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欢迎您 收藏本站
去九寨沟旅游   去峨眉乐山旅游   去四姑娘山旅游   去稻城亚丁旅游   去海螺沟旅游   去丽江旅游   去西藏旅游   去港澳台旅游   去新马泰旅游   去浙江旅游   去河南旅游   去河北旅游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游记 -> 跟团游记 -> 北京过大年——相当不错的选择

北京过大年——相当不错的选择

发表时间:2010/3/1 12:25:02 阅读:110次

今年春节,我们把目标定在首都北京。出行前,许多朋友好心地建议说冬天游北京不合适,既没有山花烂漫,又缺乏葱茏绿意,更没有漫山红遍,也没有皑皑白雪,景致很糟糕。但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虽然心里打着鼓。但一番悠游之后,我们一致认为冬游北京,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因为冬日的北京称不上热门,就不会游人如织,少了拿别人的人头当你照相背景的机率;因为大家放假的放假,回乡的回乡,北京的交通畅通无阻,少了起早摸黑的辛劳;因为虽没赶上雪花纷飞,但也能在人造的雪场中冰凉、潇洒一把,还能漫步在昆明湖上(冰面上)呢;因为能在北京挤庙会,感受一下浓郁的中国年气息,顺道还能品尝美食和玩游戏……

㈠天安门印象

到达北京已是中午,随意解决完午餐后就直奔天安门。一路经过钟鼓楼,远远地看到红墙的一角,心情就开始激荡了。下了车,沿着深红的宫墙开始走,宫墙边石凳上悠闲的游人,衬着路边的一排只剩下枝干没有叶子的树,突然有了一种现代和历史相交织的奇异感觉。翔说北京冬天景色挺好的,我赞成,正是有了这么多秃树营造的灰暗,这宫城才更有沧桑感和一种古老的韵味。

近了,神圣的天安门,华表,城楼,金水桥,这么多熟悉的却素未谋面的地方一下子呈现在眼前,竟有了一种不真实感,这世界上最大的广场看起来太精致,太清晰了,却恍如出现在童话中或影视城里一般的不真实。直到老公拿着学生证冒充红宝书在天安门前拍照时,我才恍过神来,我真的站在祖国的心脏上。可能因为今天是大年初一,天安门城楼不能上,只好花钱上天安门后面的一个城楼俯瞰一番,北海,白塔,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等都一览无遗,估计这里的景致和天安门城楼上看到的一般无二,只是不能模仿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城楼上的世纪挥手,再高喊一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遗憾啊。

走到故宫前的午门前,我们就准备回头了,时间已是两点多,我们绝对无法游完这偌大的故宫,虽然SS说看起来没有想象中的大。不得不提的是,天安门内滥竽充数的展厅太多了,什么“慈禧秘史展”,“埃及艳后展”“太监生活展”,再加上一大群拉客去长城或颐和园的聒噪的野导,实在够降低品味的,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清出天安门,还故宫清静和庄严呢?

然后我们过地下通道到国家博物馆前,在奥运会倒计时牌前拍照留念。这次出游虽安排了7天,但对于底蕴深厚的北京来说永远不够,所以北京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我们都没能参观,只好将这些留待以后带我们的小猪来首都时再游吧。接着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瞻仰一番。由于是大年初一,人民大会堂,毛泽东纪念馆也没开放,伟人遗体也不能瞻仰啦。不过,听说要排老长的队,还得寄包,在里面只能绕场一周,根本不能稍作停留,那也没什么意思,形式上的瞻仰应该比不上心中的景仰吧。为了弥补遗憾,于是我们有点恶搞地学毛泽东纪念堂前的纪念碑中的英雄形象拍了几张合照,还故作深沉状,两旁的游人看的目不转睛,有个小弟弟连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效仿的也不乏其人,连自己看到照片后也笑得前仰后合。

北京的厕所很好,遍及各个角落,卫生状况良好,有温水洗手,而且全部免费,赞一个,这点上真不愧是首都。

晚餐是在王府井的全聚德用的。全聚德果然是气派非凡,片鸭真的很有看头,精品鸭的纪念牌上的无数个零更是让人咋舌,鸭子为了人类的口舌之欲作出了多少牺牲啊。热乎乎的烤鸭虽然贵了点,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特别是包鸭的面皮,那副卖相,那个韧劲,跟福州的没得比啊。至此之后,我对福州冷冰冰的所谓的北京烤鸭胃口全无,因为北京人都说烤鸭要趁热吃。还有,北京的冰糖葫芦好吃,羊肉串鲜嫩,至于大名鼎鼎的豆汁,我们只要了一碗,四人分别品尝一次以后,豆汁的水平面居然没有些许下降,那个味儿,南方人确实难以接受。有人说,豆汁要第二次尝才有感觉,我们是不敢再试啊。想想连马奶和骆驼奶都不在话下的我居然在豆汁手上败走麦城,看来京城人确实比游牧民族难当啊。

还有,王府井有个地下商场,里面有很多特产卖,正宗实惠,有老年人穿的棉鞋,也有茯苓饼等各种小吃,是老公的同学带我们找到的,一般当地人才去。没在这买茯苓饼是我们此行的最大败笔,我们后来在前门的梅林特产超市买的茯苓饼(没卖红螺的)简直无法入口,回福州后全扔了,像我这样酷爱茯苓饼的,提起梅林真是咬牙切齿,一定要批判一番。后来者小心啊!

㈡南山滑雪

原计划去石京龙滑雪的,老公的同学洲洲说南山比较近,而且雪质最好,我们就去了南山,地头蛇的建议肯定要听的。一下车,就隐隐感到一股寒意,人造的雪也挺冷的,所以围巾、手套、帽子还是必备的。租了滑雪器具后,就开始上装备了,什么滑雪裤,雪板,雪靴,一概不会穿,挺复杂的,幸亏洲洲啊,要不够我们折腾上好一阵。然后洲洲(我们的老师)开始教导我们姿势,并让我们在练习场上试滑。我们应该算不上勤奋的学生,因为趁老师不在,我们在雪地上臭美地拍了许多照。

过了不久,老师准备带我们下初级道了。老公胆小,不敢下。我和SS,还有翔一起去。滑到初级道前,往下看,怪吓人的,挺长的一个斜坡,坡度不算陡,但足有二、三百米长。翔是男生,下得比较快,也是第一个摔的。我紧随其后,在初级道的过半处也摔了一跤,回头找老师,发现SS在我上面不远处也摔了,老师正帮她呢。无奈中,我只好自己挣扎着起来,跌跌撞撞地滑到坡底。再抓着牵引道回到坡顶,这看似轻松,其实是最困难的,牵引的速度似乎时快时慢,拉得我东倒西歪,加之脚下“无根”(穿着雪板),好几次险些摔倒在地,沿途还遇到不少“障碍物”——像我们一样初次滑雪被牵引拉倒在地的菜鸟,躲闪也得颇费一番功夫呢。正在我庆幸安然无恙的时候,牵引到头了,眼前有一小段下坡,在场地管理员“重心向前”的高声提醒下,我摇晃着匍匐在地,再次光荣摔倒。

不过,后来我就基本掌握了要领,能够顺利地下初级道和拉牵引,没有再摔跤了,也能小小体验一把滑雪的快感。倒霉的翔翔就没这么幸运了,他在拉牵引的时候在我面前行了个屁股投地大礼,哈哈,老师夸我是学得最好的学生。不过,跟老师比起来,就逊色多了,我们洲洲老师可是第一次滑雪就上了中级道呢。中级道,好高呢,我们坐缆车上到山顶观光了一番,很多人在半山下了车,那就是中级道的起点(不滑雪的人不要下哦,否则就进退两难了,自己想吧),老公和SS坐在缆车上都吓得不敢动,更不用说身体力行地滑雪了。佩服啊,洲洲同志。

顺便提一下,南山用餐的地方景色不错,有点小瑞士的味道。价格也不贵,牛肉面和石锅拌饭一份都不超过20元,在景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在这里,速度、浪漫与激情同在。(可以找人少处打雪仗哦,心动吧,南方的朋友)

㈢巍巍长城

今天的目标是长城,不能免俗的是,我们去的还是八达岭(当然是正宗的八达岭,而不是水关)。本打算去司马台或金山岭的,野长城应该更原汁原味的,但洲洲说冬天爬野长城会比较危险,而且路途较遥远,当天往返会比较累。事实证明洲洲是对的,因为我们去长城的路上曾经看到一点残雪,估计这一带昨晚下过小雪了,爬起来是会有点小危险,要是不小心在长城滑起雪来可不是好玩的。沿途经过居庸叠翠,还停车拍了照,不过冬天可没什么绿色。老公、洲洲、翔三个老男生拍了张合照,他们都穿黑色羽绒衣,鼓鼓囊囊的像三只大黑熊,真逗。所以啊,男人别都买黑色羽绒衣。

在长城售票处,我们借来的学生证总算派上用场。经过公决,由SS去买票(其实,只有我们两个轮番上阵而已,老公和翔借他们个豹子胆也不敢去啊)SS小心翼翼地去,眉开眼笑地回来:“根本不对人,只看证件是否有效。”只有4本学生证,洲洲就买了成人票,于是由他一个成人带着我们4个“大学生”闯关,查票的时候居然顺利通过,嘿嘿。北京的门票查的很宽,而且到处都能用学生证,弄一本至少省一半银子。不过,学生票和成人票长得不一样,如果要收藏的朋友得注意。

蜿蜒的长城犹如灰色的巨龙,十分壮观。看着脚下巨大的石块,简直难以想象古人是如何不借助任何工具,把这硕大的石块运上来的。古人的智慧和力量啊。靠在城墙上极目远眺,不由得浮想联翩,烽烟战火,金戈铁马,似乎这一切都并不遥远。如果不是人多,真想大喊一声:“我把长城踩在脚下了。”(这该多振奋人心啊)

可能是我们坐了单程索道,爬起来并不觉得吃力。南好汉坡,北好汉坡我们一个不落,真正地当了一回好汉。不过,好汉坡上的好汉碑,不由得让人对“垄断”一词有了更深刻,更形象的理解。凭什么把好汉碑圈起来,非得交钱才能拍照呢,还非得用他们的相机?作为中国的标志,这会给老外和全国各地人民留下什么印象啊?还有长城砖上的“文化”也让人汗颜啊,还有老外跟着学?美好的东西不能只留在心中吗?

其实,八达岭作为一个标志,还是有他的独特魅力的,他的建筑品种是所有长城最齐全、最丰富的,如果也能“修旧如旧”就好了。

午餐除了自带干粮外,只能在长城脚下解决,有家老北京炸酱面,在919站附近,尚可凑合,虽然量少了点,味道逊了些,价格稍高了些,可冬天补充些热乎的东西是很有必要的,长城上风大呀,能量消耗得也快。

午餐后先去定陵。定陵的门票价格是13陵中最高的,要60,当然学生证半价。和长陵相比,就是多了个地下寝宫,不过,这寝宫的构造让我们又惊叹了一番古人的智慧。我们有朋友说不要忘了看定陵的地上博物馆,其实博物馆的展出,和长陵的也大同小异,都是同时期的物品嘛。如果志在地下寝宫的一定得去定陵,如果无所谓的话,建议看长陵就行了,门票便宜一些,而且宽敞得多(旅行团都带去定陵),我就在定陵中和跟团来的同事“胖哥”来了个历史性的握手。长陵的裬恩殿也更为壮观,那些千年楠木做成的柱子真让人咋舌不已。毕竟“住”的是明成祖,比定陵那位无名皇帝强多了,政绩也更有有看头。

至于总神道,确实品种齐全,环境也不错,而且游客稀少,但我们总怀疑这里的物品不是当时保存下来的,因为管理得很松散,我们可以随意爬到麒麟呀,马呀或者大象上拍照,不好意思,好像破坏文物了?可它们看起来实在太年青了,我们忍不住想向它们咨询“永葆青春”的秘诀呀。

东来顺的羊肉真不错呀,品种齐全,光羊肉就分好几个部位,好像羊肩肉和羊前腿肉都不错,而且价格不贵,我们5个人,还点了好几盘羊肉,才吃了200不到,比小肥羊还便宜呢。

㈣赶庙会,逛胡同

北京过年时有很多庙会,我们选的是地坛庙会,首先交通便捷,而且有模拟的皇帝祭祀仪式可以看。需要提醒各位朋友的是,祭祀仪式是有时间的,好像是上午10点开始,去前要了解清楚,不要像我们因为贪吃,只看到仪式的末尾。不过,地坛庙会确实不错,满眼都是大大小小的红灯笼,很有红红火火的过年氛围。吃的方面有很多北京特色小吃,各地美食也不少,价格基本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不过,要享受美食可得费点功夫,因为人山人海,挤得很啊。嘉年华里还有各种游戏可以玩,投篮啊,扔飞镖啊,套圈啊,丰富得很。不妨返璞归真一回。

雍和宫,皇家改造的喇嘛庙,果然气派非凡,我们来的这天已经是初四了,过了烧香的高峰期,听说前两天这里是举步维艰啊!

午餐就在雍和宫附近的老家肉饼吃的,4个人30元不到,实惠量又足。肉饼不错,砂锅豆腐,砂锅白菜也很好吃。

老家肉饼斜对面就是成贤街,大名鼎鼎的国子监就座落在这里。孔庙就在国子监旁边,是联票的,正在维修,没进去参观。(为了迎奥运,北京许多景点都在维修:故宫的太和殿,景山的4个亭子,颐和园的佛香阁,北海的白塔,天坛的祈年殿等等。不过,我们运气尚可,这些建筑要么已经拆了脚手架,要么尚未密封起来,总算可以一窥端倪。)国子监,当年中国的最高学府,鳌头是一定要站的,像我们这过了考试年龄的人,也忍不住来了回独占鳌头。此外,国子监中的日晷还保存完好,可以判断时间呢。

然后我们去了恭王府后花园,恭王就是大奸臣和绅,不过衬了许多免费讲解后发现,和绅奸则奸已,其实很有才华,而且相貌堂堂,决不是电视中王刚的那一副五短身材的丑胖样。(对不起了,王老师)恭王府有3宝:西洋门,大戏台,福字碑。西洋门,一进门就看得到。大戏台,我们没去,在故宫可以看到慈禧的大戏台,没必要重复,关键是要看戏台得买联票,得贵一倍的银子啊,不就几分钟的表演和一些普通茶碟,不值啊。福字碑,绝对是不容错过的,由于和绅把它藏在山洞中,所以排的长蛇阵可真够壮观的。恭王府的讲解是一定要听的,平添很多趣味,随便衬团队的听就好,那些团队是络绎不绝的,恭王府是我们在北京的所有景点中遇到人最多的,小小的后花园里挤了至少十几个团队,人潮如流,穿梭往来,那个场面,真叫人叹为观止啊。不过,恭王府的后花园可比御花园漂亮多了,也大多了,难怪皇帝要拿和绅开刀啊,要是我也要妒忌的。

一出恭王府,就有许多黄包车来揽生意,考虑到天气实在冷,我们坐了两辆车,一辆好像是60。我们在神秘的羊房胡同1号挺车转了转,一饱口福是不可能了(听说需要预订,还价格不匪),眼睛还是可以享受一下的,厉老爷子当然没见到,只看到一些统一制服的很拽的小妹。冬天的什刹海看起来也很美,冰面上很多小孩在滑冰,就是天气实在冷了些,不敢多停留。我们用围巾和羽绒服的帽子把自己包裹得像爱斯基摩人,连拍照都舍不得卸下装备,那些照片十分可笑。宋庆龄故居,大金丝胡同,斜烟袋胡同,一个个传说中的“名词”不时呈现在眼前,“兰亭乳品店”也出现了,我冒着严寒吃了一杯冰品,还强迫老公也吃一杯(其实大半落入我的腹中),强吧,谁叫我是“乳品酷爱一族”!本来黄包车夫要带我们去参观张学良故居的,说是个保存完好的四合院,经常拍电影来着,虽担心被宰,还是忍不住想去看看标准的四合院,谁知到了门口,竟然真在拍电影,谢绝参观。忐忑的心终于放下了,还夹杂着一丝小小的失望,车夫还想拉我们去格格府碰碰运气,看天色已晚,于是作罢,径直让他们拉到银锭桥头的烤肉季吃晚饭。扒肉条真的很鲜美啊。晚餐后在时刹海转了转,逛了几家店,天气太冷,原计划的泡吧也只能作罢。下次来北京,我一定不会再错过什刹海的酒吧的。下次再见!

㈤皇城行

在馄炖候用完早餐后就直奔鼓楼,鲜肉馄炖是其中性价比最高的,便宜且味道最鲜美。鼓楼的楼梯又陡又窄,得侧身而行,每隔半小时有一次敲鼓表演。其实就是几张鼓而一已,没什么看头。在鼓楼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钟楼,他们如同情侣一般“盈盈一段路,脉脉不得语”。

买完门票,租好讲解器就直接由午门进入故宫。故宫的讲解器很灵敏,解说得也很细致,很好用,比颐和园的强多了,我们在颐和园也租了讲解器,有人从头到尾只响过一、两次,相比之下,故宫的讲解器要超值得多。还讲解器也很方便,离开故宫时随便找个服务点就行了,不用走回头路。

从金水桥到中轴线一带,人特别多,到处都是导游举着小旗在招呼团员。太和殿要大修,已经围起来了,只能远远望一眼。保和殿的左后侧,拍照视野果然很好,而且人少,导游一般不会让游客脱离视线,单独行动的。大名鼎鼎的军机处居然是个非常小的屋子。离开中轴线后,游人开始锐减,逛西六宫时就宽敞多了。原计划迟一些出去午餐的,逛完西六宫后就发现撑不住啦,已经快一点了。随便吃了碗牛肉面,味道真的很一般,量也不多,不过还算热乎,价钱嘛,当然也不便宜。不是冬天的话,还是自带干粮合算。

东六宫主要看钟表馆和珍宝馆。钟表馆定时有敲钟表演的,不要错过,里面陈列的钟十分精美。珍宝馆真是名副其实啊,藏的都是宝贝,好东西啊,不看可要后悔的,看了更要懊悔怎么不能带一个回家呀?珍宝馆分为好几个陈列室,越看越是义愤填膺,八国入侵时带走了多少珍宝啊,留在这的要么无法带走,要么在当时还不是顶级珍品吧。打倒帝国主义!

慈禧的戏台也在东六宫,分为三层,高度能赶上好几层楼房,气派啊。还有珍妃井,似乎还弥漫着一股忧伤的气息,让我疑惑的是,珍妃真是苗条啊,那井口似乎只能容得下一个小孩。看来清朝就开始流行“骨感”啦。还有大名鼎鼎的“故宫博物院”五个字其实是在故宫的后门。我们出故宫已经将近4点,整整7个小时不知不觉就消磨在故宫中。

景山就在故宫的后门,不过我们去时有4个亭在维修,唯一幸存的一个位置太低,无法遍览故宫全景。歪脖子树也没去看,因为是后来重植的,已经物是人非了。好在景山淡季的门票相当便宜,才5元,我们还有学生证。

北海就是著名的“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诞生地,公园受季节影响较大,冬天看起来没有那么美。加上我们去的时间较晚,团城等一些景点已经关门,琼岛又在维修,觉得除了白塔以外(白塔也仅仅外部维修好而已),没什么特别之处。据说北海的九龙璧比故宫的更古老,我们走了老长一段路才到,让我们郁闷的是完全看不出区别,后来在照片上比较半天,恁是找不出差异,汗!

今天的跋涉尚未结束。我们去前门淘吃的,不知那位专家告诉我前门没有拆迁的,澄清一下,前门拆的一塌糊涂,导致整条路黑呼呼的,没什么灯光,我们差点就迷路了,本人还被指责功课做得不够。都一处关门了,又累又饿的我们只好先吃了点狗不理的包子再去找门框胡同,包子确实很一般;不巧的是,门框胡同内的小肠陈,爆肚冯等都春节歇业,要到初十才恢复营业。只好吃了锅贴涂的锅贴和小米粥,锅贴很香,小米粥更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真不错,虽然我只吃过四、五回小米饭;然后看到一家卤煮,忍不住又去吃了点,我们觉得不错,只有SS不爱吃,但肚子已饱,只好糟蹋美食,剩了不少,估计老板要在我们走后吹胡子瞪眼了;最后和瑞宾楼狭路相逢,再也吃不下啦,可怜的胃,可怜的褡裢火烧。坐上的士,车子刚开动时,我瞥到倾慕已久的三元梅园乳品店,这真叫咫尺天涯呀,唉,前门寻它千百度,那店却在灯火阑珊处。

㈥园明残缺之殇,颐和走冰之乐

今天老公的另一同学阿猫陪我们去颐和园一线。他穿的真少啊,连毛衣都没上,也没穿羽绒衣,让我们叹为观止。后来,到了颐和园的时候,他开始一件件上装备,先是套上自带的毛衣,又围上翔贡献的围巾,接着他不见了,片刻后戴着新买的帽子和手套出现了,难道是久已不在户外活动矣,都忘了冬天爷爷的威力啦。其实,这天天气好得很,阳光明媚呢。

我们先去的是圆明园,这里的门票用学生证打折,折扣特别大,可能因为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吧。因为到的时间较早,圆明园的游客很少,只要等偶尔出现的团队过后,就可以拍空无一人的圆明园了。我们直接到的遗址景区。大水法,清晏堂等遗址的残垣,在湛蓝的天空的映衬下,散发出一种动人心魄的别样的美(我一直认为,在电视上看到的圆明园,远远逊色于我当日的亲眼所见,甚至不如我用傻瓜机拍出的拙劣作品)。这地方不宜久留,呆久了心境会被渲染得过于凄凉,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为了不再重蹈覆辙,一定要强大啊,落后就要挨打!!!

下一站是颐和园,重申一下,这儿的讲解器不如故宫,不建议,如有需要,几个人合请个导游,进园后多的是。颐和园中著名的长廊有部分在维修,即便如此,余下的长廊顶上的彩绘和其中蕴涵的故事也足够让人惊叹的。万寿山也在维修,不能爬。我们就先去看了清晏舫,并在旁边用了午餐——饺子。唉,我向往的筱面鱼鱼和羊肉是来不及吃了,这是一大遗憾。

吃完饺子,我上WC无意发现了一条路,可以从万寿山的旁边爬上去。沿着画中游往上爬,到智慧海,然后往下走,到四大部洲,因为佛香阁在维修,不能再向上了。其实这种走法不错,因为四大部洲的台阶很多,往下走就不会感到累。走到头就到了苏州街,在桥上已是一览无遗,没有花钱的必要,而且所谓的苏州街无非是东施效颦,远比不上江南。然后沿小路走回清晏舫,我们就找地方下到昆明湖面。昆明湖结了厚厚的冰,很多游人在冰面上漫步、嬉戏。刚开始我们还有些害怕,很快就放开了,SS,阿猫,老公在冰面上踢起了足球(一个大冰块),翔在拍昆明湖全景,我怕摔,拽着他的衣襟,谁知反而是翔失足,一屁股坐在冰面上,幸亏我身手敏捷,免遭池鱼之殃。我们还在湖面上扮起了“四小天鹅”,至于十七孔桥,你可以任意选择要到哪个桥洞下拍照,真是此乐何极啊!走冰昆明湖,应该是此次北京行的乐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清华、北大是国内最有名的高校,当然得去走走。清华园是清华最古老的建筑了,在黄昏看起来十分安宁祥和。清华的校园看起来很新,也很干净,但我更喜欢北大,可能是读文科的原因,我总觉得北大弥散着一种古老而浪漫的气息,尤其是西校门一带,这种气息更加浓烈。夕阳下的未名湖和博雅塔本身就是一幅娟秀的画卷,唯一煞风景的是博雅塔不远处一个不时冒烟的大烟囱,一不小心它就和伟大共存了。未名湖的一处幽静的冰面上,不知谁遗落了一架小滑冰车,我们纷纷上去一试身手,真是趣味无穷啊,而且居然是免费的。

这一天的惊喜还没到头呢——簋街的麻小(麻辣小龙虾)。我们要的是中号龙虾,价钱虽然不算便宜,但味道超级棒,又麻又辣,且丝丝入味,吃的我们欲罢不能,真是绝顶美味啊。回福州后,我们在各家川菜馆和大排挡淘麻小吃,却从未吃到过可与之媲美的麻小。北京簋街的麻小,已成为我和老公心中的一道难以逾越的标杆。

㈦天坛和教堂

转眼,我们的北京行已经进入到尾声。天坛的环境十分悠美,松柏林立,有许多老年人在锻炼。有做操的,有拿拖把练水笔字的,有玩太极球的……我们还借了太极球玩,那些老大爷、老奶奶极热心地指导我们,挺有意思的。天坛公园很大,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选择祈年殿一带的中心景点游玩。祈年殿虽已拆除了脚手架,但还不能入内。我们就去了皇琼宇,还有圜丘,回音壁就在皇琼宇周围,刚好游客都被导游拉去排队参观皇琼宇了,我们试着兵分两路大叫,真的可以听到回音,好神奇啊。圜丘上的天心石有很多人争着站,有什么作用也想不起来了。有人说在大门口不要买天坛的联票,否则不能用学生证,可这样也不对,因为要看圜丘和皇琼宇都得再买门票,同样不能用学生证,好像比买联票还略贵一点。

在天坛门口,看到瓶装酸奶,飞奔去买,没想到卖完了,于是买了天津的煎饼果子,比我在青岛吃的好吃。这回终于去前门的三元梅园乳品店吃了乳品,还买了奶酪干,很不错。失败的土特产就在这附近的梅林专卖店买的,算是为吃乳品付出的代价吧。

最后我们去了西什库大教堂,我们去了北堂,正面粉刷一新,侧面还是旧的,很有意思。听说东堂更漂亮,就在王府井一带,上次去王府井时没认真去找,真遗憾。还是功课做得不够细啊。

北京行在大年初七圆满落幕。交通、景点、美食、古韵都大大超过我们的预期值。旅游,在于心境,在于发现,在于同行的人。小小的遗憾是,我们到家两天后,北京就下了一场鹅毛大雪。

分享张家界旅游打造文化之旅
百度统计

在 线 客 服

Tel: 028-69696333

Tel: 028-6969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