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旅行是一件赏心悦目的美事,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总会遇到各种昆虫的骚扰,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付它们呢?一起来看看吧。
昆虫叮咬人的时候,会将病菌带到伤口当中,人就可能因此感染疾病,所以学会在旅行中防虫灭虫是非常有必要的。常用的方法有:穿长袖长裤,在宿营区点燃蚊香或喷洒杀虫剂,切勿选择在潮湿地点扎营等等。
中低海拔的山地,是蚊、蚋、虻之类的吸血昆虫的栖息地,潮湿的高地草原,更是蚊蚋滋生的理想居所。在这样的地方旅游,一定要选择干燥通风并且又宽阔的地方做为露营地。若不幸被昆虫咬噬,必须及时妥善处理。
1、蚊蝇蚁
预防方法:
蚊蝇一般无法刺透两层衣服,所以戴上头罩网、戴手套、多穿衣物,以及将裤管塞入鞋筒或袜筒等方法,可以从根本断绝牠们来犯的机会,并且浅色服装比深色服装,能够给于您更好的保护。
为免蚊虫侵扰,可以使用携带方便的蚊香,也可在全身涂抹驱蚊药水。在没有驱蚊水和蚊香的情况下,可以在帐篷内以艾草烟熏,也有不错的效果。
处理方法:
一旦被蚊虫叮咬,应立即在被叮咬处涂抹万金油等药物,或将被攻击的部位浸在水中。如果被蚂蚁叮咬,马上用肥皂清洗即可。
2、毒蜂
预防方法:
预防蜂群攻击的方法只有一点:就是切勿侵犯它们,看见蜂窝时不要惊动,遇到单兵蜂出巡时应该静立待它离开。
如果不幸遭致围攻,马上捡根树枝在头上绕圈旋转,然后用力往溪谷等远方甩去,则蜂群会顺着风势飞离。
处理办法:
使用碱性肥皂清洗创口,再以冰块或冷水冷敷患处。假如刺伤的部位在四肢,可用带子在伤口近心端扎紧,每隔15分钟松开15秒,以减缓毒素的扩散。严重的时候,应尽快赴医院诊治。
3、蚂蝗
又称吸血虫,性耐饥,能一两年不进食而不死。常见的蚂蝗根据生活环境主要分为两种,产于水中的称水蚂蝗,又叫水蛭,体形扁长,多为墨绿色,背面有黄褐色直纹,最大的长2寸有余﹔产于干旱的叫做山蚂蝗,体形细小,多为灰黑色,栖息在沼泽地带或阴湿的森林中,卧伏在草丛中或者悬垂于树叶上。行人经过时,蚂蝗即爬上人体,以特大的胃口,吸人鲜血,可胀大得比人的手指还粗,饱足之后会自动脱落。
预防方法:
进入山区之前,先用汽油、酒精、煤油、食盐、肥皂等涂抹在皮肤和衣裤上,以阻止蚂蝗侵入。通过森林或草丛时,将身体的暴露部份如头、颈、手臂及腿脚等处用毛巾、雨衣等遮掩起来。
处理办法:
若被蚂蝗咬住皮肤,切忌用手抓扯,因为这样很可能把蚂蝗的头扯断,让它留在皮肤内,导致伤口发炎溃烂。应该以手拍动皮肤,或在蚂蝗的身上涂上白糖、食盐、石灰、清凉油等等,或者用香烟、火柴等熏烧,则其会自然脱落。蚂蝗脱落后,立即挤压伤口,使伤口内侧被污染的血液流出,大致与被吸去的血量相等即可,再用胺水、苏打水等清洗伤口,以减轻痒痛。