远处的高空观景台就是“空中走廊”,是整个武陵源景区垂直高度最高的观景台。虽然一路没让太阳晒着,但大家也都汗流浃背,此时凉风徐徐吹来,再加上广阔的视野,层层的梯田,让人感觉无比舒服。

拍完照原路返回“一步登天”,4点踏上归途。由于树木枝叶繁密遮挡在山路上空,感觉有些阴暗。来到一个不显眼的岔路口,小郡主提议走小路,这样只需要十几分钟便到山下,若按原路返回需要2个小时左右。今天一天没闲着都在爬山,所以一想起那几个上下心里就怵,天色也渐渐暗了,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决定走小路。小路确实比较泥泞,小郡主说这还算好的,若是下雨就更难走了。我们尽量找水少的地方落脚,这次登山鞋可派上用场了,不打滑,也不怎么挂泥(还是有点儿,不过比旅游鞋强多了),4点半我们就安全地回到进山处,虽然还得刷鞋,但节约了很多时间和体力,值了!

5点10分我俩已经躺在床上了,腿有些酸,但心情很好。本来预报今天有阵雨的也没下,太阳时隐时现,还算比较凉爽。除了风景,印象深刻的就是从袁家界到杨家界换车需步行的5分钟路程,沿途槐花飘香,沁人心脾,使步行成为一种享受。除了金鞭溪游人多些外,其他路线都没遇到几个人,下午只遇到一对父女俩,还有一对年轻夫妇及其父母,夫妇中的男方是名退役军人,老公又遇到战友了,于是山谷里传来男声小合唱,当然都是军旅歌曲,原本无精打采的老公像打了吗啡一样,脚步也变得轻快了。

洗澡、换衣服、刷鞋,收拾妥当才去吃饭,此时已晚7点,一荤一素一汤,除了剩下些米饭全部干掉,呵呵,看来是真饿了。由于明天要去未开发的“老屋场”,往返需步行3个小时,所以饭后没遛达,老老实实休整、写日记,伴着蛙鸣进入梦乡。

512

半夜听到外面哗哗的雨声,心里一紧,完了,去“老屋场”的路本来就不好走,这下不知能否成行。5点半天蒙蒙亮,雨还在下,屋外白茫茫一片。6点半起床,心里默默祈祷雨快些停,哪怕小一点儿都行。不安地收拾东西、吃早饭。山里下雨后气温骤降,买后就没上过身的冲锋衣发挥了作用。直到快8点雨小了下来,我们才冒着绵绵细雨开始了今天的行程。

原本上午要去袁家界,因雾大不利于观景,小郡主临时决定带我们到天子山风景区,欣赏适合近距离观看的景点。到了大观台,从上面看下去全是雾,什么也看不见。沿着石阶缓缓下行,风起雾散,周边也渐渐地清晰起来。来到三岔口,我们先到右边的仙人桥,一座天生的石桥,桥身长不过十几米,最宽的地方也就1米左右,架在两山之间,下面是深谷,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桥上长有苔藓。虽然网友推荐要走一下,很刺激,但刚下过雨桥面湿漉漉的,很滑,本人实在不敢冒险走到上面去,还是安全第一吧,于是在桥头留个影儿。接下来是天子座,当年向王天子挥兵点将的地方,“天子座“后面的山峰就是天子峰,去“老屋场”要走位于山腰的一条小路。岔口左边是一步难行,夹在两座300多米高的山之间的一条宽缝,为了游人安全,现在在缝隙上架起了一座由一根根圆形金属棍焊成的桥,因为圆棍容易打滑,为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发生,我和老公扶着栏杆一步一步、小心翼翼走过桥,走到缝隙上方我大着胆子往下看,深不见底,想到掉下去的后果不禁腿有点儿发软。神鸡啄食,说是观“十里画廊”的最好角度,其实只是看到那条山谷。

1040分走出景区,天虽阴,但雨停了,网上说去“老屋场”来回要三个小时,我们担心天气有变,就决定回来再解决午饭问题。顺着柏油路来到天子山环保车停车场,没想到去往“老屋场”的小路就隐藏其中,1045三人走上山间小路。经过“天子峰”半山腰时,可以清楚地看见“天子座”观景台,我们向山下的人晃动手臂(冲锋衣色彩鲜艳)并大声呼喊“能看见我们吗?”观景台的人回应道“看见啦!”感觉特好玩。小路比想象的好走多了,因为都是绕着山腰走,所以沿途风景美不胜收,我还吃到了野生刺莓(这个名字是我在凤凰看到有人卖才知道的),就长在路边,红红的非常诱人,长得像桑葚,汁多味甜,好吃。我们只用30分钟便来到毛公路,没想到毛公路减慢了我们的进程,这是什么路啊,到处都是碎石、积水和烂泥,还是粘性很强的红泥。刚开始还行,后来脚下越来越沉,走一段路就要到石头上蹭鞋底,或者用木棍去除烂泥。艰难前行,拐过一处弯路,小郡主在前面喊“空中田园到了。”空中田园就是在周围被原始森林包围着的山顶上开垦出的一块块农田,还有修建的农舍。此时感到阴天的好处,使一切看起来像一幅水墨画,让人顿感安宁,称得上是世外桃园。小郡主指着远处山上的房子告诉我们那就是我们的住处,我用相机拉近一看,可不是嘛,原来自己住在山顶还浑然不知,在我们住处前面不远就是被树木填满的山谷。

继续前行,到了百龙电梯的对面,这里就是神兵聚会的观景台,48座山峰(号称48座,数了数应该没有这么多)威风凛凛的排列在眼前,非常壮观。为了留住这美景我们一通乱照,稍作休息便往回赶。往返的路上除了我们仨,没遇到其他人和车辆,小郡主说平时还能遇上扛三脚架的摄影爱好者,今天可能是天气原因所以一路没人。

下午1点45我们回到“大观台”入口处午餐,一落座店主就端来热茶,大家边吹边喝,我们带的水在回来的路上就喝光了,真是饥渴交迫呀。菜一端上来,三人也不客气拿筷子就夹。菜都是小郡主点的,第一盘是土豆炒腊肉,就是网上推荐必吃的当地人自己做的那种腊肉,过油后酥酥的,是我吃过的最香的腊肉。当时我真想买一块回家,考虑到这只是万里长征的开始,只好作罢。第二盘是清炒鸭脚板,鸭脚板不是鸭掌,而是一种长得像鸭脚板的野菜,很爽口。最后又给我们添了一盘炒土鸡蛋,金黄色,比以前吃的鸡蛋的味道要香。这三样菜很有当地特色,感谢小郡主的细心周到。汤是鸡蛋野菜汤,我们一会儿功夫就都包圆了。

茶足饭饱,告别“大观台”,坐环保车来到袁家界,袁家界游览线是个山顶游,不用爬上爬下,沿着悬崖峭壁边修的石板路走,保护措施很好,可以在安全的情况下饱览美景。缺点就是人多,一路上都是韩国人和香港人,内地人倒不多。走路排队,拍照也排队,等不及就要和别人拍“合影”,这还是淡季,到了旺季可想而知。风景虽美,但心情有些烦乱,想来是这两天没遇到过这么多人不太适应。我们游览了百丈绝壁三观台八阵图五女出征猿人望月望桥台(观“天下第一桥”的最佳角度)、天下第一桥(一座天生的石桥横跨在两山之间,让人惊叹)、四级天梯(又叫“九天玄梯”,在袁家界是纵观,有四个方正的石峰,故而得名。在黄石寨是横看,像是没有桥面的桥墩,所以叫“天桥遗墩”)、神龟问天情人谷连心桥迷魂台(一大片拔地而起的石峰形状各异)。这中间还有个韩国人必去拍照的“拜仙台”和“友谊亭”,友谊亭上挂着用韩国人名片粘成的五角灯笼。最后是后花园,旅游团不会走到这里,所以只有我们三人,我觉得这里的风景不逊于“迷魂台”,山峰的层次感更强一些。

下午5点半回到住处,洗衣服、刷鞋、洗澡,7点晚饭。为了表示对小郡主的感谢,我写了封感谢信,明天给小彭。写好日记,11点睡觉,此时屋外风声大作。

513

今天要出山,衣服都没干,只好叠起来塞在一个塑料袋里,再放入登山包,这回分量可增加不少。8点半到袁家界停车场,向神堂湾出发,车程约30分钟。

今天的雾比昨天的还大,并且没风,这可惨了,一点儿也看不见。听说大声喊叫能把雾叫开,我们就扯着脖子叫,虽然起点风但还是看不见,只好败兴而归,把遗憾留在这里。来到贺龙公园,元帅的雕像前有许多拍照的人,这是唯一能看到的景点。路边叫卖着各种小吃,不能饱眼福咱就饱饱口福,我看中了烤玉米棒,就和小郡主每人一根举着边走边吃,这儿的玉米虽然香甜但一粒是一粒,有嚼头,不黏,北京的甜玉米水分大还黏,没这里的好吃。后面的天子观景台西海石林仙女散花御笔峰都是白茫茫一片,只能在小贩的电脑上欣赏这些美景。

这下时间充裕了,开始走卧龙岭的“五上午下”,虽然台阶角度挺陡,但下坡比上坡多,不过在心理受到打击的情况下,身体好像也容易疲惫,大家一路无语低头下山。到了“四下”时,云雾散去一些,山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很诗意,赶紧掏出相机拍下这美景,否则我都要难过死了。路上遇到几拨儿从山下爬上来的,真佩服他们,这可比乱窜坡难多了,同时也庆幸自己当初没选择这条路线上山。

快到十里画廊时下起雨,还越下越大,雾气又起,只好匆匆看些景点,有印象的就是全家福采药老人食指峰寿星迎宾。今天带防雨罩的登山包可露脸了,只要罩好防雨罩,下多大的雨都没事。有个小伙子看见了对同伴说“你看人家,多牛~。”我们从家带去的雨衣也发挥作用,频频遭到表扬,说我们有先见之明。因为景区内卖的雨衣风一刮就坏,根本穿不住。每次我穿上雨衣,都会沾沾自喜一阵儿。

张家界的游览行程结束,坐环保车到武陵源大门,乘1路公交(1元/人)到汽车站,再乘中巴回张家界(10元/人)。下车后小郡主带我们吃午饭后,回中天青舍取行李、交感谢信,借小彭的电脑把松下相机的照片导入硬盘,然后乘10路公交(1元/人)到火车新站,买了张家界到吉首的2011次(10元/人),17点38分发车。

19点半到吉首,出站坐中巴15元/人到凤凰。晚上9点到凤凰。中巴是回场车,所以一直开到小吃街,不用自己打车了。沿着沱江南岸的吊脚楼小巷前行,网上有名的几家已经客满,此时已快10点了,就凑合找了一家60元/天,卫生间很小,热水挺冲,虽然不太满意,先将就吧。放下行李回到小吃街,这里的东西巨黑,肉类2元一小串,蔬菜一元,比北京还贵。酒酿圆子5元10小个,还没馅儿,当然摊主说有,还掰开一个让我看。炸臭豆腐还可以,3元8块。土司酒10元/小瓶,没吃着什么几十元就没了。

吃过晚饭,顺着沱江北岸逆流而上,各色的灯光把小镇装扮得绚丽多彩。因嫌麻烦没带三角架,拍夜景发虚,老公聪明地利用护栏、江边石块作固定物,这下拍出的照片就清晰了。北岸酒吧居多,我们一直逛到跳岩。先走高跳岩,两个岩墩之间距离有34米,中间架着木板,也没有照明,晚上走在上面颤巍巍的,再看着脚下流淌的河水,感到有些头晕,战战兢兢走过江,回身一看,好嘛,压了十几个人,没办法,谁让咱害怕呢。人掉水里没关系,咱会游泳,怕的是相机掉水里不就报废了。调整好心态,再走由一高一矮并列组成两排的跳岩,这个难度就小多了,岩墩离水面很近,并且间距适中,走起来比较踏实,两排也便于别人通过。所以高跳岩我只走过这一次,后来再过江走的都是两排跳岩。

给东门城楼拍完照我们便沿着小巷回住处,这是发现这边有空房的吊脚楼挺多,我们边走边询价,来到“临水居客栈”,老板娘说3层有间空房50元,在知道我们当晚不住的情况下老板娘还同意我们上楼看房,楼梯很干净,打开306房门,屋顶是倾斜的,感觉很温馨,卫生间也很干净。我想马上就搬过来,老公觉得时间很晚了,收拾行李太麻烦,因为我把湿衣服都晾起来了,再说已交了房钱,这样退房不太合适,劝我将就一晚。回到客栈怎么看怎么别扭,半天才睡着。

514

本想睡到自然醒,可生物钟6:20就叫早了。一会儿开始冲街,机器声轰鸣,赖到7点才不情愿地起来。和老公商量“搬家”的事,因为只再住一晚,他嫌麻烦不太想换,提议和老板谈谈要是每天50元就不换了,结果老板娘不同意。反正12点前退房就行,到时候再说。出小巷过虹桥来到桥头的“老字号”牛肉粉。我们要了牛肉绿豆面(面条宽而厚,浅绿色)、排骨米粉各一碗(6元/碗),每人加一个卤蛋(1元/个),再来根油条(1元/根),吃得很舒服,味道挺不错,我连汤都没剩,15元搞定。

天阴阴的,我们沿沱江北岸向下游走,感受着白天的古镇。江水东南拐角处,一座多层叠加、翘檐高耸的楼阁,便是艺坛怪才黄永玉先生多年前修建的“夺翠楼”,现在看已经比较旧了。北岸比南岸要清静许多,三三两两的学生在写生。经过万名塔,走到一木桥处过河来到南岸,穿行在古巷中,顺着标有“沈从文墓地”字样的电线杆一路下行便到了。拾阶而上,溪水潺潺,简单一块石碑,碑下是一束束或白或黄的菊花,还有一只香烟。碑前一位老人在给一女孩讲解碑文的含义,女孩很认真地倾听。我暗想莫非这位就是网上提到一直为沈老守墓的老人?因我只是慕名而来,对沈老不甚了解,感到有些惭愧。下山时遇到一位当地人证实我的想法没错,对老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能遇到他很荣幸。

下听涛山,网上说可以泛舟,一问价每人20元,价格又涨一倍,侃到最后15元/人。网上说能到桃花岛,现在没戏了,也就200米远,在两座跳岩间打个来回,顺流漂下,再慢慢划回来,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上当了。不过我还是有收获的,平生第一次看到把猪杀死后吹进气,小猪的身体像只皮球一样漂在水面上,两个人在给它洗澡。

让船夫停在北岸,缓步往回走,看见一只漂亮的小鸟停在路边石头上,我给它拍完照才飞走,真懂事。时不时停下脚步,看着河水静静地站一会儿,感觉思绪都被流水带走了。为拍下万名塔全景再回到南岸,整个一条商业街,喧嚣拥挤。

过虹桥重游昨晚的河边,看看白天与夜晚的不同。东张西望时发现一老人开的“酒”店,几排大坛子装着各种口味的酒,低度糯米酒才5元/斤,高度的10元,比前几家店都便宜,尝一口,满口飘香,本想只买1斤,一个葫芦状塑料桶外加1元,大妈说若买一整桶(1斤6两)8元,我们就买了一桶。临走时大妈说喝完了拿空桶回来,高度糯米酒10元卖我们一桶。刚走到跳岩,老公说渴了,打开酒就喝,我也不甘示弱捧着塑料桶一大口下肚,真好喝呀!此举引得路人给我俩行注目礼。

白天走跳岩的感觉和晚上大不相同,一点儿也不害怕,还站在河中间给虹桥照了相。又走回小巷,到“临水居”我忍不住走进去问“306还空着吗?”老板娘一看是我就笑了“还空着呐,今天来住吗?50元。”“住,您给我留着,我们马上拿行李去。”没等老公同意,我脱口而出。此时已11点半,拉着老公回到住处,和老板娘说要走了,她以为我们是离开古镇,我们也没说什么。把晾的衣服、洗漱用品草草装箱,结账走人。

总算住到我满意的房间了,看哪儿都好,因为房间在3层,屋里很亮,虽然来回折腾麻烦些,那我也愿意。屋里有个衣架,还有个大风扇,我把未干的衣服都挂上,打开风扇吹着(第二天全干了)。以前那间屋里都没地儿晾衣服。真是痛快啊!已是下午1点15分了,还没吃午饭呢,桌上的糯米酒只剩桶底儿了,哈哈,两个酒鬼。酒虽然只有18度,我还是感觉有点儿晕乎乎的,老公说我话密。

太阳出来了,问好“大使饭店”的方位打算去吃血耙鸭。可能是昨晚吃过烤血粑(血粑就是鸭血和糯米做成的块),我对血耙鸭的兴趣已不似从前。沿着古城墙的东门城楼走到北门城楼,上到虹桥右拐没几米看到“苗家食堂”,这也是网上有人赞的。太阳晒着有些热,我的嘴也不刁,就近吧,于是在“苗家食堂”品尝了血耙鸭和清炒河蚌。也许因为要了不辣的缘故,开始吃着味道一般,老公觉得不错。等快吃完了,血粑被汤汁泡软时,我才感觉挺好吃。吃完又到“夺翠楼”对面拍了几张阳光明媚的照片,我和老公各拿一部相机,各自取景,颇有一番乐趣。

回客栈的路上看见如何拉姜糖,跟拉面似的,只见师傅把一个大糖团挂在门边的一个大铁钩子上,两只手把糖团拉长后挂到钩子上,然后将一根圆形短木棍平行套在两股糖中间再使劲拉,拉长后拧个麻花再挂到铁钩上,如此反复约30分钟,取下木棍,用手把糖团慢慢拉成大拇指宽的细长条,40公分左右就揪断,此时糖还是温热的,揪断后放在案板上晾凉,最后用剪子剪成段,装包出售。

下午3点回到“临水居”,老公睡觉,我写日记,把昨天的补上。6点老公醒了,还哼歌呢。7点出发买酒去,走了一个来回竟没找到。不可能啊,除了一个门锁着,其他都开业呢。因为上午是无意而为,何况河边就着一条路,没太注意门脸儿的具体位置。我不死心决定再走一遍,来到上锁门旁的“听涛客栈”问老板娘隔壁是否有位卖酒的老太太,没想到竟是她婆婆。老板娘不会卖酒,打电话叫回她老公,她老公也不知哪坛是高度的,又给老太太打电话,最终老公如愿以偿。此时天还没完全黑,肚子也不饿,拎着酒我们向下游走去,寻找上午看到的小虾饼。一吃才知道不是想象中酥酥脆脆的,特皮,还很腻。回来碰上“麻二”刚拉好的姜糖,尝后口感不错,其中的芝麻特香,半斤装每袋5元,最后砍到10元3袋。又在“曾记姜糖”买了不太辣的。10元4袋砍到10元6袋,大丰收啊。

晚上8点回到客栈,可能喝酒喝饱了,打算10点再出去吃饭。“老字号”牛肉粉晚上不营业,随便找了一家吃了米粉和蒸饺。蒸饺是死皮的,个儿特小,也几乎没馅,悔死我了。后来在河边买了碗现冲的葛根粉,挺好吃。让老公数了数跳岩的个数,共66对。本想许愿放河灯,但看见河灯放在水里有灭的,有着火的,感觉不好就没放。由于没看时间,走到拍虹桥夜景的地方(白天才发现的),刚举起相机还没来得及对焦,灯一下就灭了,一看表24点整,后悔莫及,只能记在心里了。

分享张家界旅游打造文化之旅

在 线 客 服

Tel: 028-69696333

Tel: 028-6969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